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醫學

(2021年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核醫學》是2021年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方。 [1] 
中文名
核醫學
作    者
李方
出版時間
2021年
出版社
人民衞生出版社
ISBN
9787117313148 [2] 

核醫學內容簡介

《核醫學(第3版)》的編寫思路借鑑了PBL、CBL的思想,避免照本宣科羅列知識點,注重引導並培養讀者思考的能力,可適當地以“提出問題”或病例展示作為切入點進行知識點的説明,使讀者能夠“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讀後方能靈活掌握、運用該知識點,並能夠將類似的學習和思考方法運用到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
作為***研究生規劃教材,《核醫學(第3版)》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側重科研素質培養。
但《核醫學(第3版)》在科研方面的內容,本着普適性、探索性和精品性的原則,避免“高精尖”技術進展的簡單羅列。
《核醫學(第3版)》在科研素質培養方面旨在引導讀者瞭解臨牀為何需要該科研新技術、該技術如何誕生、完善、如何發揮作用、有何優勢與缺點,進而讓讀者舉一反三,真正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2] 

核醫學圖書目錄

緒論/1
第一章 核醫學物理基礎/9
第一節 原子的基本概念 /9
第二節 放射性核衰變 /10
第三節 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14
第二章 核醫學儀器/18
第一節 放射性探測儀器的基本原理 /18
第二節 SPECT 和SPECT/CT /21
第三節 PET、PET/CT 和PET/MR /.29
第三章 放射性藥物/40
第一節 放射性藥物的基本概念 /40
第二節 放射性核素來源 /42
第三節 放射性藥物的標記與製備 /44
第四節 放射性藥物的質量控制 /46
第五節 臟器功能顯像及治療常用的放射性藥物 /47
第四章 輻射防護及輻射生物安全/64
第一節 輻射生物安全 /64
第二節 輻射防護原則 /66
第三節 輻射源及放射性廢物管理 /67
第四節 放射性藥物內照射劑量 /69
第五節 核醫學診斷技術的輻射劑量 /71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與顯像/73
第一節 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 /73
第二節 放射性核素示蹤動力學與功能測定 /76
第三節 放射性核素顯像技術 /79
第六章 體外分析技術/87
第一節 標記免疫分析的歷史回顧 /87
第二節 放射標記免疫分析 /88
第三節 非放射標記免疫分析 /93
第四節 標記免疫分析的質量控制 /95
第七章 分子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總論/98
第一節 分子核醫學 /98
第二節 分子影像 /104
第三節 人工智能與分子影像技術 /107
第四節 分子影像診治一體化 /109
第八章 核醫學影像思維/113
第一節 核醫學影像特點與思維 /113
第二節 核醫學多模態融合影像思維 /116
第三節 核醫學多分子探針影像思維 /118
第九章 神經系統/122
第一節 局部腦血流灌注顯像 /122
第二節 腦代謝顯像 /129
第三節 神經受體顯像 /137
第四節 Aβ 澱粉樣斑塊和Tau 蛋白顯像 /143
…… [2] 

核醫學作者簡介

李方,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核醫學分子影像診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核醫學教研室主任。學術任職有: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分子影像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旁腺及骨代謝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副總編輯等。
從事臨牀核醫學,包括影像診斷、放射性核素治療。研究重點為核醫學分子影像的臨牀應用研究,以及組織實施放射性新藥的臨牀試驗。
承擔課題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數字診療裝備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首都臨牀特色應用研究項目、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內分泌重點實驗室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團隊項目等。承擔國際多中心臨牀研究、國際多中心藥物臨牀研究項目,牽頭國內臨牀藥物試驗多項。
近5年署名發表的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論文30餘篇,主編出版專著3部。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及北京協和醫院醫療成果獎多項。
蘭曉莉,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教研室主任,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影像系副主任。現任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學影像技術協會核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PET學組副組長。擔任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編委、EJNMMI Research副主編、Americ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高級編委、《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中國臨牀醫學影像雜誌》等國內權威期刊常務編委。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及第七屆湖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從事核醫學臨牀和科研工作20餘年。臨牀以PET/CT、PET/MR診斷為專長,2018年獲得“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稱號。科研上在多模態分子影像、報告基因顯像做了大量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2018年以首完成人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曾獲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獎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100餘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以主編、副主編和編委身份參與編寫核醫學領域專著和教材20餘部。
李亞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學科帶頭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1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擔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核醫學分會理事長,《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總編輯,東亞核醫學聯合會主席,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醫學技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主編“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主持多項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課題,主持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學課題和遼寧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獲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遼寧省優秀教師稱號,獲中國醫科大學教學成就獎。培養研究生70餘人。
石洪成,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64年5月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復旦大學核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影像醫學研究所副所長。美國核醫學研究院榮譽會員,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副主編等職。曾榮獲上海市“十佳醫生”“國之名醫”等榮譽稱號。
以首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80餘篇,其中SCI收錄100餘篇。主編《PET/CT影像循證解析與操作規範》等三部專著。擔任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核醫學》副主編。主譯《人類行為的腦影像學SPECT圖譜》。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項目課題。
張宏,1969年1月出生於湖北武漢。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現任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院長、浙江大學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醫學PET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浙江省醫學會核醫學與放射醫學防護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現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副會長和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核醫學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
從事核醫學教學工作20餘年,參編多部核醫學國家級規劃教材。近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有關項目資助下,在重大疾病的分子影像精準診治研究領域開展了系統深入的工作並取得了系列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相關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一等獎。擔任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等國際核醫學領域主流學術期刊編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