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生芳

(2016年路雲飛執導的電影)

鎖定
《柴生芳》是甘肅省委宣傳部、求是影視中心、《紫光閣》雜誌社、甘肅省委組織部、北京合力槳影視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傳記片。由路雲飛執導,郭秋成楊陽等主演。該片於2016年7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1] 
該片講述了甘肅省臨洮縣縣長柴生芳艱苦奮鬥、勤政務實、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感人故事 [2] 
中文名
柴生芳
類    型
傳記、劇情
出品公司
甘肅省委宣傳部、求是影視中心、《紫光閣》雜誌社、甘肅省委組織部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
甘肅
導    演
路雲飛
編    劇
張忠
製片人
張忠
主    演
郭秋成
楊陽
周浩東
王奕盛
片    長
92 分鐘
上映時間
2016年7月1日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柴生芳劇情簡介

柴生芳郭秋成飾)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1997年赴日本國立神户大學文學部留學,2002年獲博士學位。他謝絕了高薪挽留,毅然回到了故鄉甘肅。
劇照 劇照
2013年,柴生芳當選為臨洮縣縣長。臨洮是彩陶的發源地,是一個有着古老傳統的文化之鄉,但由於該縣山大溝深,自然條件較差,有不少村子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扶貧的任務十分艱鉅。柴生芳與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為了改變這裏一窮二白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為了廣泛聽取羣眾意見,當選縣長的當天,柴生芳就立下規矩:“開門辦公,馬上就辦。”他認為,羣眾來找縣長是信得過縣長,是“送上門的社情民意,送上門的發展點子”。只要他在,就敞開辦公室門,老百姓可以隨時進入,他和老百姓已經完全融為一體。柴生芳上任後第一天下鄉到李茆村,就遇上好吃懶做油腔滑調的村主任牛得貴王奕盛飾),他很反感,不僅當眾批評,而且拒絕了其請吃。在一次民選中牛得貴落選了,他很後悔,迅速改正了錯誤。當柴生芳在得知這個村主任已改過並冒雨參加修路時,就主動去看望他。
劇照 劇照
柴生芳生活十分簡樸,他在世時穿的襯衣領子落滿了補丁,襪子也破了幾個洞,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經常自帶乾糧和水下鄉,即使到農民家吃飯,也要按規定交費。他的座右銘是“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筆記本上寫的是“升官發財,莫入此門”的警句。在臨洮工作不到3年,柴生芳跑遍了全縣的325個行政村,寫下了29本工作日記,記下了他所走過的每一個鄉鎮、村社和困難羣眾的情況,以及所聽到的意見、建議和他對農村發展的思考。2014年8月14日,柴生芳連續超負荷工作達17個小時,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在辦公室,年僅45歲 [3] 

柴生芳演職員表

柴生芳演員表

    • 郭秋成 飾 柴生芳
      備註  臨洮縣縣長
    • 楊陽 飾 祁雪莉
      備註  柴生芳妻子
    • 周浩東 飾 楊書記
      備註  臨洮縣委書記
    • 王奕盛 飾 牛得貴
      備註  李茆村村主任
    • 宿宇傑 飾 李有根
      備註  村民
    • 杜少傑 飾 田娃
      備註  村民

柴生芳職員表

出品人 張韋、柳全、王笠臣、石斌、趙光、王小龍、牟建邦、祁國文、張存平
製作人 張忠、孫海波、邵君勱、張韋
監製 閃偉強、黃中平、管鈺年、孫偉、張建昌
導演 路雲飛
編劇 張忠、王躍燕、路雲飛
配樂 楊宇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4-5] 

柴生芳角色介紹

  • 柴生芳
    演員 郭秋成

    臨洮縣縣長。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1997年赴日本國立神户大學文學部留學,2002年獲博士學位。他謝絕了高薪挽留,毅然回到了故鄉甘肅。由於該縣山大溝深,自然條件較差,有不少村子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扶貧的任務十分艱鉅。他與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為了改變這裏一窮二白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 牛得貴
    演員 王奕盛

    李茆村村主任。他好吃懶做油腔滑調,柴生芳對他很反感,不僅當眾批評他,而且還拒絕了其請吃。在一次民選中他落選了,感到很後悔,於是迅速改正了錯誤,並帶領村民們冒雨參加修路,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 田娃
    演員 杜少傑

    村民。她是一個患有弱智頭腦殘疾的傻子,由柴生芳結為幫扶對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她不僅病情好轉,而且通過努力成為縣針織廠的工人,成為脱貧致富的好幫手。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3]  [6] 

柴生芳幕後花絮

  • 該片在拍攝期間經常拍幾天就停下來,目的是讓演員有機會走街串巷體驗生活和走訪老百姓。在拍山體滑坡的戲時,整整三天三夜連軸拍,雖説是八九月份,但是拍攝地的天氣也很冷,劇組人員都穿着大衣,整個拍攝過程很艱難 [2] 
  •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對該片籌備拍攝非常重視,2015年 7月3日,王三運書記和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在臨洮專門聽取了製片方主創人員的彙報,並審看了主演定妝照 [13] 
  • 該片多數主創人員都是土生土長的甘肅人,有的就出生在柴生芳工作過的地方臨洮。臨洮人民對柴生芳很尊敬,拍攝期間每到一處,當地的鄉親一聽是在拍攝《柴生芳》,都爭相為劇組提供便利 [13] 

