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貫

鎖定
柳貫(1270年-1342年),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又號靜儉翁、蜀山居士、烏蜀山耕樵人。婺州浦江(今屬浙江)人。 [5]  中國元代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 [6] 
柳貫早年受經於同郡金履祥,學文於同裏方鳳。又出遊杭州,遍訪宿儒遺老,與方回、仇遠、戴表元、胡長孺等交往密切。後被舉薦為江山縣學教諭,又為昌國州學正。赴京候選,達官貴人皆奇其才,特授湖廣等處儒學副提舉,未上任又改授國子助教,又由助教遷博士,前後受業弟子千餘人。延祐三年(1316年),以文林郎出任江西等處儒學提舉,興辦郡學,規復為僧道寺觀所侵佔學田,頗有作為於當地。秩滿告歸,隱居於浦江烏蜀山,以山人自號。至正元年(1341年)起,為翰林待制,次年病故於任。 [7] 
柳貫為詩“古硬奇逸,意味淵永”,不滿江西詩派,而致力於師法晉唐,所作多可誦覽,如“羲和白日經天近,敕勒陰山度幕遙”“雪華遙映龍旗動,日色才臨鳳蓋閒”“大暑無蒙綌,輕寒已御貂”等,亦工篆籀、楷法,善鑑定古彝器、書畫。晚年沈潛於理學,以為歸宿之地”著有《柳待制文集》20卷、《別集》20卷等 [5]  與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並稱"儒林四傑"。後人輯有《柳貫詩文集》。 [6] 
道傳
所處時代
元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婺州浦江烏蜀山
出生日期
宋鹹淳六年八月初一(1270年8月18日)
逝世日期
元至正二年十一月初九(1342年12月7日)
主要作品
《金石竹帛遺文》
本    名
柳貫

柳貫人物生平

柳貫(1270年~1342年),元代文學家。字道傳,自號烏蜀山人,婺州浦江(今浙江省蘭溪橫溪)人,先世居河東,宋建炎中柳貫七世祖柳鑄始遷杭,再遷浦江烏蜀山(今蘭溪橫溪),博學多通,為文沉鬱舂容,工於書法,精於鑑賞古物和書畫,經史、百氏、數術、方技、釋道之書,無不貫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系元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教育家、書畫家,是元代“儒林四傑”之一,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柳貫並稱“儒林四傑”。
據《元史列傳第68·黃溍傳》記載:“貫,字道傳,……與溍及臨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齊名,人號為‘儒林四傑’。”
元大德4年(1300)察舉為江山縣教諭,數年後升遷為昌國州學正。延祐6年(1319)任國子助教,旋升博士。先後從學者數千人,業成而仕,後多知名,其中最為著名者當為宋濂危素、王褘、戴良等。 [1] 
泰定元年(1324)擢升為太常博士,凡朝廷大典,必酌以古今而論定,人皆服其精審。泰定3年(1326),出任江西儒學提舉,秩滿歸鄉杜門不出十餘年,收徒授學,讀書著述,沉潛於理學。
至正元年(1341),朝廷重用,起用為翰林院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至正二年(1342)11月初九病逝於京城大都(今北京)。 [2] 
柳貫官僅止於五品,祿不超過千石。但在當時文壇上影響不小,他的詩寫得古硬奇逸,意味雋永,受到廣泛尊崇,有人稱他是“文場之帥,士林之雄”。
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正是柳貫最得意的門生,宋濂曾這樣記述柳貫的學問及自己與老師的關係:“(柳貫)讀書博聞強記,自禮樂、兵刑、陰陽、律歷、田乘、地誌、字學、祖譜及老佛家書莫不通貫……濂雖不敏,受先生之教為深。”
柳貫著名的文集有《金石竹帛遺文》10卷、《近思錄廣輯》3卷、《字系》2卷、《柳待制文集》20卷、《待制集》、《字系》、《近思錄廣輯》、《金石竹帛遺文》傳世。

柳貫主要成就

柳貫
柳貫(2張)
柳貫的詩寫得古硬奇逸,意味雋永,《山橋》一詩,可為代表。他自己説:"詩成置我江西社,菟苑梁園隔幾春。"可見他是崇拜江西詩派的。在《自題稿卷》中,他説:"何庸誇險絕,吾實厭神奇。"對江西詩派又有點不滿。他有幾首描寫海濱鹽民生活的詩,如"即今黔首為生蹙"(《偶題》),"鞭血淋淋地亦腥"(《過宿長蘆書所感》),對於苦難中的人民寄予同情。
柳貫的文名比他的詩名大,他的散文雄渾嚴整,長於議論,事詳而詞核,見稱於時。不過他的散文多為墓銘碑表、興學修橋等應用文字,抒寫性情的不多。只有少數文章如《答臨川危太樸手書》,文字明白曉暢,信筆而書,情真意切。他評論當時社會風氣説:"比數十年,學者大抵有自利之心,而志日益卑,道日益遠。"談及當時文壇説:"緣飾淺末,足以雄誇於製作之林,而為獵取名爵之資。"這些言論,切中時弊。
柳貫還有一些題跋文字,短小自然,比起碑銘文字活潑,不失為一些好的小品文。 [3]  如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豫章一再變,八體乃純如。晚將雞毛筆,大仿繭紙書。松風閣中作,羣玉排疏疏。至今元祐腳,清標能起予。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