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拉納達戰役

鎖定
格拉納達戰役是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的最後戰役,穆斯林的安達盧西亞奈斯爾王朝徹底滅亡。經此連綿十年的鏖戰,西班牙全境都脱離了穆斯林的統治,開始了其稱雄世界的歷史。
中文名
格拉納達戰役
地    點
西班牙格拉納達
結    果
格拉納達王國覆亡
指揮官
斐迪南二世,伊莎貝拉一世
發生時間
1485年至1497年

格拉納達戰役簡介

西班牙是在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的條件下,逐漸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收復失地運動,亦稱“再征服”,它是西班牙歷史發展上的一個特點。
蝸居半島南部的穆斯林勢力 蝸居半島南部的穆斯林勢力
到了十三世紀末葉,阿拉伯人手中只剩下西班牙南部的一小塊土地--以格拉納達為首府的格拉納達王國。而伊比利亞半島上其餘全部領土,都已經從阿拉伯人手裏解放出來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和王后伊莎貝拉一世在全國政權基本穩定之後,於1485年開始進行收復格拉納達的戰役。其中事關重大的一次戰役是對奪取格拉納達城具有戰略地位的馬拉加城的圍攻。在進行了一系列征戰,特別是奪取馬拉加城之後,戰局發展順利,終於迫使格拉納達獻城投降。這樣,西班牙才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王國而置身於歐洲強國之林。

格拉納達戰役背景介紹

在十四世紀和十五世紀的大部分歲月裏,西班牙分為阿拉貢和卡斯提爾兩個王國,而每個王國又分成許多封建領地。十五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西班牙經濟上的發展而促使了城市的政治勢力的加強,城市與國王政權結成同盟,共同反對實行政治割據的大封建主。這些條件,構成了西班牙實行政治上統一的重要前提。而做為促使國家統一的力量——與大封建主持敵對態度的城市同盟,也越來越鞏固和強大起來。但是,在西班牙政權統一的道路上的攔路虎,即那些大封建主,在國家收復失地運動的同時,也極大地擴充了自己的財富,尤其是擴張了地盤,這樣,就為政權的統一人為地製造了許多障礙。
除此之外,城市貴族的上層——中世紀享有優惠和特權的階層,也只有在不侵犯他們既得利益的條件下,才肯支持王權。而城市裏的中、小貴族才是王權的支柱,對他們來説,強大的、集中的、統一的中央政權,是賴以向廣大農民索取地租的後盾,同樣也是鎮壓農民反抗的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説,西班牙的經濟發展以及貴族和城市對於王權的種種支持,加速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政治統一。
1479年,與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結婚的菲迪南,登上了阿拉貢王位,他順應潮流,對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實行了聯合統治,即兩個王國合為一體,實現了名義上的政治統一。此時,西班牙的版圖包括比利牛斯半島的大部分、巴利阿里羣島、西西里、撒丁和意大利南部。
菲迪南在城市貴族和廣大市民的支持下,開始了與力圖保持封建割據局面的大封建主的鬥爭。國王沒收了大封建主以前侵佔王室的土地,剝奪了他們的鑄幣權和私人發動戰爭的特權。在收復失地運動中產生的僧侶騎士團,由於非法獲得大片土地而致富,菲迪南雖然無力解散他們,但他佔據了騎士團團長的職位,取得了支配他們全部財產的權力。
另外,菲迪南利用結合同盟的各城市的軍事武裝,與大封建主進行了軍事鬥爭。城市軍隊在各個大道上佈崗設哨,同橫行霸道的大封建主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在基本上控制了各個大封建主的基礎上,菲迪南開始逐漸限制城市的自治權,使他們從屬於國王官吏的管轄。
菲迪南和伊莎貝拉在鞏固了國內的政權以後,着手向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納達開戰。
在這場稱之為“再征服”的戰爭中,女王伊莎貝拉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她具有能夠支配整個西班牙的能力。伊莎貝拉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是一個注重實效的女政治家。她頗具騎士時代的遺風--兇狠、好鬥,她以勇於作戰,遵守諾言,不説謊話為恪守的信條。她能夠鼓動這個具有瘋魔心理的民族,這也是任何一個男性領袖所難以做到的。正如史料所載:她是一位女性十字軍英雄……她使整個世界的前途都發生了變化。當然,這句話頗有過分誇大和頌揚之嫌,但比較接近事實的説法認為,伊莎貝拉是各種不同的英雄素質所組成的一個奇異的混合物,她勇猛頑強,卻一點都不潑辣,思路敏捷而果斷,並且酷愛研究高深的哲學問題。因此,伊莎貝拉能夠左右整個西班牙。

