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柬埔寨人

鎖定
柬埔寨人(Cambodians),柬埔寨居民的總稱。約1495萬人(2012年)。有20多個民族,高棉族是主體民族,佔總人口的80%,少數民族有佔族、普農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高棉語為通用語言,與英語、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佛教為國教,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佔族信奉伊斯蘭教,少數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 [1] 
中文名
柬埔寨人
外文名
Cambodians
主體民族
高棉族 [1] 

柬埔寨人姓名

柬埔寨僧侶 柬埔寨僧侶
柬埔寨人姓在前名在後。 [3]  貴族一般繼承父姓,世代相傳,其名字講究,一般為多音節,如帕花黛維(百花之威)。平民一般以父名為姓,代代不同,而名多為單音節。當地人彼此不稱呼姓,習慣直呼其名,而因長幼尊卑不同,其名也有相應變化。如某男名“恩”,祖父輩叫他“召恩”(召:孫兒);叔伯叫他“克莫依恩”(克莫依:侄兒);同輩則叫他“邦恩”(邦:兄長)或“洛克恩”(洛克:先生);晚輩稱“達恩”(達:大伯)或“布恩”(布:叔叔)。另外,“阿”意為小孩、“寧”意為姑娘。有的平民以水果、日用品等日常熟悉的物件來取名;也有的根據相貌或性格起名,如“莫特”(大膽)。 [2] 

柬埔寨人飲食習慣

柬埔寨人的主食是稻米,肉類多為魚、蝦類,也吃昆蟲,如油炸蠶蛹、大水蝨、大蜘蛛。早餐總少不了米線。
遵奉佛教規矩,柬埔寨人喜素食,口味偏辣、甜、酸。他們習慣跪坐在地上就餐,不用筷子,而是用盤子、叉子、湯匙或用右手抓取飯食。城市裏的飯店菜品多樣,當地菜、法式西餐、中餐都有,而在鄉間,民眾大都保持自己的民族飲食習慣,用瓦鍋煮飯、煲湯,用椰殼做勺。 [2] 

柬埔寨人傳統服裝

為適應熱帶氣候,柬埔寨人的傳統服裝比較單薄。男子上身多是無領直扣開襟衫,天氣熱時則不穿上衣,只穿“紗籠”(狀似裙子,是將長數尺的布兩邊縫合,圍繫腰間,布上印有美麗圖案)。還有一種衣服叫“山樸”,是用長條布從腰中往下纏繞至小腿,再從胯下穿過,在背後緊束於腰部,剩餘部分伸出如魚尾。婦女的服裝,上衣多為絲質圓領對襟短袖衫,下身也穿“紗籠”或“山樸”。 [2] 

柬埔寨人禮節

柬埔寨人多數信奉佛教,人性温和,講究謙恭,長幼有序。認為人的頭部最為神聖,別人不可觸摸。“合十禮”是十分常見的傳統禮節,見面和分別時,雙手合在一起,指尖朝上,口説“三拜”。指尖舉得越高,敬意越重,如下級向上級行禮時,只舉到口部;地位相當者,舉到鼻尖;而向父母、祖父母或老師行禮,指尖要舉到眼眉。在農村,人們都習慣行合十禮,而在城市,也流行握手禮。 [2] 

柬埔寨人節日

柬埔寨節日很多,其中以送水節最為盛大、隆重。每年佛曆12月月圓時,雨季結束,人們開始大張旗鼓地慶祝“送水節”,持續3天,最受歡迎的活動是龍舟競渡。湄公河雨季上漲氾濫,帶來大量肥沃的淤泥,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所以當河水消退之際,人們才以喜悦的心情,向帶來恩惠的河水錶示感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