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登榜

鎖定
柴登榜(1912~1998)1912年5月出生於浙江省江山鎮(即今江山市)。他畢生致力於“礦井地質”和煤炭高等教育事業,他在發現、勘探、開採淮南八公山、新莊孜煤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是兩淮煤田的開拓者之一,他為淮北煤礦的開發和華東工業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著名地質學家、原淮南礦業學院院長。 [1] 
中文名
柴登榜
出生日期
1912年5月
逝世日期
1998年6月12日
出生地
浙江省江山鎮(即今江山市)

柴登榜人物生平

柴登榜孜孜求學

柴登榜,1912年5月出生於浙江省江山鎮(即今江山市)。其祖輩僱傭長工耕種數十畝水田,並在鎮上開設了米店和肉鋪,家裏擁有舊式房屋兩座。這在當時當地算得上是殷實人家。但當柴登榜5歲時,家裏因火災被燒燬房屋一座。而他父輩又很不爭氣,伯父吸鴉片煙,父親嗜賭。天災人禍使柴家破產敗落。當登榜上中學時,家庭已相當貧困。
登榜幼年曾隨大哥到附近私塾就讀一年,1919年到江山縣立小學讀書;1926年考入衢州省立第八中學;1929年考入杭州省立高級中學。1930年暑期,廣州中山大學在杭州招生,登榜考取中山大學預科,1936年從中山大學地質系畢業。
1937年夏,柴登榜由友人介紹到浙江省建設廳礦產調查隊任測繪員,其間曾作為地質界前輩張文佑的助手到浙江長興、杭州一帶從事地質普查工作,後調該廳青田鉬礦任技術員。不久,日軍在金山衞登陸,貴寧、杭州相繼淪陷。1938年日軍又炮轟温州,形勢危急,青田鉬礦停產。這時,柴登榜經人介紹,結識了時任江華礦務局負責人的地質學家謝家榮先生。謝先生將柴登榜安排在湖南江華錫礦任勘探助理工程師。
1940年秋,謝家榮先生調任國家資源委員會敍昆鐵路沿線探礦工程處處長。柴登榜和其他幾位地質工作者隨謝先生到昆明採礦工程處工作。這時,日軍飛機經常轟炸昆明。柴登榜等人往往一大早就得離開市區到郊外去躲避轟炸,無法正常辦公。數月後採礦工程處奉命遷往雲南昭通改名為礦產測勘處,主要在黔西的威寧、水城和畢節一帶進行煤、鐵、鉛、鋅等礦產的普查。這年,柴登榜加入中國地質學會。
1942年國家資源委員會康黔鐵礦事業籌備處成立,地址設在貴州威寧縣,柴登榜任副工程師。為了查明貴州西部礦產資源,籌備處委任柴登榜為貴州水城、觀音山鐵礦勘探隊隊長。柴登榜帶領隊員們到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進行礦產普查勘探,經常忍飢挨餓,還不時受到野獸的威脅,歷盡千辛萬苦,為國家探明瞭多種礦藏。 [1] 

柴登榜開拓煤田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家資源委員會康黔鐵礦事業籌備處解散,原籌備處主任程文勳受命負責接管被日軍侵佔的淮南煤礦,任淮南礦路公司總經理。柴登榜等工程技術人員也隨同程來到淮南礦路公司工作。為了瞭解淮南煤田地質狀況,柴登榜等人日以繼夜地收集、整理包括日本人留下的地質資料,並多次到舜耕山麓及井下進行實地勘查。
1946年6月,著名地質學家謝家榮來淮南考察。柴登榜陪同謝先生從舜耕山往西至八公山在野外勘查。在新莊孜果子裏水溝旁,他們發現了含筳石碳紀石灰岩及紡綞蟲化石。據此,他們推測在很淺部位就有含煤地層存在。根據地層層序分析,在八公山北麓平原之下,新莊孜一帶應該有二迭紀含煤地層。嗣後,柴登榜受礦路公司委派,正式參加了勘探工作,協助謝家榮先生實現勘探計劃。經過在新莊孜開鑽,果然見到了13組煤層,發現了八公山煤田。這是中國探礦史上應用地質規律進行探礦的成功一例,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柴登榜在這個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淮南解放前夕,謠言甚多,淮南礦路公司不少工程技術人員離開淮南逃往江南。柴登榜聽到家人轉告説,石家莊八路軍電台廣播,歡迎蔣管區工程技術人員留下來為人民服務。柴登榜很受感動,毅然決定留在淮南,並積極支持淮南煤礦工人進行護礦鬥爭,迎接淮南解放。
1949年1月8日,淮南解放,淮南礦務局正式成立,淮南煤礦恢復正常生產。柴登榜率領探礦隊隊員們,繼續工作,很快完成了大通礦含煤地層的地質勘探任務。
1949年4月至1951年,為了擴大八公山煤田向東南延伸的範圍及配合開發八公山煤田,柴登榜在蔡家崗主持恢復淮南勘探隊在八公山煤田的地質勘探工作,擴大和培養勘探工人隊伍,為燃料部開辦鑽探培訓班,培訓全國煤炭系統鑽機班、機長。柴登榜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實踐經驗,滿腔熱情地投入開發煤田的工作之中。1951年柴登榜被淮南礦務局評為工程師,並被任命為地質處處長。不久,他參加了第一次全國地質工作會議,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和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合影留念。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柴登榜提出了礦井地質理論,在淮南煤礦礦井開創了地質工作與煤炭生產相結合的道路,並由燃料工業部組織在全國推廣。柴登榜是“兩淮煤田”的開拓者之一,早在五十年代中期他就調查、勘探、證實了在蒙城以東淮北平原地下埋藏着儲量豐富的煤層,對淮北煤礦的開發和華東工業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1951年,淮南煤炭工業學校成立,柴登榜受命擔任兼職教授,併兼任該校地質系主任。 [1] 

