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理查德·阿維頓

鎖定
理查德·阿維頓(1923.5.15-2004.10.1),阿維頓的職業生涯被蘇珊·桑塔格列為“上個世紀職業攝影的典範之一”(另外幾位是佈列松、愛德華·史泰欽和比爾·布蘭德),以時尚攝影起家的阿維頓,在日後的成就遠遠超出了這個領域。
中文名
理查德·阿維頓
出生日期
1923年5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4年10月1日
代表作品
60年代

理查德·阿維頓人物經歷

阿維頓是個地道的紐約客,他的父親是俄裔猶太人,在第五大道有一家時裝店。上中學的時候,他和高中同學詹姆斯·鮑德温編了份文學小報,那時他的理想是當一名詩人。後來他去海軍服役,被派去給人拍證件照,上千張照片拍下來,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剛剛21歲,阿維頓就開始為時裝雜誌《Harper’s Bazaar》工作,在傳奇藝術總監布羅德維奇的領導下,他在Harper’s當了20多年的專職攝影師,直到1966年,他去了紐約《Vogue》在黛安娜·弗裏蘭手下工作。
《Harper’s Bazaar》是在東海岸出版的著名時裝雜誌,它為阿維頓提供了一副高大的骨骼框架,使得他得以長成一隻羽翼豐滿的大鳥。可以説,阿維頓在一個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一個正確的地方,在布羅德維奇時期,他從來不曾墨守陳規,阿維頓在他的鼓勵下,不斷實踐他對攝影的新認識。
1955年,阿維頓為迪奧晚裝拍攝的一輯黑白圖片《多維瑪與大象》,皮糙肉厚的大象和纖細時尚的女模特形成強烈反差,給人的視覺帶來很大沖擊,一舉奠定了他在時尚攝影界的地位。1957年,好萊塢甚至以阿維頓的事業為藍本,拍了部由弗雷德·阿斯泰爾和奧黛莉·赫本主演的電影《Funny Face》。
阿維頓的攝影逐漸形成鮮明的個人特色:他的拍攝對象都是擺拍的,被置於畫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淺淺的灰。他從來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歡影子,他想法設法避免閃光燈打亮時在背景板上留下陰影。他從來不試圖掩飾人物的生理缺陷,皺紋、眼袋、疤痕在畫面上很顯眼,但就是這種不太有誘惑力的真實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觀者的興趣。
阿維頓成名後,與活躍在紐約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一直保持着密切聯繫。1959年他出版了作品集《觀察》,為之撰文的是杜魯門·卡波特;為1964年的《事不關己》配文字的是已成為著名黑人作家的高中同學詹姆斯·鮑德温。在60年代,阿維頓還是一個活躍的政治攝影師,他去南方拍攝黑人爭取自由權力的運動、在美國各地拍攝反戰活動並且親臨越南拍攝越戰。
70年代以後,阿維頓走向人文攝影,他拍攝罹患癌症的父親,去西部拍攝普通的油田工人和卡車司機,這些照片比明星或事件更具震撼力,他的攝影生涯也走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時尚從來不是阿維頓從事攝影的興趣所在,他的興趣在人身上,他很重視攝影師與拍攝對象的關係。在他看來,拍攝一張照片,重要的是他對拍攝對象的興趣,他們之間應該是有故事的。
安迪·沃霍的幾張經典照片就是由阿維頓拍攝的,有一張是在沃霍遇刺後,阿維頓為他拍攝的上半身特寫,一尺長的傷疤橫亙在照片中央,觸目驚心。
1999年,阿維頓出版了攝影集《60年代》,書的封面照片是阿維頓為約翰·列儂拍攝的一張肖像,因為安迪·沃霍的後期加工而變得非常著名,濃烈的黃紫紅着色,只留下列儂頭部和標誌性眼鏡的輪廓線。
在這本書中,你不會看到熱鬧混亂的60年代紐約文藝圈景象。藝術家、搖滾明星、宇航員、政客、嬉皮士、和平主義者出現在空曠的素色背景前,顯得靜謐、清晰而真實,令人對那些逝去的年代和人唏噓感懷。他的照片總有種憂鬱色彩,你可以看到鮑勃·迪倫、弗蘭克·扎帕等人“之前”和“之後”的照片,看到滄桑在他們臉上的變化。
1992年,近70歲高齡的阿維頓成為《紐約客》的首席攝影師。2004年10月1日他在德克薩斯為這家雜誌拍攝照片時,因為突發腦溢血而去世。
“人像照不是臨摹。當情緒或事實轉化成照片的一刻,它就不是事實,而是意見。”美國人像攝影大師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抱着這個宗旨,將時裝攝影昇華成藝術,以人像攝影展現名人和市井小民的神韻,贏得“世界最著名攝影師”的美譽。
阿維頓早年以時裝攝影開展事業,當年時裝照中的模特兒都僵硬呆板,阿維頓卻為照片注入情緒和動感,拍攝模特兒在户外活動、展露笑靨的片刻,掀起攝影界的革命。50年代的名模蘇茜帕克曾説:“他是這一行最優秀的,因為他知道模特兒不只是衣架。”
人像攝影是阿維頓的最愛。他最擅長的做法,是將拍攝的人物置於空白背景前,以鏡頭捕捉他們不為人知的本質。
芭蕾舞王紐瑞耶夫的雙足,在他的鏡頭下呈現出個人表演的精髓;“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更在他的作品中意外展現極度哀傷與深沉的面容。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成了一個迷惑老人;發明原子彈的科學家歐本海默則是一臉困擾。
曾寫得一手好詩的阿維頓,卻因戰爭而必須輟學,一九四二年加入美國商船隊,他拿着父親送他的相機,替船員拍證件照,因緣際會而成了攝影師。“我必定是拍了十萬張困惑的面孔,然後突然驚覺,我正在當攝影師。”
兩年後他在一家百貨公司拍廣告照片,很快就獲得賞識,翌年加入時裝雜誌《哈潑時尚》,漸漸闖出名聲。二十年後他跳槽到《Vogue》雜誌時,年收入已達二十五萬美元。

理查德·阿維頓個人生活

阿維頓結過兩次婚,都以仳離收場,大概攝影才是他意外邂逅卻痴戀一生的情人。他曾説:“我當上攝影師這個意外,讓我這一生充滿了可能性。”

理查德·阿維頓主要貢獻

早自他一九五九年為蘇茜帕克拍攝的泳裝照,就被譽為對引發比基尼潮流功不可沒。
一九八一年他為俄國女星娜塔莎金斯基拍的蟒蛇纏身人像照,也為她奠定性感女星地位。
近期則有名模辛迪克勞馥,一九八五年她初出道時,藉艾佛登操刀的《Vogue》雜誌封面照,開啓超級名模之路。
女星蜜拉喬娃薇琪得以踏上星途,也是因為十一歲時被艾佛登相中當模特兒。
正如美國《出版家週刊》所説,艾佛登的作品已是名人標記,能成為他鏡頭下的主角,就等於已晉身名人行列,所以很多明星都主動找他拍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