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柔毛雲南越桔

鎖定
越桔為杜鵑花科植物。越桔的成熟果實,又名都柿。落葉灌木,成熟果實藍紫色或藍黑色,果肉淡綠色,半透明,皮薄,有獨特的果香味。生食可治貧血,還可用來制果酒、果漿、果糕、果露(濃縮)。
中文學名
柔毛雲南越桔
拉丁學名
Vaccinium duclouxii (Levl.) Hand.-Mazz. var. pubipes C.Y.Wu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1]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亞    科
越桔亞科
越橘屬
分佈區域
雲南海拔在1700m--3200m之間的山區

柔毛雲南越桔形態特徵

常綠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細長匍匐的根狀莖,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釐米。
越桔 越桔
纖細,直立或下部平卧,枝及幼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密生,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倒卯形,長0.7—2釐米,寬0.4--0.8釐米,頂端圓,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寬楔形,邊緣反捲,有淺波狀小鈍齒,表面無毛或沿中脈被微毛,背面具腺點狀伏生短毛,中脈、側脈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稍微突起,網脈在兩面不顯;葉柄短,長約1毫米,被微毛。 花序短總狀,生於去年生枝頂,長1一1.5釐米,稍下垂,有2—8朵花,序軸纖細,有微毛;苞片紅色,寬卵形,長約3毫米;小苞片2,卵形,長約1.5毫米;花梗長1毫米,被微毛;萼筒無毛,萼片4,寬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紅色,鍾狀,長約5毫米,4裂,裂至上部三分之—,裂片三角狀卵形,直立;雄蕊8,比花冠短,長約3毫米,花絲很短,有微毛,藥宅背部無距,藥管與 藥室近等長;花柱稍超出花冠。漿果球形,直徑5--10毫米,紫紅色。 花期6—7月,果期 8—9月。

柔毛雲南越桔分佈範圍

產自雲南海拔在1700m--3200m之間的山區。
柔毛雲南越桔 柔毛雲南越桔

柔毛雲南越桔主要價值

性味:苦、平,無毒。
成分:葉含熊果酚甙、烏蘇酸(三萜成分)、鞣質,果皮中含有一種紅色素。
功用:利尿,消炎,防腐。
[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 越桔葉6~9克,車前草12~1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急性風濕性關節痛] 葉或果,每日9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越桔為杜鵑花科植物篤斯越桔VacciniumUliginosurmL. 的成熟果實,又名都柿。落葉灌木,成熟果實藍紫色或藍黑色,直徑7—13 毫米,重0.5 克左右,果肉淡綠色,半透明,皮薄,有獨特的果香味。生食可治貧血,還可用來制果酒、果漿、果糕、果露(濃縮)。
越桔每百克果肉含蛋白質0.15—0.42 克,脂肪0.53—2.0 克,糖3—6 克,果酸0.3—2.5 克,維生素C18—53 毫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生物鹼。越桔具有利尿、解毒的功效。民間用於治療腎結石、毒性尿道炎、膀胱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