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恐慌

鎖定
核恐慌就是人們對核輻射產生放射性物質對其身體及生產生活所造成嚴重危害的恐懼心理。
中文名
核恐慌
產    生
核輻射產生放射性物質
本    質
恐懼心理
詞    性
名詞

目錄

核恐慌起源

核恐慌 核恐慌
在西班牙海岸上空進行加油時,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機發生相撞。撞擊之後,加油機徹底毀壞,B-52轟炸機慘遭解體,所攜帶的4枚氫彈"逃離"破裂的機身。其中兩枚氫彈的"非核武器"撞地時發生爆炸,致使約合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放射性鈈污染。搜尋人員在地中海發現了其中一個裝置。

核恐慌發展

1967年夏天:前蘇聯“車里雅賓斯克65號”用於儲存核廢料的“卡拉察湖”乾枯,結果風將許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當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名居民。
1968年1月21日:圖勒核事故
由於艙內起火,美國一架B-52轟炸機的機組人員被迫作出棄機決定,在此之前,他們本可以進行緊急迫降。B-52轟炸機最後撞上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附近的海冰,所攜帶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積擴散。
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納貝利核實驗過程中,美國內華達州加卡平地地下一萬噸級當量核裝置發生爆炸,實驗之後,封閉表面軸的插栓失靈,導致放射性殘骸泄漏到空氣中。現場的6名工作人員受到核輻射。
1971年11月9日:美國明尼蘇達州“北方州電力公司”的一座核反應堆的廢水儲存設施發生超庫存事件,結果導致5000加侖放射性廢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聖保羅的城市飲水系統。
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里島核反應堆因為機械故障和人為的失誤而使冷卻水和放射性顆粒外逸,但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1979年8月7日:美國田納西州濃縮鈾外泄,結果導致1000人受傷。
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潛艇事故
符拉迪沃斯託克補充燃料過程中,E-2級K-431核潛艇發生爆炸,放射性氣體雲進入空中。10名水兵在這起核事故中喪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損傷
1986年1月6日:美國俄克拉荷馬一座核電站因錯誤加熱發生爆炸,結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人住院。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大爆炸,其放射性雲團直抵西歐,造成約八千人死於輻射導致的各種疾病。
4月26日凌晨,位於蘇聯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以北130公里處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猛烈爆炸,反應堆機房的建築遭到毀壞,同時發生了火災,反應堆內的放射物質大量外泄,周圍環境受到嚴重污染,造成了核電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事故。
4月25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反應堆的工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連續切斷反應堆的電源,使主要冷卻系統停止工作。於是堆芯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氫氣過濃,以至26日凌晨發生猛烈爆炸,爆炸引起機房起火,濃煙使人呼吸困難,放射性物質不斷外溢。核電站所在地區有2.5萬居民,這些居民從26日晨開始疏散,疏散共用了34個小時。
1993年4月6日:託木斯克-7核爆炸
這起發生在西伯利亞託木斯克的核事故是硝酸清洗容器時發生爆炸導致的。爆炸致使託木斯克-7的回收處理設施釋放出一個放射性氣體雲。
1999年9月30日:東海村核事故
發生在東京東北部東海村鈾回收處理設施的核事故是日本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災難。事故發生時,工人們正在混合液體鈾。
2011年3月13日:福島縣政府13日發佈消息稱,新確認有19名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3公里撤離的人員遭到核輻射,已確認遭核輻射的人數由此上升至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