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查濟古建築羣

鎖定
查濟古建築羣位於皖南涇縣西端,位於黃山山脈北部,東靠桃花潭、南靠太平湖、西北與九華山毗連。現查濟為查姓正村,查姓村落綿延數十里。在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中劃為核心保護區的面積就達48.80公頃,建設控制地帶有90.22公頃,查濟古村落現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保存古建築從元至清,有村門、寶塔、牌坊、廟宇等等。
2001年,查濟古建築羣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查濟古建築羣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宣城市
保護面積
48.80公頃
批准單位
國務院
批准時間
2001年6月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323-129
所屬時代
元至清

查濟古建築羣歷史沿革

查濟 查濟
查濟村位於皖南涇縣城西60公里處。村莊方圓30餘平方公里,始建於隋初,興於宋元,鼎盛於明清,廢毀於晚清及近代,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查濟村的村民十有八九是查姓人氏。查濟曾有鍾秀、平嶺、石門、巴山四門,有巴山、青山、如松三塔,明清鼎盛時期查濟共修建了108座祠堂,108座廟宇,108座橋樑。因為查濟祖氏山東,崇拜宋江108將,所以建築中注重“108”,以示對梁山起義英雄的敬慕和紀念。太平天國的戰火和“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村莊建築遭遇損毀。 [2] 

查濟古建築羣建築特點

建築風格
查濟古建築羣 查濟古建築羣
查濟古村建築羣座落查濟河兩岸,綿延10裏,保存有明代建築80處,清代建築109處。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築都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結構精緻。查濟古村建築雕刻藝術——古雕、磚雕、木雕在查濟隨處可見。門窗扇格的木雕、廳堂柱礎的石雕、門樓門匯的磚雕,均繁刻精鏤,或花鳥、或禽獸、或人物;房屋結構為多進式,或三進、或四進,進間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摟廊廓置有“美人靠”,條石砌就牆基,柱基為圓形雕石,牆體青磚、屋上黑瓦。
建築佈局
查濟古村落沿三溪而建,村落四周布有四門三塔。塔為風水塔,村門與宗譜記載的“東有丹山文筆插天,稀有菥荻平高若屏,南有由山之翠巘,北有柏嶺之丹崖,四山環峙,若誠郭然”自然形勢契合。 [3] 

查濟古建築羣文物遺存

寶公祠
寶公祠建於明朝洪熙年間,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寶公祠是為紀念中興五世祖查寶源而建造的。寶公祠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石雕,石雕一般用於住宅和祠堂的基座、柱礎、欄板以及牌坊的梁坊、柱頭,主要採用浮雕、透雕、立體雕等技法,圓八邊束腰白石精雕柱礎,直徑近一米,刻有龍鳳鳥獸圖案。
仁讓坊
仁讓坊矗立在村口,“仁”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核心的精神要求;“讓”乃中庸之道,謙和忍讓是對個體在社會中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基本要求。查濟原有七座漢白玉牌坊,戰亂期間悉數破壞。
德公廳屋 德公廳屋
德公廳屋
德公廳屋位於村中水郎巷,始建於元代,為三層門樓,廳內前檐較代,檐柱楠木質,粗矮渾圓,柱礎為覆盤式,無雕琢。從其架構及雕飾來看,有很多元朝的特點與風格。 [4] 
愛曰堂
愛曰堂明天啓年間所建,村裏保存最完整的宅第,是查姓曾任京兆尹的先祖所建。該堂匾為四方百姓所贈,喻其“為官清正,愛民若子”。這位京兆兄弟六人當年皆中黃榜,主考大人曾書“藍田種玉”旌表之,後被刻於此宅前廳的石門額上。另外,明代的“湧清堂”、“進士門”,雕刻細膩,結構精緻。
財神橋
財神橋,因橋頭有財神樓,所以得名。財神樓上有“紫氣東來”四個題字。傳説的是春秋時期,函谷關令尹喜看到一團紫色在天空飄過,邊斷言:“必有聖人過關。”不久,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查濟人用“紫氣東來”表示渴求和希望人才降臨的心願。查濟是歷史文化名村,出了二個翰林,十二名文進士,百餘名舉人,前面這個財神橋因地理位置處東,所以也叫東門橋。
紅樓橋
查濟古村落 查濟古村落
紅樓橋是查濟最富有特色的一座橋,它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嘉慶年重修,整座橋身都被綠色植物覆蓋,成為一座綠橋,當地人都叫它“一簾幽夢”整座橋很富有詩情畫意。
二甲祠
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重修,它是明王朝最黑暗年代卻又是查濟鼎盛時期的一座形象工程,無論從營造、雕刻、裝飾各方面都達到了較好的藝術風格。

查濟古建築羣文物保護

2012年1月11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2012]1號文件決定授予查濟古村為“中國文化遺產—鄉土建築查濟保護基地”稱號。 [5] 
2016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覆宣城市上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查濟保護規劃》,宣城市將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調控作用,有效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遺存,發掘繼承傳統文化內涵,統籌推進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和村莊發展建設。在具體修繕方面,查濟將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嚴格建設項目管理,加大保護性建築修繕力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努力保持村莊的傳統風貌。 [6] 

查濟古建築羣文物價值

查濟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羣,雖歷經百年風雨滄桑,仍存有紅樓、天申、麟趾等30餘座石橋和十餘座祠堂、廟宇,寶公祠、洪公祠、二甲祠等歷史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查濟古建築羣歷史文化

史籍記載
查濟古村白牆黑瓦 查濟古村白牆黑瓦
《查氏宗譜》記載:“顯於涇則自文熙公。公生於陳宣帝太建間,及唐武德間,特薦為池,南巖二州刺史。始於震山鄉菥下,遂為宣南著姓。”迄今已近一千三百年,族茂人旺,人才輩出。 [7] 
名稱來源
查濟的“查”字在這裏念“zha”,而不是“cha”。查濟村民,十有八九姓查。據宗譜記載,查姓原是周朝伯禽的後代,周惠王(公元前676年)肇封查邑(今山東濟陽)以地而得氏,公元前314年周赦王姬延,號東安,改姬姓為查姓,為查姓一世祖也。西漢建元年間(公元307~314年)避石勒之亂,諸侯奔竄各郡,莫知所考。其顯於涇縣則自三十九世祖查文熙公,他生於南北朝陳宣帝大建初年(公元596年),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明經登第,受封為天台宰,後任宣州刺史。唐高祖登位(公元618年),又召兼任池州刺史。從此往返宣、池兩地,途經查濟,被這塊秀麗的山水風光所吸引陶醉。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致仕歸裏,遷居查濟,開闢村落。

查濟古建築羣景區政策

2020年2月,為了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最美逆行者”致敬,宣城已有四十餘家景區宣佈,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所有醫務工作者、公安幹警,實行免費參觀遊覽等政策。全國醫護工作者、全國公安民警憑有效證件可享受免景區門票入內遊覽。 [8] 

查濟古建築羣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查濟村位於皖南涇縣城西60公里處
交通信息
蘇州、無錫、鎮江、南京、馬鞍山、蕪湖、合肥等城市可以坐大巴到涇縣,然後由涇縣轉中巴到查濟村口(涇縣到查濟中巴車半小時一班,時間1小時到達)。
從涇縣到查濟60公里,從涇縣客運站往東200米,有發往查濟的班車,每30分鐘一班,約一個小時20分鐘左右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