格拉納達戰役戰役前奏

格拉納達軍隊 格拉納達軍隊
1481年12月16日,格拉納達國王哈桑突襲了西班牙南部邊境重鎮薩阿拉要塞。這個要塞地處邊境交通樞紐,修築在高山之巔。上方是巍峨的城堡,下方是萬丈深淵。面對這樣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堡,穆斯林士兵在一個暴雨之夜發起突襲。
最終,全城男女老幼都成為了哈桑國王的戰利品。但這場久違的大勝,也敲響格拉納達王國末日的鐘聲。
小小的格拉納達王國冒險率先進攻龐大的西班牙王國完全是無奈之舉。自穆斯林遠征軍打敗了西哥特王國從而給伊比利亞半島刻上永不磨滅的伊斯蘭印記,時光已經流逝了近800年。西哥特國王羅德里克戰死後,基督教的國王們歷經了千辛萬苦才逐步重新徵服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絕大部分土地。到了15世紀下半葉,昔時在伊比利亞半島半島上雄極一時的穆斯林帝國萎縮到了半島南部的格拉納達的一隅之地。
渡海征服西班牙的穆斯林軍隊 渡海征服西班牙的穆斯林軍隊
在哈桑登上格拉納達王座之前,危如累卵的格拉納達王國一直靠向西班牙王國納貢苟存。哈桑登基後,格拉納達王國的國勢愈加兇險。阿拉貢的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的聯姻將格拉納達王國西北邊最強大的兩個基督教王國整合成一個整體——西班牙王國,虔誠異常的女王伊莎貝拉把半島上最後的穆斯林王國格拉納達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時刻欲除之而後快。
穆斯林地圖上的格拉納達 穆斯林地圖上的格拉納達
哈桑悲慘地發現,他的王國和家族的覆滅近在旦夕。對他來説與其做安安餓殍坐等基督徒把自己的王國蠶食殆盡,不如奮臂一呼效擋車螳螂把戰爭燒進敵人的領地。於是便有了突襲薩阿拉要塞的冒險之舉。
穆斯林攻克薩阿拉要塞的消息傳來,斐迪南國王大發雷霆。摩爾人的反攻打亂了他原有的戰爭部署,並令他的榮譽蒙羞。他決定還以顏色教訓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異教徒,於是便派出他的得力封臣加蒂斯侯爵,率領一支隊伍去進攻格拉納達王國腹地的阿爾哈馬城。
一生多謀而收穫頗豐的斐迪南二世 一生多謀而收穫頗豐的斐迪南二世
人口眾多且商業繁榮的阿爾哈馬城坐落在岩石山脈上,周圍有眾多河流環繞。由於地處格拉納達王國腹地,故長期以來守備鬆懈,給了入侵者以可乘之機。
15世紀晚期的西班牙步兵 15世紀晚期的西班牙步兵