柴登榜桃李滿園

1953年柴登榜被調至淮南煤炭工業專科學校專職從事教學工作,任地質系教授、系主任。但煤炭部仍讓他兼任淮南礦務局地質工程師。1955年,淮南煤專發展為礦業學院遷往合肥,柴登榜隨校工作。1958年合肥礦業學院更改為合肥工業大學,柴登榜任該校副教務長兼地質系主任、科研處長。此前淮南礦務局曾聘柴登榜為副總工程師,這時他仍繼續受聘,經常來淮南幫助工作。柴登榜擔任學校教務工作後,仍堅持教學實踐,先後擔任《普通地質學》、《煤田勘探》、《礦井地質》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還編寫了大量講義,作為輔助教材。1962年柴登榜開始帶研究生。
1966年以後,在“文革”期間,柴登榜受到衝擊,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多次受到批判。其間,他不能工作,不能看專業書籍,這使他感到十分遺憾和痛苦。粉碎“四人幫”後,他精神煥發。為了奪回失去的時間,他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廢寢忘食。
1974年,淮南礦業學院成立,柴登榜隨合工大地質系煤田勘探專業調來淮南。1978年被任命為該院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淮南礦業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主委、煤炭工業部地質測量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1979年,柴登榜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柴登榜教授長期從事煤炭高等教育工作,主編了《礦井地質及礦井水文地質》、《礦井地質工作手冊》(上、下冊)等著作,發表了影響較大的學術論文20多篇。在教學工作中,他誨人不倦,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他團結了礦業學院中一批骨幹教師,為煤炭系統培養了大批人才,他培養的學生遍佈全國煤炭、地礦、石油、冶金等領域,其中很多人成為煤炭生產、科研和教學單位的中堅和骨幹。
1954年至1955年,煤炭部教育司曾多次請柴登榜到北京煤幹校擔任“礦務局局長和煤礦礦長學習班”教學工作,他為學習班編寫的教材《煤礦地質》,由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
1982年,在柴登榜積極倡導下,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成立,柴登榜任第一、第二、第三屆主任委員,第四屆名譽主委。該委員會的活動,對全國礦井地質工作起了推動作用。他主持出版的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專刊《礦井地質》和組織的學術交流,密切了煤炭生產與教學、科研的關係,提高了礦井地質工作的水平。柴登榜教授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並曾擔任第一屆、第二屆安徽省政協常委,第四屆、第五屆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安徽省科協主席、名譽主席,安徽省地質學會理事長,為安徽地方工業,特別是煤炭工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作出重要貢獻。
柴登榜教授從事地質事業近60年,在煤田地質勘探及礦井地質理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他實踐經驗豐富,在中國地質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1991年起,柴登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柴登榜教授離職休養。但離休後,他仍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為關心下一代、培養新時期的適用人才發揮自己的餘熱。 [1] 

柴登榜人物逝世

柴登榜教授於1998年6月1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淮南逝世,享年87歲。淮南礦業學院在悼詞中對他給予很高評價:“柴登榜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他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平易近人,團結同志;他堅持原則,光明磊落,生活儉樸。他是一位好黨員、好乾部、好專家,深受羣眾的尊敬和愛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