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校尉

鎖定
校尉,始置於秦朝,最初是武官職,位列將軍護軍之下。在西漢時期設置更為廣泛,中央與地方皆有校尉,品秩二千石比二千石六百石不一。王莽當政後,改「縣宰為校尉」一時改變了他的軍事屬性。東漢時,各軍實際的統帥已經變成了校尉名義上的下屬司馬,校尉基本淪為閒職。魏晉南北朝時期,校尉的名目繁多,甚至出現了主管音樂的「協律校尉」一職,不再是武官的專屬,開始成為皇帝侍從人員的稱謂。隋唐時代的校尉在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實職校尉層級日漸降低,另一方面開始走向散官化。明代校尉除了作為散階的虛銜,只作為皇室侍從存在於錦衣衞。 [1-3] 
中文名
校尉
始    置

目錄

  1. 1 源流

校尉源流

現存史料中,校尉的記載最早出自《史記》。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項梁叔侄準備響應陳勝、吳廣起義,「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吳中豪傑為校尉、候、·司馬」。大體同時,投入陳勝義軍中的六國舊貴族陳餘曾遊説陳勝:「大王舉梁、楚而西,務在入關,未及收河北也。臣嘗遊趙,知其豪桀及地形,願請奇兵北略趙地。」陳勝採納其建議,於是「以故所善陳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以張耳、陳餘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趙地」。 [1] 
陳勝、吳廣起義時戰局混亂,沒有條件單獨創設一套新的職官體系,大體應以沿用秦朝官制為主。據此推斷,「校尉」一職至遲在秦代已經存在,且屬於軍職,位列將軍護軍之下。 [1] 
校尉一職在西漢時期設置更為廣泛,最有名的無疑是漢武帝時期創設的八校尉
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1] 
除此之外,還有掌管京城城門守衞的城門校尉,主管京城及周邊郡縣治安的司隸校尉等。此後,在地方也開始設置校尉,如西域都護屬下的副校尉戊己校尉,等等。中央諸校尉級別很高,「自司隸至虎賁校尉,秩皆二千石」,地方上的校尉級別相對低一些,如副校尉「秩比二千石」,戊己校尉更是隻有六百石。級別不一,顯示校尉名號的使用已有冗濫的跡象。西漢末,全國各級校尉人數高達12500之多,亦證明了這一點。 [1] 
王莽當政後,大肆更張,改「縣宰為校尉」。城門校尉原本只有一個,王莽亦改為每座城門「門置六百人,各一校尉」。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設置了大批中朝官與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分庭抗禮,其中的大司馬大將軍逐漸成為全國軍隊事實上的最高統帥。中壘校尉等八校尉所部更是皇帝的心腹部隊,地位尊崇無比。但其後校尉的濫設無疑對校尉們的地位是一大損害,王莽將縣宰亦改稱校尉,更是改變了他的軍事屬性。 [1] 
東漢時,城門校尉恢復為一人,「掌雒陽城門十二所」。八校尉則縮減為五校尉,均「掌宿衞兵」,是鞏衞皇室的核心力量。不過各軍實際的統帥已經變成了校尉名義上的下屬司馬,校尉基本淪為閒職,以至於後人將其歸入武散官序列。史載:
後漢以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為五校,皆掌宿衞兵(按:大駕鹵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馬。蔡質《漢儀》日:五營司馬見校尉,執版不拜),並屬北軍中候。時五校官顯職閒,而府寺寬散,輿服光麗,伎巧必給,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通典·職官十六·武散官·諸校尉》