加蒂斯侯爵率領3000輕騎和4000步兵翻越了人跡罕見的崇山峻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摸到阿爾哈馬城邊上。1482年2月28日,三百名西班牙精兵在黎明前的夜幕掩護下悄無聲息地登上了城牆。
等到西班牙人佔領了塔樓,摩爾人才反應過來。儘管睡眼惺忪的他們一度展開了堅決的抵抗,可早就為時已晚。在城牆上站穩腳跟的西班牙戰士把衞兵室的摩爾守軍殺個精光。那些垂死掙扎的摩爾士兵發出駭人的哀嚎,引發了更多的戰鬥。攻上城牆的西班牙人從一座塔樓打到另一座塔樓,把目力所及之處的所有摩爾人放倒在地。城外的西班牙大部隊也適時地發起衝鋒,兩支部隊裏應外合地把城池佔領了下來。
菲迪南預料哈桑會傾其全力,火速前去對加蒂斯侯爵進行圍攻,決定立即發兵去支援侯爵。
由於國內多山 很多西班牙騎兵的馬匹質量不盡如人意 由於國內多山 很多西班牙騎兵的馬匹質量不盡如人意
3月5日,格拉納達國王阿布爾哈山果然已經率領一支強大的陸軍,前出到阿拉馬鎮當面,由於攻城縱列還未趕來,阿布爾哈山沒有采取硬攻的辦法,而是斷其糧源,採取飢餓圍困的戰術。3月29日,阿布爾哈山得到了關於菲迪南率援兵趕來的消息,決定馬上回去搬炮兵,當他再一次返回阿拉馬鎮城下時,菲迪南率援軍已經趕到城外,並結營紮寨。此時此地,阿布爾哈山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為避免兩面作戰,阿布爾哈山只得解圍而歸。5月14日,菲迪南的大軍順利開進阿拉馬鎮。
阿爾馬哈城的爭奪戰標誌着格拉納達王國和西班牙王國的局部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烽煙四起,兇殘的摩爾劫掠者蹂躪了安達盧西亞的鄉村和田野。滿心仇恨的西班牙騎士自發聯合起來發動了數次針對格拉納達腹地的報復性遠征。成千上萬人流血犧牲,不計其數的平民被虜為奴隸,眾多繁華的市鎮化為焦土,流離失所的饑民擠滿了科爾多瓦,格拉納達城的街頭巷尾。
狡猾多端的摩爾騎兵 狡猾多端的摩爾騎兵
西班牙國王斐迪南把這場戰爭視作徹底光復半島的契機。在阿拉馬鎮,菲迪南調整和集中了他的軍隊,大約有6000名騎兵和12000名步兵。同時還有大量來自五湖四海,人數難以統計的志願兵,總兵力共計20000餘人。
軍中大多數騎兵是西班牙騎士中的菁英,還不乏來自宗教騎士團的武裝修士。虔誠的伊莎貝拉女王特地給這支肩負神聖使命的軍隊配置了大量外科醫生和六頂碩大的醫院帳篷,該項費用由女王用金幣支付。
斐迪南於7月1日,率領一萬二千名步兵和四千名騎兵準備攻取位於安提奎拉--格拉納達大路上的重鎮羅賈城,但由於途中遭到埋伏,致使全軍受到一定損失。
無獨有偶,1483年春,卡地茲侯爵和桑哥台的領主奉菲迪南命令,一同前去奔襲馬拉加附近地區,當他們正在翻越阿克沙爾奎亞山脈時,在狹隘的小道上遭到敵人的伏擊而慘敗,其損失程度比菲迪南的羅賈之行還要嚴重得多。

