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米油鹽之上

鎖定
《柴米油鹽之上》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中國報道雜誌社解讀中國工作室聯合騰訊視頻、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深圳市委宣傳部共同出品的系列紀錄片,該片由柯文思執導。
該片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為時間節點,講述了一系列鮮活的中國基層人物逐夢小康的故事。
該片於2021年7月15日播出。 [1] 
中文名
柴米油鹽之上
外文名
A Long Cherished Dream
類    型
紀錄片
出品公司
中國報道雜誌社解讀中國工作室、騰訊視頻、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深圳市委宣傳部
導    演
柯文思
集    數
4 集
在線播放平台
騰訊視頻
總製片人
高岸明、馬延琨、莊志松

柴米油鹽之上劇情簡介

《柴米油鹽之上》片名 《柴米油鹽之上》片名
《柴米油鹽之上》深入人民羣眾中尋找主角,從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勞動創造中提煉主題、拼搏奉獻中汲取情感。片中的主人公:基層村總支書記、待扶貧搬遷農民、卡車司機、雜技演員、民營企業家等,都曾經歷貧困,但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改變了命運。片中通過講述平凡中國人的柴米油鹽故事,生動展現了中國人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鮮明品質,折射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社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1] 

柴米油鹽之上分集劇情

    第一集《開勇》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常開勇是雲南省貧困山區的一名村支書。作為中國最基層的幹部,他不僅要向百姓傳遞政策,還要耐心處理村民因不理解而產生的埋怨和衝突。在信仰和樸素的故土情懷驅使下,他甘願過着清貧的生活,致力於讓村民過上更好生活。常開勇一次次勸説住在大山深處的王永洋一家搬離大山,住進易地搬遷安置房。對於王永洋一家來説,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10


    第二集《琳寶》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身材嬌小的張琳是一名貨車司機,與她日夜為伴的是一輛9.6米長的大卡車,朋友們都親暱地叫她“琳寶”。無論是長途快遞路上奔波的艱辛,還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和婚姻生活的不順,都沒有改變琳寶的“頑強”性格:敢愛敢恨敢哭敢笑,勇於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堅定過自己想要的人生。11


    第三集《懷甫》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來自河南雜技之鄉的雜技演員王懷甫今年35歲了,原本要“退役”的他迎來了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機會——擔任大型雜技舞台劇《戰上海》的男主角。演出前,懷甫帶着五歲的兒子回到河南老家,重訪故鄉勾起了他深埋心底的少年回憶:艱苦的訓練,獨自承受的壓力,告別父母和故土的不捨,在上海紮根的不易。演出在即,懷甫卻在一次訓練中腰傷復發。12


    第四集《子胥》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上世紀90年代,富春江畔的大山裏,幾個砍柴少年約定一起走出大山,闖出一番事業。從嚴寒酷暑幫人跑腿,到風吹雨淋騎着自行車穿行於大街小巷,乘着中國物流行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他們一點點地積累,締造出一個龐大的快遞帝國。30多年後,他們的家鄉被譽為中國民營快遞行業的搖籃。然而,村裏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看着深深掛念的家鄉逐漸走向衰敗,他們又有了一個新的約定。13


柴米油鹽之上幕後製作

《柴米油鹽之上》幕後
《柴米油鹽之上》幕後(7張)
該片的英文名為“A Long Cherished Dream”,意為“珍藏已久的夢想”。 “柴米油鹽”暗喻日常生計,是中國人生活的必需品,卻不是生活的終極目的。導演柯文思將這些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目的理解為“奔小康”。 [16] 
柯文思表示,自己並非意圖製作一部關於中國人有多好的電影,而是為了展示中國和中國人的人性化面孔。影片拍攝從雲南鄉村出發,一路到義烏和上海,讓觀眾感受從極度貧困到中等收入羣體的生活。中國如何在如此短時間內為這麼多人創造了機會。柯文思認為這是值得關注和欽佩的,西方人應該理解這裏發生的事。 [3] 
柯文思透露,選角過程特別困難。導演希望主角的故事大相徑庭,能展示小康社會的不同側面,讓西方人真正理解小康社會的內涵。最終,選擇了願意談論自己的生活、愛情、希望和夢想,也不諱言自己的失敗和短處的4組主人公。 [17] 
孫保羅表示,在創作該片主題曲《這一路》時,希望向大眾展示一些視覺化的東西,想用簡單的詞把無數中國人從貧困家鄉走向城市,從貧窮走向更好;離開自己故土,艱苦奮鬥的畫面感描繪出來。 [18] 

