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柬埔寨華人

鎖定
柬埔寨有近百萬華僑華人,柬埔寨的華人主要由潮州人、客家人、海南人、廣州人和福建人組成 [1]  。其中潮汕人就佔了約70%,在柬華僑華人,不遺餘力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動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為加深中柬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做出了突出貢獻。 [2-4] 
柬埔寨東南亞華僑華人的主要分佈國之一,約有90多萬華僑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這一比例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近5年來,去往柬埔寨的中國大陸新移民人數增長了近10萬,並在持續增多,是東南亞中國新移民增速最快的國家。 [5] 
在柬華人華商艱苦創業,勤勞耕耘,為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支撐柬埔寨發展的中堅力量。 [5-7] 
中文名
柬埔寨華人
人口比例
約佔柬埔寨全國總人口的6%

柬埔寨華人發展歷史

柬埔寨很早就有中國人移居,柬埔寨的華僑華人迅速增加始於17世紀,明末清初,中國國內民不聊生,民間起義時有發生,就有人為避戰亂移居柬埔寨,更有忠誠於明王朝的遺臣、遺民不服清政而到柬埔寨謀生。17世紀中期—20世紀,在國際大環境中,是西方優勢地位逐漸確立的時期。 [8] 
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國內連年戰亂。在同期的柬埔寨,處於泰國和越南兩個強鄰的爭奪與蠶食之中,1863年柬埔寨淪為法國的保護國,由於殖民地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華人成了殖民者掠取的對象。基於以上背景,在多種原因的綜合下,懷着不同的動機和目的,華人紛紛移居柬埔寨。 華僑華人移居柬埔寨後,開闢荒野、從事貿易、建設城市,為柬埔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8] 
柬埔寨華僑華人在自身的發展中,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有共性,但也有自身的特點。在華僑華人移居的初期,大多從事農業、漁業及商業,在以後的商業活動中逐漸發展為以從事零售業為主,柬埔寨華僑華人的經營範圍從製造業工廠到商行,幾乎遍及柬埔寨國內經濟的整個領域。 [8] 
柬埔寨的國民經濟比重中,華人經濟佔到80%的比例,可以説華人經濟在柬埔寨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華僑華人移居柬埔寨是為了生存,由於華僑自覺融入當地社會,華人與柬埔寨人相處是十分融洽的。同時政府在經濟政治上的一些措施,柬埔寨已經由開始時保留着明顯的中華傳統特色的華僑社會轉型為華人社會,由“落葉歸根”融合到柬埔寨社會中“落地生根”了,成為柬埔寨眾多的民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8] 
柬埔寨自20世紀90年代恢復和平以來,是東南亞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在柬埔寨,所有經商者中超過90%都是華人,華人中超過90%都在從商,華商在柬埔寨的農業經濟、城市商業以及進出口貿易等領域舉足輕重,他們也是現今柬埔寨執政黨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所倚靠的重要力量之一。2018年柬埔寨大選在即,反對黨實力不容小覷,華人會對柬埔寨政局產生何種影響,柬埔寨政局又將給華社造成怎樣的衝擊,都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5] 

柬埔寨華人華人族羣

柬埔寨華人綜述

柬埔寨是東南亞華僑華人的主要分佈國之一,約有90多萬華僑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這一比例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近5年來,去往柬埔寨的中國大陸新移民人數增長了近10萬,並在持續增多,是東南亞中國新移民增速最快的國家。 [5] 
柬埔寨華僑華人社會發展的曲折經歷具有獨特性。在中柬兩國友好交往的大背景下,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柬埔寨戰亂等,將柬埔寨華社摧毀殆盡,形成20多年的斷層;而在20世紀90年代20多年中,柬埔寨華社如鳳凰涅槃般發展迅速,但也矛盾重重。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華僑華人,柬埔寨華僑華人在異國他鄉的生存發展模式因制度體系的數次鉅變而屢屢重構,但他們始終是維繫中柬友好關係的特殊羣體,其經歷呈現出中華文明與當地社會的複雜互動。 [5] 
現今柬埔寨華社的中堅力量包括兩類羣體,第一類是在柬埔寨出生、立業,經歷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戰亂,戰後重新創業的華人;第二類是在柬埔寨出生,在戰亂中逃往法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西方國家,90年代初戰亂基本結束後,回到柬埔寨發展的華人。他們具有經歷曲折、崛起迅速、實力雄厚、在中柬關係中作用獨特等特點。這兩類華人羣體在柬埔寨恢復和平穩定的過程中發揮了斡旋和中介作用,對百廢待興的柬埔寨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5] 

