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琴戲

(山東省魯南地方傳統戲劇)

鎖定
柳琴戲是山東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柳琴戲因用柳葉琴伴奏,也稱“柳琴書””,清末產生於山東省臨沂棗莊一帶,1953年正式定名為柳琴戲。柳琴戲形成於清代中葉以後,主要分佈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區。
柳琴戲的來源是以魯南民間小調“拉魂腔”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柳琴戲曲調流暢活潑,節奏明快,並有多種花腔,謂之“拉魂腔”。 [1] 
2006年5月20日,柳琴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3,保護單位為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棗莊市柳琴戲保護傳承中心 [2-3] 
中文名
柳琴戲
別    名
拉魂腔
肘鼓子
柳琴書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非遺編號
Ⅳ-63
申報地區
山東省棗莊市 [2] 

柳琴戲歷史淵源

柳琴戲形成的時間應該是清朝道光至咸豐年間,即1820年至1860年前後,距今兩百年左右。
其藝術形式的源頭和發源地主要有四種説法:
一是山東的臨沂説。據清朝乾隆二十五年編撰的《沂州府志》卷四中記載:”邑本水鄉,村外之田輒目日湖。十歲九災,所由來也。而遊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猶迫於飢寒,久而習為故事,攜孥擔橐,邀侶偕出,目日逃荒,恬不為怪。故蘭郯之民幾與鳳陽遊民同視,所宜勸禁以挽頹風。”根據這一記載,再加上一些老藝人的回憶和臨沂歷史曾流行柳子戲和肘鼓子、花鼓等與柳琴戲有淵源關係的説唱藝術等原因,許多專家學者,如上海藝術研究所的蔣星煜,山東省藝術研究所的李趙璧、紀根垠、臨沂市戲劇創作研究室的張鐵民、趙從月、蘇桂林等先生認為,柳琴戲起源於山東臨沂。
柳琴戲劇照 柳琴戲劇照
二是山東棗莊滕縣的武氏兄弟説。安徽省藝術研究所的完藝舟先生在其專著《泗州戲淺論》中説:“傳説在一百多年之前, 山東滕縣東門外,有一家姓武兄弟,他們擅長當地的‘鑼鼓銃子’,其後他們嫌鑼鼓銃子單調不好聽,便改唱隨心所欲的‘怡心調’。因武大和武二原是唱‘周姑子’出身的,所以羣眾都稱他們武大周姑子、武二週姑子。其後武大和武二的門徒為了尊敬師傅,避叫他們的名諱,便把周姑子改稱' 拉呼腔’(即拉魂腔)。”
三是山東滕縣東郭鎮蘇樓村蘇家班説。這一説法提出的時間是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比上述三種説法都晚了許多,而且也沒有系統的論證文章,但是這一説法卻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其原因是因為這一説法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證據鎖鏈和比較客觀、科學的邏輯推理之上。這一説法最早的主張者是棗莊市戲劇研究室的呂傳誠先生。他因主持《棗莊文化藝術志》的編撰工作,在發掘文化藝術史料的過程中,發現了柳琴戲起源的線索,並在大量的、鍥而不捨的調查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柳琴戲起源山東滕縣東郭鎮蘇樓村的説法。
柳琴戲劇照 柳琴戲劇照
四是蘇北的海州説。據説在明末清初時,蘇北海州等地的民間流行着兩種曲調,一種是在收穫的季節裏,農民為了抒發喜悦之情,根據當地所流行的秧歌、號子,創造出一種叫“太平歌”的曲調。另一種是當地的獵户們在狩獵之餘,根據當地流行的民歌、號子,並結合當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響形成的一種叫“獵户腔”的曲調。後來,當地的三位民間音樂愛好者邱老、葛老和張老,把“太平歌”和“獵户腔”糅和到一起,並不斷地加工潤色,再把當地的民間傳説編成易於演唱的故事,進行演唱,從而形成了“拉魂腔”。
在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隨着大量的柳琴戲班社的建立和柳琴戲伴奏手段的日益完善,柳琴戲藝術已全面進人了它的成熟期並開始登陸城市,逐漸走向繁榮。
清朝同治年間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僅山東滕縣和嶧縣境內的有名有姓的柳琴戲班社,就多達一百多個,至於那些由一家一户或兩三個人組成的無名無姓的流浪戲班,幾乎每個村都有三五個。那時候,在滕縣和嶧縣的廣大農村,到處飄蕩着“拉魂腔”的旋律,給廣大農民羣眾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清末咸豐至光緒年間,柳琴戲就被流浪遊食的藝人們帶到了流佈區域的各地,完成了它的流佈區域的拓展。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方言土語的不同,柳琴戲又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柳琴戲,原稱拉魂腔、拉後腔、拉呼腔等。1953年,在徐州市柳琴劇團建團前夕,經有關領導和專家共同研究,決定根據其柳葉狀的伴奏樂器,把它改稱為柳琴戲。1954年,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可了這一名稱,正式把它定名為柳琴戲。 [4] 