格拉納達戰役戰爭準備

就在同一時期,西班牙軍隊在一次作戰中意外地俘虜了格拉納達國王的兒子阿卜杜勒(也有説侄子)。菲迪南召集緊急會議研究處理方案,決定採取分化瓦解格拉納達王國的策略,釋放阿卜杜勒回國,但條件是:阿卜杜勒每年向西班牙進貢一萬二千金幣,並允許西班牙軍隊自由過境,以便於西班牙軍隊的軍事行動。從此以後,格拉納達王國果然分裂瓦解,菲迪南採取的上述策略,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無疑對其是十分有利的,西班牙可以集中力量,分別對付分裂的格拉納達王國,戰而勝之。
但是,從戰術角度來看,西班牙軍隊還是屬於落後的行列。其軍隊不過是一羣烏合之眾,戰術上還是停留在原始的作戰方式,即:雙方將領首先單個比武,爾後是一場混戰。菲迪南和依沙貝拉鑑於軍隊這個狀況,決定先把軍隊的精神狀態改變一下,即試圖用民族和宗教的精神做基礎,換言之,就是利用宗教動機作為軍隊的精神食糧。當年西班牙軍隊攻佔阿拉馬後,教皇西克塔斯六世曾經特別高興地送給菲迪南夫婦一面神旗和一枚巨型銀質十字架,以表慶賀之意。菲迪南在歷次作戰中,都攜帶神旗和十字架作為精神上的寄託,並認為這是維護軍隊紀律,鼓舞士氣的最可靠有效的方法。
其次,依沙貝拉決定針對敵人所處的地形條件,對當時的戰術做一些改革。格拉納達王國地幅雖然不大,但遍地是山,道路稀少,暗碉極多,給軍隊的行動和補給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因此,想在短時間內征服格拉納達,任務還是十分艱鉅的。
依沙貝針對現實,決定放棄以往重用騎兵作戰的方法,而在使用炮兵、工兵和步兵這三個兵種上下功夫。
依沙貝拉首先決定改編和調整部隊,她採取的具體方法是:一、將新成立的保安警察部隊改編為一支新型的陸軍部隊;二、徵募一批當時西歐最精鋭的步兵--瑞士僱傭兵。事實證明,瑞士步兵在作戰中成為西班牙步兵效仿的楷模,從而使西班牙步兵在以後的半個世紀中所向無敵。除去上述瑞士僱傭兵以外,還有大批日耳曼、英格蘭和法蘭西的志願軍聚集於菲迪南夫婦麾下,這就大大充實了西班牙的武裝力量。
另外,依沙貝拉決定近期內還需要辦妥三件大事:一、為拔除那些明碉暗堡,組建強大的炮兵;二、成立補給縱列,保證能夠及時供應圍攻部隊的彈藥和生活物資;三、建立一支破壞兵團,將城鎮或堡壘地區附近夷為平地。
為完成上述三件大事,依沙貝拉不異花費一切本錢,以組建炮兵為例,女王首先任命米里茲為炮兵總指揮,並從日耳曼、法蘭西和意大利聘請了許多技術專家,建立了兵工廠,製造了大量火炮和彈藥,不足的數量,另外派人去西西里、法蘭德和葡萄牙等地購置。據説,這支部隊堪稱當時歐洲最強大的炮兵部隊。
西班牙炮兵使用的攻城炮最大口徑為十四寸,能夠發射鐵彈、石彈和火球。許多炮都是安裝在木質炮架上,用牛牽引,但沒有車輪,必須修築特殊道路,因而需要大量工兵部隊來保障。例如,在康比爾圍攻戰時,就動用了六千名工兵搶修一條棧道
被給縱列主要由騾馬組成,總數有八萬多匹。
破壞兵團經常保持在三萬人左右,其任務是負責破壞房屋,燒燬農產品,使作戰地域周圍的城鎮、農莊變為一片廢墟。
此外,依沙貝拉還籌建了一個野戰通信隊和一野戰醫護組織,據史料記載,這個醫護組織是近代野戰醫院的鼻祖。
各項戰備工作就緒以後,所有的西班牙軍隊都集結於科爾多瓦和安提奎拉,其總兵力為八萬人,其中有騎兵一萬至一萬二千人,步兵有將近四萬人,其餘兵力是炮兵、工兵和破壞兵團。另有八萬多匹騾馬,承擔後勤運輸任務。
鑑於阿拉馬失陷後,阿布爾哈山曾經立即向摩洛哥求援,依沙貝拉命令卡斯提爾指揮的海軍艦隊南下,任務是封鎖非洲對格拉納達王國可能實施援助的海上通道。

