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濱

(江西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鎖定
柳濱(1920年5月30日~2005年10月1日),女,原名巴芳敏,滿族,遼寧省新民縣巴家屯人,1937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享受正省級醫療待遇離休幹部。
曾任江西省第六屆人大會常委會副主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中文名
柳濱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族
出生地
遼寧省新民縣
出生日期
1920年5月30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0月1日
畢業院校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原    名
巴芳敏

柳濱人物履歷

1937年2月,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陝北公學、抗大工作人員;
1939年5月,在中組部訓練班和馬列學院學習;
1941年,任中央軍委二局科員;
1945年11月,任黑龍江省克山縣大隊組織股股長、中共拜泉縣委宣傳部部長兼教育科科長、牡丹江省寧安縣委宣傳部部長、黑龍江省教育廳秘書等職;
1948年—1952年,任黑龍江軍區司令部秘書、第四野戰軍五十軍野戰醫院政委、第四汽車學校副政委;
建國後,1953年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
1955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員;
1956年,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1968年10月,因“文化大革命”,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被撤銷,個人受到衝擊,下放吉安地區勞動鍛鍊;
1972年9月—1985年5月,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1985年,任江西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97年10月,離職休養;
2002年,享受正省級醫療待遇。 [1] 

柳濱人物逝世

2005年10月1日零時20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柳濱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南昌逝世,享年86歲。
2005年10月5日,柳濱同志的遺體在南昌火化。
柳濱同志住院治療期間,孟建柱、王君、舒曉琴、鍾家明、彭昆生、朱英培、全文甫、康為民、崔林堂等領導,老同志李修源、李迎、廖少儀,省直部門以及有關方面的同志,曾多次前往醫院看望。

柳濱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家和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她懷抱救國的革命理想,加入中國共產黨,勇敢投身於抗日救國和民族解放事業,在延安跟隨中央機關做了大量的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和共和國成立初期,她到東北做地方工作,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政權的鞏固,作出了積極貢獻。
自1953年2月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後,她從事法院工作三十多年,始終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嚴格貫徹執行黨的司法工作政策,嚴把案件質量關,狠抓隊伍建設,正確履行法院院長職責,為法院工作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嘔心瀝血,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文化大革命”初期,她受到錯誤審查和衝擊,卻始終沒有動搖對黨、對共產主義的信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她堅決擁護黨中央關於全黨工作重心轉移的重大戰略決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在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期間,她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嚴格依法辦事,為我省的法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7年10月經組織批准離職休養以後,她繼續發揮餘熱,熱切關心黨的事業,時刻心繫法院工作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柳濱同志生前多次表達了後事從簡的願望,並留下書面遺囑,囑咐一切從簡,不發訃告、不設靈堂、不舉行任何儀式、不留骨灰,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家屬和單位尊重柳濱同志生前願望,經省委同意,從簡辦理喪事,並遵照柳濱同志遺願將其骨灰撒入贛江。 [1-4] 

柳濱社會評價

柳濱同志一生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顧全大局;她淡泊名利,為政清廉,任勞任怨,不謀私利,不計較個人得失;她堅持原則,依法辦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從不搞特殊化;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十分重視深入基層,深入羣眾,開展調查研究;她團結同志,關心羣眾,愛護幹部,平易近人,深受幹部羣眾的尊敬,享有很高的威望。 [1]  [3] 
柳濱同志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對共產主義事業忠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對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忠心耿耿、勤勤懇懇,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柳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輝戰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為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人民法院工作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英勇奮鬥,勤奮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她的逝世,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優秀的老黨員,人民失去了一位忠誠的好女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