柬埔寨華人潮州人

柬埔寨有近百萬華僑華人,其中潮汕人就佔了約70%,柬埔寨潮汕人是海外1000萬潮汕人的優秀代表。
長期在柬華僑華人和潮汕鄉親,不遺餘力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動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為加深中柬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做出了突出貢獻。 [2-4] 

柬埔寨華人客家人

2008年3月8日,亞細安(東盟)客屬第七屆懇親大會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金寶殿酒店隆重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柬埔寨大使代表段金柱,柬埔寨副總理兼國務部長宋安,農林漁業部部長曾仕倫,郵電部部長蘇崑,東盟各國駐柬埔寨大使,東盟(亞細安)客屬公會聯合總會總主席吳能彬,柬埔寨柬華理事總會秘書長江志毅,柬埔寨客屬會館會長羅世興,中國廣東、福建、山東、廣西、雲南等地的僑務和客屬機構,文萊、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東盟國家,加拿大的客屬機構和柬埔寨各個社團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開幕式。 [9] 
2008年3月10日,柬埔寨副總理兼內閣事務部長宋安在出席亞細安(東盟)客屬第七屆懇親大會上發表講話,柬埔寨副總理宋安指出,柬埔寨每一國民均享有平等權利,包括柬國籍客家人。他讚揚:“柬埔寨籍客家人在柬創辦企業,經營生意,開辦崇正學校等等,為柬國發展作出了貢獻。” [10] 
中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段金柱參贊表示,在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中,也有客家人,在與他們共同的工作中,瞭解到了更多客家人的光榮傳統和優秀品質。段金柱説:“客家人的歷史是客家先民的漂泊史、拼搏史和創業史。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客家的移民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在亞細安的各國中,客家人更是頑強不息、努力融入當地社會,為當地的社會發展做出了矚目的貢獻。在柬埔寨,客家人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為柬埔寨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成就。” [10] 

柬埔寨華人華文教育

柬埔寨華文教育有百餘年曆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柬華文教育的黃金時代,最多時華校超過200所。七十年代朗諾和紅色高棉統治時期,華文教育被全面禁止。1990年,華文教育在斷層了整整20年後,從柬華理事總會到各個華僑華人會館,都先後成立了“華校復課委員會”,柬華社獨資或合資開辦的華校相繼開學。1992年5月,柬華理事總會成立“金邊復課委員會”,負責與政府協調興辦華校事宜。至九十年代中期,華校柬埔寨各個鄉村角落。 [11] 
至2006年,柬埔寨共有華文學校70多間(包括公校和私立學校),學生近50000人,其中金邊公私立華校最多,潮州會館興辦的端華學校規模最大,分為正校和分校,共開200個班,教職員工有230多人,學生有11000多名,其中華裔學生約佔80%,其餘20%是柬人子女及個別越南裔子女(有的華文學校華人學生與柬人學生甚至是各佔50%,如菩薩省的華僑學校)。客屬會館興辦的崇正學校、海南會館興辦的集成學校均有2000名左右學生。其他省、市的華校學生人數由幾十名至幾百名不等。在70多所學校當中,有15所設有初中班,只有端華學校開辦了相等於高中程度的專修班,該班主要是定向培養幼兒、小學教師。除金邊大部分華校開設初中班外,其他省大都只辦至小學6年級,如繼續學習中文,則需到金邊華校學習。 [11] 

柬埔寨華人社團組織

柬埔寨王國柬華理事總會(簡稱“柬華總會”) [12] 
柬華理事總會成立於1990年,截止2017年,全柬有近150個組織單位的全國性社團組織。 [12] 

柬埔寨華人著名人物

宋安:柬埔寨王國副總理,柬埔寨客家後代,柬埔寨客屬會館最高榮譽會長 [15] 
曾仕倫: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部長 [16] 
蘇崑:曾任柬埔寨郵電部部長 [9] 
方僑生:柬華理事總會會長、加華銀行董事長 [7] 
蒙樂提:蒙樂提集團總裁 [17]  ,柬埔寨十大富豪之一 [18] 
羅世興:柬埔寨客屬會館會長 [14]  、柬華理事總會副會長兼福利福德處處長 [19] 
鄧梅榮:煥成建築(柬埔寨)有限公司董事長 [20]  ,柬埔寨廣東商會副會長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