格拉納達戰役戰役經過

格拉納達戰役莫克林之戰

由於安達盧西亞地區多山,斐迪南改變了攻取城池的戰略,從1484年春開始,集結在安提奎拉的大軍再次出擊安達盧西亞,以破壞穆斯林的戰爭基礎為首要目標。他們行軍的頭十天穿越了富庶的科因,卡塔馬,阿爾梅希雅,卡薩拉伯尼拉,把這些原本物產豐饒的地區變成不毛之地。
西班牙騎士 西班牙騎士
接着,大軍緩慢前進,一路肆意破壞,就像鋪天蓋地的蝗蟲把死亡和恐怖帶給摩爾人。西班牙大軍蹂躪了帕皮亞娜和阿爾漢丁地區,一直來到馬加拉平原,摩爾人賴以為生的農田和橄欖林全數被付之一炬。摩爾人派出使者請求西班牙人對他們的土地手下留情,提出以基督徒俘虜作為交換,但是毫無結果。西班牙人會派部分人封鎖城鎮,然後其餘人馬繼續破壞摩爾人的鄉村。到了晚上,一股股濃煙摻着血紅的火焰從摩爾人的城郊升起,婦人們站在城牆上望着被毀壞的家園尖叫號哭,這情景好不悽慘。
包括炮兵在內的大量外國傭兵與志願者加入了西班牙軍隊 包括炮兵在內的大量外國傭兵與志願者加入了西班牙軍隊
6月,斐迪南國王親自前來指揮這支毀滅大軍。他帶來了新的士兵和德國人操作的攻城大炮。摩爾人的中世紀城堡在高科技面前顯得無比脆弱,他們的城牆和塔樓又高又薄,西班牙人的攻城大炮發射的巨大鐵球石彈能夠把這些過時產物炸成廢墟。阿羅拉城和賽特尼爾城接連被西班牙人攻克,一大批先前被關押在地牢裏的基督徒俘虜被解放。
格拉納達軍隊一直善於以騎兵與強敵周旋 格拉納達軍隊一直善於以騎兵與強敵周旋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格拉納達王國遭受外敵入侵的同時,在斐迪南的分化瓦解之下,哈桑國王的兒子阿布杜勒也投靠了斐迪南國王反對他的父親。
人民流離失所和兒子的背叛,都沒有擊垮哈桑這位頑強的摩爾鬥士。他一方面廣散錢財招兵買馬,一方面組織摩爾輕騎兵騷擾西班牙人的補給線。摩爾輕騎兵十分勝任騷擾的工作,靈活輕便的他們在熟悉的山區如魚得水。摩爾輕騎兵對西班牙運輸車隊神出鬼沒的襲擊讓西班牙駐軍日漸感到飢餓。
1484年8月下旬,卡夫拉伯爵率領4000名騎兵和6000名向莫克林城堡進軍。莫克林城堡距離格拉納達城僅有咫尺之遙,守備空虛。哈桑的王弟埃爾·扎加爾迎接了這次挑戰。他是一位能征慣戰的武士,率軍星夜馳援莫克林,並在西班牙軍隊必經之處設下埋伏。
正在伏擊敵人的格拉納達軍隊 正在伏擊敵人的格拉納達軍隊
夜幕降臨時,卡夫拉伯爵和他的軍隊抵達了莫克林城附近。當時正值滿月,月空晴朗無雲。伯爵小心翼翼地穿越一道非常深的峽谷。西班牙大軍安靜地在峽谷深處行軍,月光映得他們的盔甲閃閃發光。
突然間,摩爾人的戰吼聲從峽谷的各個地方響起來。卡夫拉伯爵抬頭望去,出現於他眼裏的盡是摩爾人的頭巾和戰旗。致命的箭彈像雨點似的落下,基督徒被砸得頭顱迸裂死者無數。戰馬被打死後,伯爵看到自己的弟弟也被子彈擊中,就把弟弟的屍體從他的坐騎下扒拉下來自己騎了上去。他調轉了馬頭,像一陣風一樣退出了這個恐怖峽谷。看到伯爵逃跑了,倖存的西班牙士兵也尾隨着自己主將馬後,一併潰逃。
格拉納達的阿爾漢布拉宮 格拉納達的阿爾漢布拉宮
摩爾人從高處衝下來追擊撤退中的基督徒。成十上百的西班牙士兵一頭扎倒和荊棘叢和碎石路上永遠醒不過來,許多西班牙騎士和重要貴族被摩爾人俘虜。
摩爾騎兵VS西班牙步兵 摩爾騎兵VS西班牙步兵
就在埃爾·扎加爾在莫克林峽谷取勝的那一夜,老國王哈桑也在薩洛佈雷納德城的王宮逝世了。他的死成了戰爭的轉折點。
他本來年事已高,連續數年的激戰和王室內部的分裂更是加速燃盡了他的生活之火。他生前尚且能制衡王弟埃爾·扎加爾和王子阿布杜勒的矛盾,使絕大部分摩爾人團結在王室的旗下的一致對抗外敵。他死後埃爾·扎加爾和阿布杜勒的矛盾迅速擴大化乃至兵戎相見,崇尚武力的摩爾貴族擁護武士埃爾·扎加爾。那些心懷古老信仰的摩爾貴族支持合法王子阿布杜勒,這一對叔侄的衝突一步步把格拉納達王國推向滅亡的深淵。

