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柘城故城

鎖定
柘城故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關鎮北舊湖內,柘城故城層疊着從新石器時代至明代的文化遺存,總面積達288萬平方米,是豫東地區文化內容最為豐富的遺址之一。 [3-4] 
柘城故城的城池呈長方形,東西長約1800米,南北長約1600米。整個遺址低於周圍地面約3~4米,最南部、西部部分、東部邊沿均被城市建設及民居所覆壓,北部較南部低窪,常年存有大量積水。保留下來的西城牆為夯土層。柘城故城遺址面積較大,未進行過發掘。據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柘城故城的城牆為戰國時期築成,還發現有漢代建築夯土台基、戰國和漢代及明代的古井。從戰國時期一直使用至明代達千年之久,像柘城故城這樣完整,具有延續性的大規模城池在中原地區並不多見,對研究中國古城池發展、演變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3-4] 
2013年5月,柘城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柘城故城
地理位置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關鎮北舊湖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至明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327-1-327

柘城故城歷史沿革

據《柘城縣誌》記載,上古時期,柘城為朱襄氏邑,春秋時期為陳國的株野,戰國時期為楚國的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並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開始在這個城池設置“柘縣”。 [2]  [4] 
據歷史記載,西漢時,柘縣城的四周有夯築而成的高大堅固的城牆,其城牆周長十一里,高二丈,牆寬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積而成,堅固。每至陰雨季節,城外水勢高漲,城內雖然地勢低窪,但因城池堅固,大水也不至淹沒縣城。在西漢時期,故城城牆就已經多次修繕。 [2]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柘城開始稱之為“柘城”。 [2]  [4] 
明成化元年(1465年),柘城縣城牆坍塌。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柘城知縣甄儒將城牆修繕。明正德六年(1511年),農民軍劉六、劉七等作亂,署衙對城牆進行了維修增高,以抗亂軍。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間,柘城歷任知縣胡世忠、於濠、高舉、王瓚、艾景賢、馮鉞等人,都對城牆進行過維修。像大多數古城池一樣,當時的城門有四處,東門叫瞻魯門,南門叫永安門,西門叫仰京門,北門叫長樂門。四門均建有城樓和女牆(城牆上的矮牆)。那時候的女牆,不再是夯土,而改以藍磚砌成。因柘城居於黃泛區,隨着黃河的泛濫淤積,柘城城牆外的地面被一次次地抬高。而城裏,因為要挖土壘高城牆,又一次次地被降低。這個原理,與黃河成為“懸河”的道理基本上一樣。久而久之,就造成柘城故城“北城土堅,水漲則外高而內下。”據清光緒年間《柘城縣誌》記載,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黃河自野雞崗決口。河水沿着舊黃河從西北方向湧來,城牆坍塌。雨水夾雜着河水注入城內,官署民居被淹沒殆盡,城內居民被迫移居南關。從那時開始,柘城這個縣城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柘城故城”,逐漸荒廢。因為地勢低窪,後來就形成了北舊湖。柘城故城被淹沒後,居民逃至城南的高崗地帶避難,很快形成了居民區。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師尚詔起兵作亂,當時柘城的知縣姜壽倡為抵抗亂賊,率領剛剛形成居民區的居民在城南重新建了一座新城。柘城新城周長四里,高二丈,城牆寬一丈餘,並在城外開鑿了無水城壕,繞城一週,深一丈,寬三丈。建有四門,東為迎熙門,南為嚮明門,西為望汴門,北叫拱辰門。四門上修築了城樓,在柘城故城的舊南門處建了縣衙,用於署衙辦公。 [2]  [4] 
柘城新城與舊城湖地圖(光緒年版) 柘城新城與舊城湖地圖(光緒年版)
《柘城縣誌》載:“康熙二十八年,北城圮於水。知縣史鑑損資修葺。北門橋亦圮,並新之。”“舊城雖廢,遺址尚存,土剛堅固,足御水患,況河水自西北來,新城實賴以保障。新城土弱易頹,卒不可守,若更磚舊城,亦一勞永逸之計也。” [2]  [4] 
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柘城故城。 [4] 
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隊和商丘地區文管會對舊北門遺址進行考古調查。 [3] 
1988年,上報“全囯文物分佈圖—河南柘城部分”文物材料時,將該遺址定名為“柘城故城”。 [4] 
柘城縣新城池(光緒年版) 柘城縣新城池(光緒年版)
2002年底,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對舊北門遺址進行考古複查,採集有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晚商等時期的遺物,確認為新石器、龍山文化的早期遺存。 [3] 

