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異質細胞

鎖定
核異質細胞是指細胞核發生異常改變,但胞質分化正常的細胞。核異質表現為核的大小、形態異常,核染色質增多,分佈不均,核膜增厚,邊界不整齊等。核異質細胞形態上介於良性細胞和惡性細胞之間,所以又稱間變細胞,相當於病理組織學上的不典型增生。核異質細胞常按細胞異型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核異質細胞。
中文名
核異質細胞
外文名
Nuclear heterogeneous cell
又    稱
間變細胞
形    態
介於良性細胞和惡性細胞之間
分    類
輕度、中度和重度核異質細胞
領    域
生命科學

核異質細胞簡介

所有的細胞都分為兩部分,中央是包含DNA的細胞核,外面是提供細胞能量的細胞漿。正常細胞的細胞核很小,細胞漿很多。然而,當細胞因病毒及其他致癌因素作用而變得異常時,細胞核裏的DNA會開始毫無節制地生長,細胞核不斷增大,細胞漿就變得越來越少。鏡下可見細胞分化程度降低,細胞核深染,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染色質有異常改變,細胞核與細胞漿成反比,極性幾乎完全消失,此謂核異質細胞 [1] 

核異質細胞核異質細胞的名稱

國外多數學者稱為核異質細胞、不典型細胞、結構不良細胞等。國內應用名稱除上述者外,還有增生細胞、間變細胞、異型細胞、違型細胞等。一般常用的名稱為核異質細胞 [2] 

核異質細胞分類

1、輕度核異質細胞
細胞核較正常約大半倍,輕至中度畸形,核染色較深,但核染色質顆粒細緻,且均勻分佈,偶見個別細胞呈粗顆粒狀,一般多見於鱗狀上皮的表層和中層細胞。由於常在慢性炎症時出現,又稱炎性核異質細胞。
2、重度核異質細胞
細胞核增大比較明顯,比正常約大一倍,有中度以上的畸形,染色質顆粒較粗,核染色更深。由於形態上很接近於癌細胞,而且也可能發展為癌,所以又稱癌前核異質。重度核異質細胞常見於底層細胞和部分中層細胞。
3、中度核異質細胞
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習慣上一般不分為中度,僅以輕、重兩度表示核異質的程度。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把細胞異型超過一般炎症變性程度,但尚不足以診斷為癌的細胞,均診斷為核異質細胞。因此脱落細胞中診斷的核異質細胞,實際上有三類細胞:
①真正的“癌前期”細胞即真正的核異質細胞;
②部分形態異型性比較明顯的炎症變性上皮細胞,在塗片中與癌前期細胞無法區別,也診斷為核異質細胞;
③數量少,形態又不夠典型的癌細胞,亦診斷為核異質細胞。
參考資料
  • 1.    辛曉燕主編,婦科病防治新概念,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3年03月第1版,第156頁
  • 2.    舒儀經 王玉清,宮頸癌細胞病理診斷,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01月第1版,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