格拉納達戰役攻佔馬拉加

1485年,菲迪南率兵出征。實現作戰計劃的最初目標是佔領馬拉加和阿爾梅利亞,目的是切斷格拉納達與非洲的聯繫。
為實現最初目標,菲迪南不是採用直取馬拉加的作戰方法,而是預先佔領馬爾貝拉,以此作為海軍艦隊活動和補給的基地;另外,需要佔領羅賈和費里茲,以便對馬拉加實施圍攻時,依託上述兩地來保障大軍的後方和側翼的安全,因為羅賈和費里茲分別控制着馬拉加至格拉納達和馬拉加至阿爾梅利亞之間的陸地通道和海岸線。
1485年5月,菲迪南統帥西班牙軍隊開始了掃清馬爾貝拉外圍的作戰:他首先命令圍攻羅達的炮兵部隊實施猛烈的轟擊,不久,羅達城在炮火中化為灰燼。接着,西班牙軍隊於1486年佔領阿羅拉,並且隨即對馬爾貝拉實施夾攻,迫其獻城投降。之後,菲迪南以馬爾貝拉作為海軍艦隊的基地,開始圍攻羅賈,並攻陷該城。1487年4月7日起,菲迪南率兵通過地形最困難的一段地區,於4月17日前出到費里茲城下,4月27日,該城投降。至此,菲迪南作戰計劃的最初部分得以實現,馬拉加已經處於陸、海兩個方面的重重包圍之中。
發起圍攻戰的西班牙軍隊 發起圍攻戰的西班牙軍隊
馬拉加城的戰略地位僅次於格拉納達城,它憑藉港口可以與非洲方面保持聯繫,其居民約有一萬一千至一萬五千人,守城部隊有數千名將士,其中絕大多數是非洲最精鋭的部隊成員組成,守將為哈米特。馬拉加城四周由堅固的城牆環繞,城中還有一個衞城,也叫作“熱內亞堡壘”,它可以用火力控制四周的城牆;城內還有一條甬道,連接着吉貝爾法羅要塞,因此,從馬拉加城的工事構築情況看,其防禦設施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菲迪南指揮部隊搶修圍城工事,同時命令海軍艦隊封鎖了港口,艦隊的任務不光是封鎖馬拉加不讓守軍獲得非洲穆斯林的援助,還兼任運輸隊之責。
工兵部隊在為炮兵趕修通道,另有一部兵力火速前往阿爾吉西拉斯搬運炮彈。西班牙陸軍一點點地肅清了城外所有摩爾人據點把馬拉加徹底圍困起來,海上的西班牙艦隊從船上卸下的攻城大炮和輕型長炮。大批本國工匠和外國技師在西班牙軍隊營地構築炮兵陣地和測量射擊距離。
總攻前的戰備工作正在忙忙碌碌進行着。特別是菲迪南此時請來的女王依沙貝拉,好似聖女貞德的出現,令全軍精神振奮,士氣倍增。
待西班牙人的炮兵陣地構築完畢,馬拉加城的苦難開始了。基督徒在他們的陣地發動了的排炮齊射,西班牙人的槳帆船亦駛進岸邊用船首炮猛轟馬拉加的城牆。馬拉加中世紀的城牆不足以抵擋如此猛烈的炮擊,過去牢不可破的城牆在鐵球石彈面前形同豆腐。連續數日炮擊下來,西班牙人巨大的石彈摧毀不少的塔樓,馬拉加不少段城牆出現豁口了,連城牆後面的摩爾房屋都遭受了嚴重破壞。