柴米油鹽之上主創團隊

出品人
杜佔元、孫忠懷、曾祥輝
總製片人
高岸明、馬延琨、莊志松
總策劃
陳實、王娟、陳加偉
總監製
趙珺、陳曉卿、洪雷
商業總策劃
尹傑、王瑩
總編審
黃傑
監製
陳方、朱樂賢、方少勇
顧問
張旭、周豔、劉潔
導演
柯文思
製片人
韓軼、繆瞳、晉清曉、陳牧橋、許宏(聯合制片人)、遊蘇蘇(聯合制片人)、何堯(聯合制片人)
攝影
孟凡超 [26]  、馮又蒙、陸春橋、羅彥江、宋匯濤(航拍)、李陽帆(航拍)
剪輯
王詠樂、時雨(助理剪輯)、張鋭嘉、(助理剪輯)、沈漢村(聲音剪輯)
作曲
Luc St.Pierre
錄音
許路平、楊鳳坡
製片主任
陸春橋
視效
Jonathan Howells、黃顯能
現場製片
陳晨
音效
張之晨
混音
沈漢村
調色
劉歡
翻譯
時雨、張鋭嘉、辛紅娟、郭薇、蔣夢緣
字幕
周沁、周智昊、何茂鑫(字幕校對)、劉心辰(字幕校對)、黃鳳瓊(扒詞)
參考資料來源: [9] 

柴米油鹽之上音樂原聲

類型
歌曲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演奏
主題曲
《這一路》
孫保羅
孫保羅
孫保羅
OFF ROAD 樂隊 [6] 

柴米油鹽之上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結果
2021年8月
2021年北京市提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國際傳播力獎勵扶持專項資金項目(入庫類)
《柴米油鹽之上》
入選 [2] 
2021年12月
廣電總局2021年度優秀海外傳播作品
《柴米油鹽之上》
入選 [4] 
2021年12月
第十一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系列紀錄片獎”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5] 
2022年1月
第十五屆小康電視節目工程“最佳短視頻”和“最佳‘鄉村振興’專題節目”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14] 
2022年2月
第十二屆芝加哥獨立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獎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19] 
2022年4月
第十九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優秀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20] 
2022年9月
2022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絡視聽節目徵集推選和展播活動
《柴米油鹽之上》
[21] 
2022年11月
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柴米油鹽之上》
提名 [22] 
2022年12月
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23] 
2023年6月
第二十八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 [25] 
《柴米油鹽之上》
獲獎 [24] 

柴米油鹽之上發行信息

宣傳活動
2021年7月13日,該片在北京舉辦了全球首映式 [1]  ;11月19日,該片於“IMFF兩岸青年特別展映”結束後,舉辦了分享會。 [15] 
《柴米油鹽之上》全球首映式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農業農村頻道
2021年7月15日起 [1] 
海峽衞視
東南衞視
騰訊視頻
Discovery探索頻道
英國Sky天空電視台

柴米油鹽之上作品評價

該片以見證者的視角,聚焦個體發展的故事,呈現了在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個體面臨機遇與挑戰、拼搏奮鬥時,所堅守的信念、信仰與信心。又以親歷者的視角,抓住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反映了在中國幾十年來的鉅變中個體的喜怒哀樂、冷暖悲歡,塑造出一個個活潑生動、鮮活可愛的形象。此外,該片還以分析者的眼光,探尋到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底色和精神境界,展現出可敬的中國精神與時代風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粵春評 [7] 
該片以普通人物為主體,通過“他者”的靜觀視角講述中國脱貧攻堅的基層故事,在創作上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彰顯了一種“人民美學”。導演柯文思為該片的創作帶來了國際化視野和表達方式,他避開了代表中國高速發展的城市景觀與超級工程奇觀,將鏡頭對準平凡人物,記錄下一個個追尋美好生活的普通中國人的故事。鏡頭中的人物形象鮮活、情感細膩、性格鮮明、細節飽滿、情節動人,更容易引發國內外觀眾的共情。此外,該片在敍事基調上淡化説教,立足平民敍事,講述普通人的故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國傳統主流紀錄片創作“見事不見人”“重説理、輕故事”的敍事窠臼,將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奔小康的歷程細化為“看得見、摸得着”的個體故事,讓國內外觀眾能夠透過感受普通人的生活與情感流變,瞭解一個真實而立體的中國。(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講師韓飛評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