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栗色捲尾猴

鎖定
栗色捲尾猴(學名:Cebus castaneus):是捲尾猴科、捲尾猴屬的靈長類動物。頭體長約45.5釐米。該物種的尾巴是半抓握的,與身體的長度大致相同,尾長約52.5釐米。身體多為灰白色至淺黃色。頭部與身體顏色相同,但有一塊黑色至深灰色的楔形斑塊,從前額向後延伸至顱骨上方。前臂也呈現出這種深黑色到灰色的顏色。尾巴的末端是黑色的,通常在末端盤繞。
棲息於高山森林,河流沿岸和河邊森林,以及在亞馬遜河的低地衝積平原。生活在大約10-33只的族羣裏。一支族羣的家園範圍大約為25-40公頃。以水果、棕櫚堅果、種子、漿果和許多種類的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分佈於巴西、法屬圭亞那、圭亞那和蘇里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栗色捲尾猴
拉丁學名
Cebus castane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亞    目
猿猴亞目
捲尾猴科
捲尾猴屬
栗色捲尾猴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I. Geoffroy, 1851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
Cebus olivaceus ssp. castaneus I. Geoffroy, 1851
外文名
英文 Chestnut Capuchin, Guianan Weeper Capuchin
法文 Le Sai variété
荷蘭文 Bergi Keskesi, Grijze Capucijneraap

栗色捲尾猴動物學史

栗色捲尾猴1851年被描述為黑帶捲尾猴C. olivaceus)的一個亞種。然而,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栗色捲尾猴(Cebus castaneus)是一個獨立的物種。IUCN紅色名錄和ITIS都認可和遵循這一分類。 [2] 

栗色捲尾猴形態特徵

栗色捲尾猴體型與小型犬相似,頭體長約45.5釐米。該物種的尾巴是半抓握的,與身體的長度大致相同,尾長約52.5釐米。身體多為灰白色至淺黃色。頭部與身體顏色相同,但有一塊黑色至深灰色的楔形斑塊,從前額向後延伸至顱骨上方。前臂也呈現出這種深黑色到灰色的顏色。尾巴的末端是黑色的,通常在末端盤繞。這種“環尾”足夠堅固,可以長時間支撐整個體重,並且經常在餵食時使用以解放雙手。 [2-3] 
栗色捲尾猴
(注:因為曾經是黑帶捲尾猴的亞種,有些數據和資料通用。)

栗色捲尾猴棲息環境

棲息在蘇里南栗色捲尾猴,大部分限於未受干擾的高山森林,偶爾也出現於藤本植物森林和山地稀樹草原森林,但從未在蘇里南的河流沿岸觀察到。該物種也生活在圭亞那的河邊森林,以及在亞馬遜河的低地衝積平原。但沒有在沿海平原生存。 [2] 

栗色捲尾猴生活習性

栗色捲尾猴是羣居的動物。生活在大約10-33只的族羣裏。一支族羣的家園範圍大約為25-40公頃,但可能超過100公頃。這些猴子在交配系統中沒有表現出領地行為,但會與其他族羣的捲尾猴爭奪食物和水資源。 [3] 
該物種吃水果、棕櫚堅果、種子、漿果和許多種類的小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其他食物包括花蕾、嫩芽、樹皮、樹膠、蛛形綱動物、鳥卵,甚至其他小型哺乳動物。 [3] 

栗色捲尾猴分佈範圍

分佈於亞馬遜東北部,從圭亞那高地(但不在相對狹窄的沖積平原)上的里約亞馬遜河下游以北,內格羅河以東,以及里約布蘭科河兩側,遠至德米尼河(里奧內格羅河的北部支流),向北進入委內瑞拉的亞馬遜地區,在上游奧裏諾科河和里奧文圖阿里河以東,向東穿過羅賴馬州到達圭亞那。但在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和巴西阿馬帕的沿海平原上沒有發現。 [2] 
栗色捲尾猴分佈圖 栗色捲尾猴分佈圖 [2]

栗色捲尾猴保護現狀

栗色捲尾猴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2] 

栗色捲尾猴種羣現狀

該物種被列為無生存危及的物種,因為它們分佈在亞馬遜東北部的很大一部分地區,那裏大片森林保持完好,很少受到干擾。雖然不知道其地理範圍的北部和東部界限,而且這個廣泛屬的成員的分類排列仍然不穩定,但已知的栗色捲尾猴這個物種出現在一個大範圍內。圭亞那地盾的一部分,位於亞馬遜下游以北和大西洋沿岸以東,在巴西的亞馬遜東北部,延伸到法屬圭亞那、蘇里南和圭亞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