漢靈帝時,為了削弱外戚、大將軍何進的兵權,靈帝在五校尉之外又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其名曰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佐軍及左、右校尉」,諸校尉均由宦官、小黃門蹇碩統領。漢武帝時的八校尉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帝直屬的半私有部隊,外官無權調動。東漢時,歸併後的五校尉依舊從屬於內廷,西園八校尉的出現,更使這一私屬性質走向極端化。雖然屬性未變,但在當時宦官和士大夫羣體勢不兩立的背景下,無疑有損於校尉們的聲譽。 [1] 
魏晉南北朝時期,校尉的名目繁多,但和東漢時差異不大,最大的變化是在西晉時出現了「協律校尉」一職。協律校尉主管音樂,西漢時稱為協律都尉,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任此職,東漢、三國時沿襲未變。都尉原本也是軍職,漢武帝授予寵幸的樂官,説明他和八校尉一樣,都是皇帝的私屬。 [2] 
協律校尉在北魏及隋唐時稱協律郎,南朝則沿用協律校尉名號,如陳文帝天嘉五年(564年)「改天嘉中所用齊樂,盡以‘韶’為名。工就位定,協律校尉舉麾,太樂令跪贊雲:奏《懋韶》之樂」。協律校尉的出現,一方面顯示校尉一職已不再是武官的專屬,另一方面顯示校尉名號已經開始成為皇帝侍從人員的稱謂。這既是西漢八校尉皇帝私屬性質的間接延續,也是其地位逐漸低下的反映。 [2] 
隋代整飭官制,校尉制度出現新的變化。中央層面保留了部分實職校尉,如門下省設城門局,局內設「校尉二人,直長四人」。城門局和尚食、尚藥、符璽、御府、殿內等五局並列,基本都是皇帝的侍從、服務官員。可見,雖然名稱仍是城門校尉,但職事已與漢代大不相同。 [2] 
漢代城門校尉的職責大體轉給了此時的左右監門府,只是管轄範圍從都城城門縮減到「掌宮殿門禁及守衞事」。左右監門府的主官也不再是校尉而是將軍。將軍之下設有「郎將,二人。校尉、直長,各三十人」,校尉已淪為屬員。城門校尉的品級是從四品,左右監門校尉則是正六品。隋煬帝時期城門校尉進一步降為正五品,後來乾脆更名為城門郎,「置員四人,從六品」。監門校尉雖然仍是正六品,但員額增加至120人。 [2] 
監門校尉在唐代依然存在,但員額進一步擴充,兩府各有320名。名額日漸增加,地位只會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還設置了「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節、御武、仁勇、陪戎八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從九品(上階為校尉,下為副尉)。為六品已下武散官」,校尉從東漢初淪為閒職,至此正式成為散官的名號。 [2] 
在地方,校尉依然存在於軍事系統中。隋唐實行府兵制度,每個兵府(初名驃騎府鷹揚府,後統一為折衝府)下設若干校尉。如隋代中央鷹揚府「每府置越騎校尉二人,掌騎士,步兵校尉二人,領步兵,並正六品。外軍鷹揚官並同」。 [2] 
唐代與隋代大致相同,全國設574個軍府,每個軍府下設五名校尉,「諸府折衝都尉掌領五校之屬,以備宿衞,以從師役,總其戎具、資糧、差點、教習之法令。凡衞士,三百人為一團,以校尉領之,以便習騎射者為越騎,餘為步兵」。因兵額不同,「每府管五校尉之處,亦有管四校尉、三校尉者」。 [2] 
可見,同中央部門的校尉一樣,地方軍府中的校尉也已淪為中下級軍官。從總體上看,隋唐時代的校尉在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實職校尉層級日漸降低,另一方面開始走向散官化。 [2] 
宋初,歷經晚唐五代荒亂,官制非常混亂。「唐文散階二十九,自開府、特進之下,為大夫者十一,為郎者十六。武散階四十五,為將軍者十二,為校尉者十六…本朝因之。」但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舉行郊祀大禮時,儀仗中原本由校尉和主帥履行的職責,卻「以軍使、副兵馬使、都頭、副都頭、十將攝事」。可見,至少在當時,作為武職散官的校尉制度尚未系統執行。 [2] 
宋神宗元豐年間,宋廷開始全面整理官制,「廢文散階而易舊省、部、寺、監名稱為郎、大夫,曰寄祿官」。徽宗政和年間,又清理武官官制,「欲以將軍、校尉易橫行以下諸使至三班借職,而西班用事者嫌其塗轍太殊,亦請改為郎、大夫。於是以卒伍廝圉玷污此名」。武職官員拒絕接受校尉散官,即和宋代文官地位崇高有關,也説明校尉的地位在進一步淪落。 [2] 
