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油機電子控制

鎖定
採用電子技術控制柴油機的燃油噴霧與燃燒以降低排放污染。
中文名
柴油機電子控制
外文名
electric control of diesel engine

柴油機電子控制發展概況

和汽油機電子控制技術相比,柴油機的電子控制發展得相對較晚。由於輕型車排放法規的要求,滿足歐洲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要求使用電控燃油噴射技術,嚴格將空燃比控制在理論空燃比附近,以使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效率最高,因此自從歐洲Ⅰ排放標準實施以來(歐盟自1992年開始),汽油機燃油噴射電子控制已經成為輕型汽油車的標準配置而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柴油機通過採用增壓和增壓中冷技術、燃燒改進技術和高壓噴射技術,改進柴油機的噴霧和燃燒過程,不需要採用電子控制就能滿足歐洲Ⅰ和歐洲Ⅱ排放標準的要求,因此柴油機的電子控制並沒有像汽油機一樣很快得到應用推廣。
2000年以後,在歐洲Ⅲ排放標準的要求下,柴油機的電控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廣泛使用的技術有柴油機高壓共軌系統、柴油機單體泵和柴油機泵噴嘴。

柴油機電子控制系統構造組成

1、傳感器:温度傳感器(冷卻液温度、進氣温度、 排氣温度等),壓力傳感器(進氣壓力、燃燒壓力等), 轉速傳感器,曲軸位置和氣缸識別傳感器,空氣流量計,位移傳感器(齒杆位置、溢流環位移、噴油提前器位移、針閥升程),加速踏板位置傳感器,氧傳感器
2、ECU
3、執行器:電磁噴油器、電磁溢流閥、正時控制閥、壓力控制閥等。

柴油機電子控制分類

柴油機電子控制根據高壓燃油機構分

第一代 位置控制式電控噴油系統。
保留了傳統的噴油泵-高壓油管-噴油嘴系統,只是對齒條或滑套的運動位置實現電子控制。
第二代 時間控制式電控噴油系統。
用高速電磁閥直接控制高壓燃油的適時噴射,通過高速電磁閥關閉時刻和關閉時間長短控制噴油正時和噴油量。
第三代 時間 壓力控制式電控噴油系統-電控共軌系統。
用一個高壓油泵以一定速比(與發動機轉速比)連續將高壓燃油送入共軌內,然後送入噴油器,用高速電磁閥控制噴射。

柴油機電子控制根據高壓燃油機構分

直列泵電控噴射系統;分配泵電控噴射系統;單缸泵電控噴射系統;共軌式電控噴射系統。

柴油機電子控制優點

1. 可實現高壓噴射,噴射壓力可達200MPa,有利於混合,降低排放。
2. 噴射壓力獨立於發動機轉速,可改善低速性能。
3. 可實現預噴射,實現理想噴油規律。
4. 噴油定時和噴油量可自由選定。
5. 有良好的噴射特性,可優化燃燒過程,改善油耗、 改善油耗、噪聲和排放。
6. 結構簡單,可靠性好,適應性強。 [1] 
參考資料
  • 1.    汽車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汽車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