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威懾戰略

鎖定
指以核力量的非核使用為手段,迫使敵人放棄發動核進攻,從而達到國家的政治、軍事目標安全的方略。這裏所説的核力量,包括戰略、戰術核力量;非核使用是指以核力量的研製、生產、部署、調動、演習等非核爆炸方式顯示核武力,或以核武器的使用相威脅,迫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核威懾戰略與核實戰戰略一樣,是核戰略必不可少的兩個組成部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理想的境界;只要核戰爭沒有爆發,核威懾戰略就行之有效。實質上,核威懾戰略是一種攻心術,它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由此遏止核戰爭的爆發。當然,核威懾戰略不是萬能的、永恆的,它不能保證永遠奏效,永遠不發生核戰爭。但在今天相互確保摧毀的核均勢下,核威懾戰略還是行之有效的。
中文名
核威懾戰略
手    段
以核力量的非核使用為手段
目    的
迫使敵人放棄發動核進攻
核    心
相互確保摧毀
在冷戰時期,在使用核武器方面的威懾理論作為一種軍事戰略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這段期間裏,它具有獨特的意義,因為一個相對弱的(擁核)力量可以憑藉其極端的破壞力量阻止另一個更強大的對手,只要其能夠在第一波突發襲擊中存留下來。威懾是一種策略,旨在嚇阻其對手採取尚未開始的行動,或阻止他們做出其他國家期望的事情。伯納德·布羅迪在1959年寫到,可靠的核威懾力量必須始終處於準備使用的狀態,但不能已經被使用。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於1966年的經典威懾著作中,提出了軍事戰略不再被定義為軍事勝利學的概念。相反,有人認為,軍事戰略現在同樣強調威脅和威懾,即使不是全部,也佔其大部分。謝林闡釋,傷害另一個國家的能力現在被用作防止其作出某種行為的一種因素。為了達到威懾另一個國家的效果,其本國軍事力量必須非常強大 [1] 
所謂戰略,往往是指作戰的方略,策略等,是一個國家或者集體發展為鞏固自己的防禦甚至日後作戰的考量。也延伸到國家的軍力等,而當中也包含了發展研製武器等項目,而具體研製與製造稱為軍工,有軍工企業等。具體聯繫學科還包括國際關係、大戰略。
參考資料
  • 1.    托馬斯·謝林.衝突的戰略:華夏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