事實也是如此。如北宋末寧州彭原人李彥仙,「嘗為种師中部曲,入雲中,獲首級,補校尉」。後因上書批評李綱,遭追捕,乃逃亡,更名後「以效用從河東軍,諜金人還,復補校尉」。可見,校尉已經是軍士進入軍官隊伍的低級階梯。 [2] 
金虜南下侵華時,知鄧州張叔夜為組織義軍勤王,曾奏請「乞給降…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許依本價召人情願承買」。校尉已經成為交易(捐納)的對象,亦證明其在宋代武職官體系中確屬無足輕重。 [2] 
南宋時,校尉乾脆進入冗員行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臣僚上言:「銓曹之患,員多闕少,注擬甚難…即今吏部參注之籍,文臣選人,武臣小使臣、校尉以下,不下二萬七千餘員,大率三四人共注一闕,宜其膠滯壅積而不可行。」 [2] 
金人佔領中原後,在宋朝正官制的基礎上,將校尉踢出軍官系列,全面散官化。
武散官,凡仕至從二品以上至從一品者,皆用文資。自正三品以下,階與文資同…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下曰武略將軍。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從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顯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從八品上日修武校尉,下日敦武校尉。正九品上日保義校尉,下曰進義校尉。從九品上曰保義副尉,下曰進義副尉。此二階,大定十四年創增。——《金史·百官志》 [2] 
1203年,金政府在更定武舉制度時規定:「上甲第一名遷忠勇校尉,第二、第三名遷忠翊校尉。中等遷修武校尉,收充親軍,不拘有無蔭,視舊格減一百月出職。下等遷敦武校尉,亦收充親軍,減五十月出職。」修武校尉和敦武校尉是從八品,卻只能充當親兵。雖然親兵在其政權中佔有特殊地位,非一般士兵可比,但終歸屬於侍從人員。可以説,從東漢時開始的校尉散官化、侍從化以及不斷降級的趨勢終於在金國走向合流,大體成為擁有一定特權的侍從軍士的散階。 [2] 
蒙元的校尉制度和金國頗為類似,武官的散階共有34階,其中「承信校尉昭信校尉,以上正六品;忠武校尉忠顯校尉,以上從六品;忠勇校尉忠翊校尉,以上正七品;修武校尉敦武校尉,以上從七品;保義校尉進義校尉,以上正八品:保義副尉進義副尉,以上從八品」都提高了一品。 [3] 
不過,蒙元的制度體系龐雜。就校尉制度而言,雖然明確歸入武散階的範圍,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經常會被授予文官。例如,鐵穆耳時,闕州路總管楊國材之子通過恩蔭「授敦武校尉,贛州路同知寧都州事」。又如龍鳳五年(1359年)死於韓宋的臨清御河運糧萬户府經歷鄧德明雖是文職,他的散階卻是敦武校尉。他的孫子鄧漢傑系「忠翊校尉、同知婺源州事」;鄧漢英,「進義副尉,龍興路進賢縣主簿」:鄧顯,「進義校尉,南康路建昌州判官」;鄧漢忠,「忠顯校尉,同知萍鄉州事」。 [3] 
蒙元武官實行世襲制度,武官之子孫雖然可以暫時任文職,但必要時仍可繼承其祖職。上例中的楊國材生前系武職,鄧德明本人雖然是文職,但卻是「義兵」出身,曾募集士兵參與鎮壓起義軍,他的兒子鄧孔哲亦由「敦武校尉、義兵百户」逐步晉升到「僉江西征行都元帥」。兩人的部分子孫以文官授武階,應與武官世襲制度有一定關係。 [3] 
另外,蒙元的散階時常與其本職的職級不符。如1281年應募參與東征日本的杜仁杰授職管軍千户。1289年改任海運百户,「授進義副尉…帶銀符」1302年「詔全運者賞。公以功升進義校尉」。其兄初「授忠顯校尉,海運千户,帶金符」。南劍路總管府判官忠都之子蘇岱爾軍職為管軍上百户,散階則是進義校尉。 [3] 
蒙元的千户所依據管軍數量,有上中下之分,相應的千户對應職級為「從四品,金牌」、「正五品,金牌」、「從五品,金牌」。杜仁杰的兄長是帶金牌千户,至少是從五品,散階卻是從六品的忠顯校尉。蒙元的百户帶銀牌,分從六品上百户和從七品下百户兩種。杜仁杰的初始散階卻只是從八品進義副尉,多年後晉級,也不過是正八品進義校尉。蘇岱爾是上百户,肯定是從六品,散階卻是正八品進義校尉。不過上文中提到的鄧孔哲身為義兵百户,配的卻是從七品敦武校尉。其父鄧德明也是敦武校尉,和其實職、正七品的經歷大體也是一致的。 [3] 
