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柔毛火絨草

鎖定
柔毛火絨草( Leontopodium villosum Hand.-Mazz.)為火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橫走或斜升,上部為密集的枯葉殘片或枯葉所圍裹,上端有少數蓮座狀葉叢和1個花莖。莖直立或斜升,高20-32釐米,細直。草質,被灰白色蛛絲狀長柔毛,基部有較密、上部有較疏的葉,節間長1-3釐米。被SP2000收錄,狀態為:Leontopodium villosum為接受名
中文名
柔毛火絨草
拉丁學名
Leontopodium villosum Hand.-Mazz.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火絨草屬
柔毛火絨草
亞    科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西部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柔毛火絨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稍細,橫走或斜升,上部為密集的枯葉殘片或枯葉所圍裹,上端有少數蓮座狀葉叢和1個花莖。莖直立或斜升,高20-32釐米,細直。草質,被灰白色蛛絲狀長柔毛,基部有較密、上部有較疏的葉,節間長1-3釐米。
蓮座狀葉和莖基部葉長圓狀倒披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長1.7-4釐米,寬0.3-0.4釐米,頂端稍,尖,下部漸狹成長柄,有鞘部,邊緣稍反捲,上面被疏蛛絲狀毛,下面被稍淺黃色厚絨毛;上部葉較狹長,線形,長3-4.5釐米,寬0.2-0.4釐米,邊緣極反捲,上面被蛛絲狀疏毛,後近無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茸毛及長柔毛。苞葉多數,與莖上部葉同形,被同樣的毛茸,較花冠長5倍,開展成密集的徑約7-11釐米的苞葉羣。
頭狀花序徑4-5毫米,5-10個密集,被灰白色蛛絲狀長柔毛;總苞片3層,頂端無毛,鈍,紅褐色,有齒或撕裂,露出毛茸之上。小花異形,邊緣有較少的雌花。花冠長約3毫米,上端褐紫色;雄花花冠狹漏斗狀管狀,有小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長約4毫米,下部有細鋸齒,上部稍粗,幾有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無毛,長不超過1毫米。花期8月。 [1] 
柔毛火絨草線稿圖 柔毛火絨草線稿圖
此特異的種與秦嶺火絨草 A. giraldii Diels 有密切的親緣。這兩種都有撕裂或具尖齒的總苞片,深紫色的小花和冠毛和無毛的瘦果。但此種的葉更狹長,上面較少脱毛,冠毛全部深紫色,瘦果極小。這些區別較前人 (Handel-Mazzetti, l. c.) 指出的區別更為明確。 [1]  [4] 

柔毛火絨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0米的高山開曠草地。 [1] 

柔毛火絨草分佈範圍

僅見於中國四川西部。

柔毛火絨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