柘城故城遺址特點

綜述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總面積約288萬平方米,呈長方形,東西長1800米,南北長1600米。整個遺址低於周圍地面約3~4米,最南部、西部部分、東部邊沿均被城市建設及民居所覆壓,北部較南部低窪,常年存有大量積水。遺存下來一些文化遺蹟,如:故城城牆、夏御叔墓(白瓷塔)、歇鶴台遺址、朱襄氏祠堂舊址、柘溝春水舊址。 [2-4] 
歇鶴台
歇鶴台又名錦雞台、錦雞園,是柘城縣的七台八景之一。位於柘城縣春水路北側,是春秋時老子路經柘城歇息之處,是一處自春秋至明代延續不斷的文化遺址。該園南北長約90米,東西寬約60米。歷代均在此建祠修廟,祭拜老子,傳播老子文化。光緒二十二年的《柘城縣誌》記載:“歇鶴台,相傳老子歇鶴於此。”1996年,柘城縣恢復了古歇鶴台景觀,在錦雞台原址上重新修建仿古建築。在歇鶴台南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錦雞亭、城隍殿,並築有圍院。院三週湖水環繞。 [2]  [4] 
故城土城牆
柘城故城土城牆,位於故城的西邊沿,是故城的西牆。西牆南北向,殘存總長約230米、寬10~15米,高5~10米不等。 [2]  [4] 
白瓷塔
白瓷塔位於故城內北側湖心路東側。原名白瓷堆,又稱瓷神台,上有廟宇三間,內供奉白瓷姑娘神像,它是根據一個傳説塑造出來的神話人物。2011年~2013年,柘城縣政府覆文化古蹟,復建了白瓷塔。白瓷塔苑佔地3600多平方米,設計為七層八角式,塔身高40米,是城縣十大地標性建築之一。在白瓷塔一樓,豎立着白瓷姑娘的漢白玉雕像,像高3.2米,重達約4200公斤,是由國內著名雕刻大師國家高級美術師劉宏立先生雕刻而成的。
白瓷塔的二層至七層,依次有當地書畫展作品展示、文化傳説介紹、白瓷塔建築簡介等內容。 [4] 
區域分佈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
根據對柘城故城多年來出土的文物分析,文物部門把柘城故城分為四個區域類型:古城牆區。從故城北門口往西的一段城牆,土質堅硬,夯土層平均在十四釐米左右。裏面的兩漢、晉、隋、唐、宋器物標本較多,偶有戰國銅鏃、鐵錛和漢代小薄磚墓出現。這些早期遺物的出現,可能是後人築城提土帶上去的。這説明,這段城牆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為“秦置柘縣”提供了“城”的支撐。
漢文化區。從北門口往南至原來的朱襄王廟舊址,也就是北湖的北半部。這一帶出土的早期文物大都是漢代、漢代以前和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存,尤其是舊湖東北區挖魚塘時曾出土了漢代的下水管道。這標誌着柘城在漢代已經具有了較大城市的規模,並且在城市建設中已經很重視環境設施了。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
手工業作坊區。在故城的最南部,柘城縣春水路北小街北端至文廟街北端一帶。該處出土了大量的商代和秦漢時期的器物和更早一些時期的陶器,另有鹿角質磨製工具、燒骨、紡輪、網墜、三國時期的瓦當、曲尺型建築構件,並有大面積的紅燒土面,在燒土面近旁還發現了一塊重50公斤的含有銅質的鐵塊。由此推斷,這一帶應該是早期的手工業作坊區。同時這一片還發現有多個時期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現象,這可能是洪水從故城西北方向衝來,衝淤而形成的。
居民區。沿柘城縣春水路向北至原水利局以西這一帶。西關村委挖魚塘時曾出土過水井、房基、錢範和陶器,説明這一帶是居民區,也是重要的手工業作坊區。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城是不能隨便建的,它也要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官大城牆高,天子的城天下第一。漢代城牆大都是土城。唐代以後,大都是磚城。明代盛行築城之風。柘城故城的城牆寬大、高深。這也能從一個側面佐證,歷史上的柘城,人口眾多,交通方便,商業繁榮。 [2]  [4] 

柘城故城文物遺存

柘城故城採集文物 柘城故城採集文物
柘城故城採集有藍紋、方格紋、繩紋和附加堆紋泥質灰陶片,以及鑿形足鼎、甗、甑、罐、盆、器蓋等陶器殘片。另外,還採集有少量骨器、蚌器、角器、紡輪、網墜、唐三彩等遺物。此外,在故城遺址北部的舊北門遺址上進行實地調查發現有典型的嶽石文化陶片。如:夾粗砂褐陶甗、陶罐、泥質灰陶碗形豆、榫口鼓腹罐等。 [2-4] 

柘城故城研究價值

柘城故城是一處從新石器時期至明代延續不斷的重要遺址,對研究柘城故城歷史中的社會狀況、城池的發展變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  [4] 

柘城故城保護措施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
2013年5月,柘城故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柘城故城旅遊信息

柘城故城地理位置

柘城故城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城關鎮北舊湖內。

柘城故城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柘城故城,路程約11.8千米,用時約21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