柴生芳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者
2018年9月28日
第16屆平壤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柴生芳》 [7] 

柴生芳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根據中宣部時代楷模、中組部優秀共產黨員、甘肅省臨洮縣原縣長柴生芳的的真實事蹟改編創作。柴生芳生前是甘肅省臨洮縣第一位博士縣長,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2014年8月15日誘發心源性猝死,年僅45歲。臨洮縣萬人空巷,百姓們自發為他送行,稱讚他為焦裕祿式的好乾部、一心為民的好縣長 [12] 
柴生芳生前是編劇張忠的好友,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後,主動要求回家鄉甘肅省做基層幹部。2014年,張忠前往臨洮縣附近拍戲,原本計劃第二天一起吃飯,沒想到早晨就聽到了柴生芳因超負荷工作去世的消息。為化解悲痛,張忠決定拍一部電影紀念朋友 [7] 
創作過程
該片耗時16個月,劇本創作期間二十易其稿,共有五名編劇完成不同風格的七個劇本。2014年8月籌拍,2015年5月開機,主場景在北京、四川和甘肅蘭州、慶陽、皋蘭及臨洮。為真實再現柴生芳事蹟,編劇團隊深入隴西縣、定西市安定區、臨洮和柴生芳老家慶陽,深入瞭解柴生芳的工作生活環境,挖掘細節,將真實的柴生芳“搬”上了銀幕,特別是得到了柴生芳家屬的獨家授權,劇本在甘肅蘭州舉行的2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進行了多次研討 [11]  。該片在後期製作中,先後三次在北京、蘭州等地重新補充拍攝,經過近50次的調整修改,最終完成創作並通過國家廣電局的審查 [2] 
劇作結構
該片採用電影劇作中的套層機構模式通聯全片,以樸素白描的紀實手法,攫取了柴生芳學習、生活、工作中的若干剖面,從事業抉擇、訪貧問苦、精準扶貧、雙聯、家庭、化解民怨、外求援助等多個角度,用真實的情感貫穿全片,着力將其審美化,並與當地風土人情有機融合,從而初步形成唯美的篇章 [8] 
拍攝場地
該片拍攝場景大部分選在甘肅臨洮進行實景拍攝,羣眾演員由本地幹部和羣眾本色出演 [13] 

柴生芳製作發行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2022年11月28日 [10] 
CCTV6電影頻道
前期宣傳
2014年11月26日,電影《柴生芳》啓動新聞通報會在北京召開 [11]  。2016年1月13日,該片在蘭州舉行首映儀式 [2]  ;6月29日,該片中國上映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 [12]  。為弘揚時代楷模精神,凝聚脱貧攻堅力量,近日甘肅新媒體集團獲得電影《柴生芳》播映權,2020年8月,甘肅新媒體集團獲得該片播映權,於8月2日在旗下新甘肅客户端等新媒體平台上映 [12] 
製作機構
相關機構
攝製單位
監製單位
求是影視中心
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
紫光閣雜誌社
杭州龍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天潤文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 [5] 
甘肅安興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新興花卉有限責任公司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2022年11月28日 [10] 
CCTV6電影頻道

柴生芳影片評價

該片從柴生芳勤政務實、精準扶貧、訪貧問苦、化解民怨等多個角度,真實樸素地再現了這位“博士縣長”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該片沒有離奇的故事,卻有着不同尋常構想創造和平凡中的感人力量,它的最大特點是最大限度地迴歸了生活本真。柴生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羣體,它呈現出的不僅是一輩人需要警示的問題,而是幾代人都需要思考的成長之路。它展示的不僅僅是以柴生芳為代表的基層官員對黨的忠誠,更反映了他們對信仰的執着追求和堅守。該片雖然只有一個半小時,但它對人們的啓示卻是無法用時間來衡量的 [3] (每日甘肅網、《黨的建設》評)
劇照
劇照(5張)
該片通過一個小人物、大主題、小片子、大價值,彰顯了主人公柴生芳的偉大情懷。一是一心為民的情懷:影片通過真實、樸實的敍事手法,從柴生芳坐着拖拉機到山裏視察開始講述,他的所作所為與作風惡劣的村主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讓一個為民辦事的好縣長躍然銀幕之上。二是務實奉獻的情懷:影片沒有刻意塑造、宣揚柴生芳高大上的形象,而是通過發生在他身上和身邊的事實,講述他做事、做人、用權、辦事嚴謹務實,樂於奉獻的情懷;三是精準脱貧的情懷。從三西建設,到西部大開發,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在扶貧開發的歷史進程中,作出了突出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四是清正廉潔的情懷。片中一個個工作生活的場景,雖然瑣碎,卻相互關照、相互映襯,平凡而偉大、樸實而感人,情深義長。該片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火熱的生活,平凡中盡顯英雄本色,塑造了柴生芳這樣一位栩栩如生的共產黨員形象,藝術地告訴觀眾什麼是應該肯定和讚揚的,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給幹部樹立了榜樣,引領了社會價值取向,從而讓觀眾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 [9] (《文藝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