柳琴戲文化特徵

柳琴戲唱腔

《喝面葉》劇照 《喝面葉》劇照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是在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鑼鼓衝子等説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其全部唱腔由基本腔色彩腔和民歌小調三部分組成。
基本腔是柳琴戲唱腔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柳琴戲唱腔的主體。它是由種種上句腔和下句腔在傳統習慣和基本規律制約的前提下,再加上在下句腔後的“拉腔”較為自由地組合而成。在傳統的柳琴戲唱腔中,雖然是同一種板式,同一段唱詞,而不同的演員則有不同的唱法,甚至是同一演員、同一唱段,每次演唱的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柳琴戲的基本腔大多是不定型的,有些藝人之所以把柳琴戲又稱之為隨心調、怡心調,其原因就在於此。
陳濤飾演胡山 陳濤飾演胡山
色彩腔又分為相對獨立、互不通用的男腔和女腔,它是柳琴戲唱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比較短小,一般只有一兩句,多的也只有四五句,因而它不能獨立存在,一般都是處於基本腔的開頭和結尾或者是插嵌其間,用於調劑基本腔的節奏變化,或作為基本腔板式變化的過渡和基本腔起板前的情緒定勢。色彩腔雖然比較短小,但卻是柳琴戲唱腔中風格獨特、旋律高亢,比基本腔更具歌唱性的唱腔,因而它的腔調婉轉俏麗,高亢嘹亮。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以基本腔為主幹和基礎,以色彩腔為裝飾。此外,它還吸收了流行區域內各地的民歌、小調,從而使柳琴戲的唱腔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使柳琴戲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色彩。 [4] 

柳琴戲唱詞

在柳琴戲形成初期,藝人們演唱的都是“篇子”,也就是描寫人物情境和故事的唱段。在柳琴戲不斷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其唱詞格式也在模仿、吸收民間俚曲的基礎上逐漸規範定型,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柳琴戲的唱詞格式主要有“娃子”、“羊子”和“狗攆狗”等三種常見的格式。 [4] 

柳琴戲腳色

柳琴戲的腳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樑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樑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醜,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麪。 [5] 

柳琴戲特技

柳琴戲的身段特技有“鳳凰展翅”、“踩席頭”、“蹉四步”、“門腋窩”、“壓花場”、“頂碗"、“提燈影”、“鴨子扭”等。鳳凰展翅是柳琴戲小頭的表演身段,分單展翅、雙展翅兩種。單展翅用一把扇子,雙展翅用兩把扇子,腳走雲步或小蹉步。手持紙扇抖動,上下翻滾,形似鳳凰展翅。踩席頭是柳琴戲勾腳身段,多用於飢寒交迫,以討飯為生的乞丐頭,此步法稱“踩席頭”。蹉四步是柳琴戲小頭步法表演。腳掌着地,左腳向前蹉兩下,右腳向後蹉兩下,兩腳交叉如是反覆,故名“蹉四步”。門腋窩是柳琴戲的傳統表演身段。形似門軸在軸腋窩中旋轉,故名為“門腋窩”。壓花場是柳琴戲早期的一種表演形式,也是該劇由地方民間歌舞發展而來的一種獨特表演手段,分單壓和雙壓兩種形式。 [4] 

柳琴戲分佈地區

戲劇圖冊
戲劇圖冊(2張)
柳琴戲主要的流佈區域是蘇、魯、豫、皖接壤的黃淮海地區,即山東的濟寧、棗莊、臨沂,江蘇的徐州、宿遷、淮安,安徽的蚌埠、宿州、淮北、滁州以及河南商丘與山東、安徽接壤的永城、夏邑和虞城幾個縣(市)。習慣上把它分為東、北、中、南、西五路,其區域大致為:
東路:山東的臨沂、蒼山、郯城和江蘇的海州、新沂、淮安等地。
北路:山東的濟寧、滕縣、鄒縣、微山和嶧縣等地。
中路:江蘇的徐州、銅山、邳縣、睢寧、泗洪、宿遷等地。
南路:安徽的淮北、宿縣、靈璧、泗縣、蚌埠、五河、鳳陽、明光、滁州等地。 [4] 

柳琴戲代表劇目

北路:《攔馬》《打幹棒》《老少換》《大花園》《王定保借當》《捆被套》《郭大姐算卦》《王二姐思夫》等。
中路:銅台會》《王華登基》《大上壽》等。
南路:《三蜷寒橋》《繡鞋記》《琵琶記》《四告》等。
西路:《蓮花庵》《東回龍》《西回龍》《薛仁貴和柳迎春》等。 [4] 

