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西社區

(青島市柳花泊街道辦事處下轄社區)

鎖定
柳西社區位於青島市柳花泊街道辦事處駐地西處· 面南層巒疊翠, 背有溪水環繞, 西傍小珠山水庫, 微波盪漾, 風光旖旎, 與大南莊社區接壤, 東同柳東社區房舍交錯。·
中文名
柳西社區
總面積
1.5平方公里
居    民
201户, 634口人
地    點
青島市柳花泊街道辦事處駐地西處
簡介
20世紀60年代前為柳花泊村(柳花泊生產大隊)西部居民。1962年因小珠山水庫庫區搬遷,移民為一行政村----柳西生產大隊. 1984年稱柳西村, 2004年8月易名柳西社區。社區內居住着薛、呂、李、楊、張等20餘個姓氏, 其中薛姓佔90%以上, 皆漢族.
社區地勢南高北低, 西平闊, 水流北向 。前有扒山為屏障, 山上雜木覆頂, 山腰果林環圍, 山青景秀.
社區原有耕地474畝 ,多為溝嶺地, 土壤肥沃. 土質多黃粘、 青沙土混合形團粒結構, 土層鬆散, 保水保肥, 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 尤其種植的芋頭, 大姜,個大、 質優、味道純正, 為當地特產,遠近聞名, 遠銷國內外。 至2004年初各項建設用地112畝, 退耕還林用地105畝外, 現實有耕地為257畝。
水資源豐富. 南北有常年不幹涸的山泉溪流, 西有庫容近3000萬立方米的珠山水庫, 周邊水井、 大口井、 塘壩星羅棋佈, 皆為山泉水, 水質甘甜.
山林多而分佈廣。社區有山林1200畝, 主要分佈於社區以南的扒山、 石老、 鐵山、老柴、 大庵等山. 山谷中怪石嶙峋, 多松樹、槐樹、 少雜木。林木茂密, 芳草萋萋. 羣鳥鳴谷, 山花芳香.
社區境內發展快, 變化大。 自1984年始, 先後建有塑料廠、鉚焊廠、 軋鋼廠、 空條設備廠、 鑄鍋廠、瑞海、 三亞窯業、 特泰勒、 公交公司停車站等10多家內外資企業. 2003年在社區西興建的古風一條街已具規模, 樓房聳立, 建造精緻典雅, 古色古香, 青瓦白牆與藍天白雲, 青山綠水相輝映, 成為社區內的一大亮點. 2002年拓寬改造的黃河西路由社區中通過, 區公交11路、12路車6路及通往膠南市的小公交車由此停站經過, 交通暢達便捷。
社區注重居住條件的改善, 加快城市化發展的步伐。1998年、1999年, 社區投資5萬餘元, 整修了社區的道路. 2001年又投資20萬元, 對社區的街道全部進行了整修、硬化、 綠化、 美化、 亮化.其中硬化路面3500多平方米, 綠化覆蓋率達30%. 街道衞生專管專運, 清潔乾淨. 2001年建居民樓二棟, 建築面積為6000平方米, 安置道路拆遷居民27户, 並建有老年人住房28間, 安置老人16户.
築巢引鳳, 繁榮社區經濟。 2001年以來, 社區共投資700萬元,建有2000平方米的商貿樓, 建有75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大樓, 並投資3.5萬元平整了50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 如今繁榮的飲食、 娛樂、商店等各種服務業成為社區內又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拉動了經濟的發展.
社區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 自1998年始, 建起老年人活動中心,組織成立了社區秧歌隊、 舞蹈隊、 劍術隊、 體育隊等, 活躍社區文化生活. 2004年, 社區投資40萬元, 新建文化大院一所, 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 內設門球場、健身場、 乒乓球室、 枱球室、 文化室、圖書室、 棋牌室、 市民學校、 老年活動室, 並設有籃球場地2個。健身設施, 體育活動器械和各種娛樂活動用品齊全, 居民的文化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 生活更加和諧.社區曾榮獲市文明單位、市衞生村莊和市文化先進單位等稱號。
社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居民的醫療, 養老有了保障. 至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2508萬元, 人均純收入5735元, 名列柳花泊街道辦事處諸社區第二名. 同年社區出資10萬元, 為居民辦養老保險410人、 合作醫療保險580人, 參保人數分別佔總人口的64%和91%, 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
社區從2005年開始, 將全面啓動舊村改造工程, 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 壯大集體經濟, 社區將以集貿市場為載體, 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 狠抓税源建設, 進一步增加集體的經濟收入, 使三個文明再上新的台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