杜仁杰、蘇岱爾等都是元初人士。彼時戰爭不斷,武官立功升職的機會頗多,軍官隊伍日趨龐大。散階高職低配似有意為之,以便為日後確定相對級別低一些的世襲職位留下空間。鄧德明父子身處元末亂世,元廷需要他們出死力鎮壓反元復宋大起義,直接授同等級散階,不排除有鼓勵和表彰的目的。 [3] 
金國的部分校尉可充親兵,蒙元則直接以校尉為皇室侍從,且有獨立的管理機構,「校尉自歸拱衞司,軍人自屬樞密院」。不僅皇室有校尉,諸王乃至貴戚也可以擁有校尉,如1295年,為充實衞候司控鶴軍,「皇太后復以晉王校尉一百人隸焉」。又如回鶻人仳理伽普華,在鐵木真時期主動投附,獲賜「衣金直孫校尉四人,仍食二十三郡」。 [3] 
直孫,又寫作之孫、只孫、只遜等,是蒙元時期舉行大宴時貴族們穿着的禮服。校尉們可着只孫服,是其享有特殊地位的體現。蒙元實行四等人制度,皇室和宗王貴戚地位崇高,作為其下人的校尉難免仗勢欺人。如1310年十月尚書省奏報:「闊闊出的四十個校尉,穿着校尉只孫,搔擾百姓。」由於校尉的制服過於招搖,元廷不得不於1298年明確規定:
諸王的祗候每,外頭似校尉每繫着帶,搔擾百姓行有。怎生整治的,教俺商量了説者…這裏御位下行的校尉每出去呵,繫帶出去有。校尉每繫帶出去呵,外頭難分棟也者。差出去呵,不教繫帶,教管校尉的官人每着記驗,教將着行者今後外頭但繫着帶行的,拿着發將來。——《元典章·禮部卷二、典章二十九·校尉帶》 [3] 
儘管出台了禁令,但從1310年仍有校尉穿着只孫服出外騷擾百姓來看,1298年的禁令並沒有發揮應有效果。為此,元廷不得不加大處罰力度,「那般者。交拿將來,口子裏當軍者。你遍行文書,若似這般,諸位投下投入去的,交軍站裏入去者」。即便如此,仍難以禁斷校尉擾民。 [3] 
由於校尉享有特權,甚至出現了主動投充的現象。如1310年三月,「江西行省準尚書省諮…在先,有姓的漢兒、蠻子每,弓箭軍器休交拿者。麼道,世祖皇帝行了聖旨有來,近年以來,爺的替頭裏孩兒、哥哥替頭裏兄弟,投充校尉,倉裏關請來麼道,因着那般,執把弓箭的多有」。可見,投充校尉不僅存在,而且已經蔓延到漢族民眾中間。 [3] 
總的來説,在明朝立國之前,校尉制度已經基本完成從至尊大將到皇室侍從的「墮落」過程,作為散階的各級校尉只是漢唐制度的殘留,在國家典制體系中無足輕重。 [3] 
蒙古官制體系中的校尉只存在於武散階中,明代武散階分30級,其中「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從六品,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和前代相比,廢除了七品及以下的修武、敦武等校尉散階。 [3] 
不過《明史》的記載略顯粗疏。實際上,明朝立國之初,敦武校尉等散階依然在行用。如廣東南海縣人關敏因組織百姓抵抗馮簡等作亂戰死,「上以敏存日未授官而能仗義討賊,歿於王事,特贈敦武校尉,兵馬指揮司副指揮」。明廷全面確立本朝的品階勳祿制度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當月,明太祖命臣僚擬定相關制度,昭示天下,其中正六品,「武勳雲騎尉階,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祿月米一十石」;從六品,「武騎尉階,初授忠顯校尉,升授忠武校尉,祿月米八石」。 [3] 
明初百廢待興,為避免引起過多混亂,不可避免地要沿用一段時間人們已經很熟悉的蒙元制度,從上述記載來看,包括修武、敦武、保義、進義等校尉散階在內的元制武散階制度至少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仍在使用。從明朝只保留了四個散階來看,校尉散階在武職系統中的地位已經是聊勝於無而已,存留於錦衣衞制度內的校尉只是皇室侍從。 [3] 
參考資料
  • 1.    張金奎.明代錦衣衞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22.8:394-396
  • 2.    張金奎.明代錦衣衞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22.8:396-400
  • 3.    張金奎.明代錦衣衞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22.8:4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