守城將領哈米特拒絕了菲迪南勸降的企圖,並連續多次派出小股部隊出擊,襲擾圍城部隊。在此期間,阿布都拉也曾經兩次派出援兵,企圖增援被困中的馬拉加城,但這些軍事行動都被菲迪南堅決粉碎了。
看着面目全非的馬拉加城牆,斐迪南國王下達了總攻的命令。西班牙士兵朝城牆的豁口蜂擁而入,手持長矛的摩爾戰士正在等待他們。一場血腥的肉搏戰打響了。雙方在城牆豁口處時退時進,塔樓附近到處躺着傷者和死者。摩爾人密集的箭矢和子彈給予了西班牙人巨大的傷亡。但人數較少的他們還是漸漸不支,雖然他們寸土必爭,但還是撤退進城內。那裏,馬拉加的守軍在泥土和柵欄設置了新防線。
阿拉貢人的槳帆船戰艦 阿拉貢人的槳帆船戰艦
奪取了部分城牆的西班牙士兵也疲憊不堪無力再戰,圍城戰進入了一種僵持狀態。穩坐營地的斐迪南國王眼見強攻帶來慘重損失,又更換了新的攻城策略。他一方面加緊對馬拉加城的封鎖企圖用飢餓征服頑強的守軍,一方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工匠建造攻城雲車,同時派出使者以高官厚祿誘降馬拉加守將米哈特。
馬拉加守軍的堅強超出了西班牙人的預期。穆斯林發掘自己的地道,他們朝西班牙人的地道灌入大量糞便和垃圾,然後密閉地道的出口,把西班牙士兵和工匠統統悶死在裏面。守軍還用火箭和油料燒燬了西班牙人的攻城雲車,他們的火炮還打沉了港外幾艘西班牙槳帆船。西班牙的勸降遭到了守將哈米特的友善的拒絕。一連數月,西班牙人在馬拉加城下吃盡了苦頭,可破城之仍日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西班牙士兵從圍城營地逃跑了。
此時,馬拉加城內的情況在不斷惡化,由於大量難民擁擠在城內,使該城的各種物資保障成了大難題,許多人被餓死,更有一些人逃往西班牙方面去謀求生路。埃爾·扎加爾派出一支救援馬拉加的摩爾隊伍也被擊敗了,擊敗他們的恰是斐迪南的新封臣阿布杜勒。
在這極端困難和恐怖的氣氛中,哈米特將守備部隊撤至吉貝爾法羅要塞,並派出公民領袖組成的談判團,求見菲迪南,協商議和之事。但事情並不是象哈米特料想那樣簡單,因為哈米特以前曾經兩次斷然拒絕菲迪南的召降,而此時馬拉加城已經唾手可得,因此,儘管談判團三次求見菲迪南,後者都未予理睬。無可奈何,哈米特於1487年8月18日開城投降。第二天,吉貝爾法羅要塞也舉旗投降。
殘存至當代的馬拉加城堡遺址 殘存至當代的馬拉加城堡遺址
斐迪南進入馬拉加後將城市財富搜刮一空,1.5萬名摩爾人被作為奴隸出售。此役,菲迪南基本上沒有耗費多少精力便達到了目的,因此他感到十分欣慰和滿足,便領兵回科爾多瓦過冬去了。

