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磁共振新技術研究與臨牀應用

鎖定
《核磁共振新技術研究與臨牀應用》是2001年7月1日由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文名
核磁共振新技術研究與臨牀應用 [1] 
作    者
謝敬霞
出版時間
2001年7月1日
出版社
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頁    數
469 頁
ISBN
9787810711982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版    次
第1版
條形碼
9787810711982
產品尺寸
26.4 x 18.6 x 3 cm
重    量
1.1 Kg
ASIN
B0011BUSFE

核磁共振新技術研究與臨牀應用內容簡介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及其臨牀應用在近年有着長足的發展。本書主要集中地反映我國醫學工作者在此領域取得地最新成就。本書內容,既有對國內外已有成果的綜合,又有結合自己實踐經驗的新探索、新成果。主要包括:
1.關於各種MR快速成像技術的論述,這是各種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基礎。
2.關於應用MR擴散成像、血流灌注成像、腦功能成像等MR功能成像在診斷早期腦梗死、Alzheimer
病以及有關人腦認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3.關於MR新技術在缺血性心臟病診治中的研究與應用。
4.關於MR血管成像,應用快速成像技術的MR對比增強血管造影,提高了圖像質量,在胸、腹部等血管造影顯示出良好效果。
5.肝臟MR研究進展及其臨牀應用。
6.骨關節MR新技術及其臨牀應用。
7.關於MR水平成像(包括MRCP、MRU、MRM等),尤其應用快速成像等技術,提高了診斷水平。
8.關於MR波譜研究,它是目前惟一無創性研究活體器官組織代謝、生化變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9.關於MR介入引導技術與微創手術學。

核磁共振新技術研究與臨牀應用圖書目錄

第一篇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磁化矢量M的形成與M在磁場與射頻脈衝作用下行為方式
第一節 磁化與磁共振效應
第二節 磁化矢量M在磁場中的行為方式與布洛赫方程
第三節 放置座標系
第二章 射頻脈衝與磁共振信號的採集方式
第一節 射頻脈衝
第二節 自由感應衰減與自旋迴波
第三節 受激回波與梯度回波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的空間定位
第一節 傅立葉變換:磁共振成像空間定位的數學基礎
第二節 層面選擇與層面內的空間定位
第三節 K空間與成像的耗時因素
第四章 MR成像圖像質量與圖像對比度
第一節 MR圖像的信噪比與對比噪聲比
第二節 自旋迴波序列的設計與圖像對比度
第五章 臨牀常用的序列設計
第一節 自旋迴波序列的改進序列TSE、RAEE、HASTE
第二節 梯度回波序列FLASH、FLSP、True Fisp/PSIF/DESS/CISS/TurboFlash
第六章 MR快速成像技術與臨牀應用
第一節 MR快速成像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
第二節 嗇單次激發內的信息採集量(增加Ny/TR)一弛豫增強快速採集序列及其變開
第三節 自旋迴波與梯度回波的混合序列與半傅立葉變換技術TGSE(GRASE)
第四節 平面回波快速成像技術(EPI)的成像基本原理與臨牀應用
第五節 綜合應用磁共振成像的新技術,提高疾病的診斷水平
第二篇 中樞神經系統MRI研究進展及其臨牀應用
第一章 MR擴散成像的技術原理
第一節 擴散的物理學概念及其與磁共振現象的關係
第二節 外加梯度場中氫質子的弛豫與擴散對A(t)的作用比較
第三節 受限擴散與擴散的各向異性
第四節 擴散的MRI成像技術
第二章 灌注與腦功能成像的磁共振成像物理基礎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