柳琴戲傳承保護

柳琴戲傳承價值

柳琴戲劇照
柳琴戲劇照(2張)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戲作為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4] 
作為優秀地方戲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戲,其承載着社會發展的烙印,因此, 其所體現出的價值並非僅僅是地方戲曲史層面的,更是研究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依據。從柳琴戲的唱腔發展情況來看,其最早遵循着對花鼓調的模仿與演繹方式,傳承至今形成了獨特的板腔體,可以説,對這一唱腔演變過程的研究,對於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柳琴戲的表演具有粗獷、熱烈、樸實健康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是生活小戲,這種特點尤為突出。柳琴戲唱腔婉轉悠揚,動人心絃,而且包涵諸多古聲古韻,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柳琴戲傳承人物

國家級:王傳玲,張金蘭,朱樹龍, [17] 
省級:劉莉莉劉桂紅
市級:梁福生田世芬徐榮華陳濤、張開紅、程正銀。 [18] 

柳琴戲保護措施

徐孝琴飾演黨母. 徐孝琴飾演黨母.
1976年12月18日,臨沂行署文化處舉辦文藝班,開設柳琴專業。1980年8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以該班為基礎,正式成立了臨沂藝術學校。
1982年7月,棗莊市台兒莊區文化館舉辦了柳琴戲學員培訓班,共招收學員40名,其中演員30名,樂隊10名。學員多為初中、高中畢業生和部分藝人子弟,教師有李敬愛、馬蘭俠等。培訓班結束後,大部分學員被分配到台兒莊區柳琴劇團。
1985年12月,經滕縣人民政府批准,滕縣文化局開始籌建滕縣戲曲專業學校,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工作,學校於1986年3月正式開學。學校分設柳琴戲表演和器樂伴奏兩個專業,除了戲曲基本功外,還開設文化、音樂和戲曲常識等課程。學生畢業後,大部分被分配到滕州市柳琴劇團。 [4]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徐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棗莊市柳琴戲保護傳承中心(棗莊市藝術劇院)獲得“柳琴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3] 
2022年6月30日,臨沂大學、山東省呂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山東省呂劇院)申報的” 呂劇、柳琴戲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名單 [1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棗莊市柳琴戲保護傳承中心(棗莊市藝術劇院)、徐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19] 

柳琴戲社會影響

柳琴戲榮譽表彰

李俊富飾演黨金龍 李俊富飾演黨金龍
1954年,山東省臨沂柳琴劇團創排的《鬧書房》在山東省首屆戲曲觀摩大會上榮獲演員一等獎。 [6] 
1954年,江蘇省柳琴劇團的傳統戲《喝面葉》、《攔馬》、《羋建遊宮》等戲,在上海“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獲劇本獎、演員一、二等獎。 [7] 
1956年,山東省臨沂柳琴劇團創排的《休丁香》在山東省戲曲觀摩會演中榮獲演員一等獎,獲得金質獎章一枚。 [6] 
1957年,江蘇省柳琴劇團改編演出的《狀元打更》在“江蘇省第一屆戲曲會演中”,獲創作、演員一、二等獎。 [7] 
1979年,江蘇省柳琴劇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小燕和大燕》晉京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並獲文化部“創作、演出二等獎”。 [7] 
2002年,江蘇省柳琴劇團改編創作演出的柳琴、泗州傳統摺子戲《走孃家》,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摺子戲評比展演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獲演員一等獎。 [8] 
2003年,江蘇省柳琴劇團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棗花》在第四屆江蘇省戲劇節中獲“優秀劇目獎”,入圍江蘇省2003—2004年度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並獲“提名獎”。 [9] 
2005年,江蘇省柳琴劇團青年演員王曉紅獲得第2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0] 
2008年,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創排的《王祥卧魚》在中國柳琴戲劇節中舉斬獲13項大獎;次年獲“五個一精品工程獎”;6月受文化部邀請,參加迎奧運北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活動。 [11] 
2009年,山東省臨沂柳琴劇團張金蘭被命名為柳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6] 
2013年,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創排的現代柳琴戲《沂蒙情》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優秀劇目獎、 [12]  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第十屆藝術節表演獎”三項大獎。 [13] 
2015年,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演員劉莉莉獲得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4] 
2016年,山東省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演員劉莉莉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部優秀專家獎”。 [15] 

柳琴戲重要活動

1979 年3月,文化部又調柳琴戲《小燕和大燕》劇組赴廣西前線,慰問參加對越進行自衞還擊的作戰部隊,受到指戰員的熱烈歡迎。 [7] 
1980 年,江蘇電影製片廠將柳琴戲《小燕和大燕》攝製成彩色戲曲片。 [7] 
1982年,由江蘇電視台攝製的柳琴戲電視劇(外景片)《爐匠招婿》,在中央電視台向全國播放,受到歡迎。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