格拉納達戰役佔領阿爾梅利亞

時間過得飛快,冬去春來,菲迪南再次命令作好備戰工作,並於1488年6月,揮師直取阿爾梅利亞,但由於該城防守嚴密,未能很快奏效。一年以後,即1489年5月,菲迪南又率領八萬名步兵和一萬五千名騎兵對巴查進行了長時間的圍攻。寒冬的來臨,也沒有迫使菲迪南撤兵回師,相反,菲迪南命令大軍修建了許多茅舍,展現出一付長期圍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在此期間,全軍的後勤物資保障由於依沙貝拉的親自指揮,而成績卓著。有一段時間曾經流行瘟疫,但由於衞生勤務保障及時,全軍沒受多大影響。而巴查城卻力盡援竭,四面楚歌,被迫於12月4日交出城池投降。
馬拉加和巴查的相繼失守,使阿布都拉喪失了對抗的最後勇氣,遂決定向菲迪南徹底投降,交出全部領土,包括阿爾梅利亞和高地克斯。菲迪南立即派兵佔據了阿爾梅利亞。
菲迪南面臨的最後一着棋,就是奪取格拉納達了。

格拉納達戰役進軍格拉納達

阿爾漢布拉宮的一角 阿爾漢布拉宮的一角
到這時為止,格拉納達王國的大部分領土已經盡數落入基督徒的手中,穆斯林的軍力資源日漸衰竭。
前線的節節失利,侄子的背信棄義把老將埃爾·扎加爾弄得心力交瘁,他把戰爭失的利歸咎於阿布杜勒的背叛。就在他和西班牙人苦戰時,他的侄子阿布杜勒居然向西班牙人借兵悍然奪取了格拉納達城,還把他救援馬拉加城的隊伍打得七零八落。被對阿布杜勒的憤怒衝昏頭腦的埃爾·扎加爾在最後一次針對斐迪南國王的突襲失敗後,終於向西班牙人投降交出了他剩餘的領地。
機關算盡的格拉納達末代國王 機關算盡的格拉納達末代國王
與西班牙人有言在先的阿布杜勒不願意按照和斐迪南的約定交出格拉納達城。父親的病故和叔父的投降令他這個叛國者成為摩爾人無可指摘的惟一君主。躲在格拉納達堅固城牆後面的他接連發動幾次對西班牙王國領地的遠征,大大提高了他在摩爾人中的威望。
格拉納達城位於尼華達山脈腳下的兩個丘陵之上,其間有吉尼爾河和達羅河流過。在小山頂上有阿拉門布拉和阿爾貝拜辛兩個要塞。在阿拉門布拉要塞之下,是一片開闊地,一直延伸到城外。城市的四周都有磚質護城牆,城牆上設有許多碉堡,並以火力控制着城牆內外。全城有二十多萬人口,還有一些敗軍殘部也退守這裏,並決心死守到底,因此,格拉納達城的防禦基礎可以説是相當厚實的。
從1490年春天開始,菲迪南指揮部隊着手毀壞城西的肥沃平原,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深秋。西班牙軍隊將格拉納達城外圍的二十四個小市鎮以及許多村落夷為平地,將所有糧食和牲畜一掃而光,這樣,就等於完全斷絕了格拉納達城的物資供應。
1491年4月,菲迪南率領八萬人前出到護城牆下,紮營結寨,決心長期圍困,實現作戰計劃的最終目的。
此情此景,格拉納達人的命運看來實在不妙,無非是城被攻陷或者餓死、困死,兩者必居其一。擊垮馬拉加人的飢餓降臨到了格拉納達人頭上。兩面三刀的阿布杜勒除了終日在格拉納達王宮中飲酒哀嘆他的悲慘的命運外,根本無計可施。
守城的阿卜杜勒要求議和。10月5日,雙方達成協議,休戰七十天,並開始談判。一個半月過去了,11月25日,雙方達成第二個協議,內容是:格拉納達城在六十天內自動投降,並交出全部武裝和要塞,但菲迪南允許保留其財產、法律、宗教和風俗習慣,並由格拉納達的官吏統治該城,而這些官吏要接受西班牙國王委派的總督節制。
接受城市鑰匙的西班牙雙王 接受城市鑰匙的西班牙雙王
1492年1月2日,格拉納達城投降。阿卜杜勒親自向西班牙國王菲迪南獻上城門的鑰匙。1月6日,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后在長矛和十字架的簇擁下踏進了格拉納達城。

格拉納達戰役戰役影響

至此,西班牙王國經過七百年的艱苦征戰,最後,“再征服”的工作也告結束。西班牙的版圖一再擴展,並作為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王國,而置身於歐洲強國之林。 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更加有利,它位於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可以同時向兩個彼岸發展,而其北面有比裏牛斯山的天險,憑藉它可以阻止外敵的入侵,南面與非洲只隔着一個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來往甚為方便。當時,歐洲沒有第二個國家佔據如此有利的態勢,使其足以擴張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只有西班牙王國能夠首屈一指。 [1] 
就在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入城的一行人中,有一個野心遠勝於他們的意大利人,正準備推銷他史無前例的大膽計劃。這個人就是哥倫布。
哥倫布在1492年的壯舉讓西班牙雙王的努力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哥倫布在1492年的壯舉讓西班牙雙王的努力反而顯得不重要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