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bǎi ,bó 或bò 。《説文解字》:“柏,鞠也。從木、白聲。
[1]
”。如冰啓時色是白之範式。木、白兩範式疊加。(白,西方正色也。
[2]
)木有貞德向陰指西者是柏之範式。
柏:bǎi ㄅㄞˇ。
柏:bó ㄅㄛˊ。
衍義:特指“柏林”,德國的首都。
[5]
柏:bò ㄅㄛˋ。
- 中文名
- 柏
- 拼 音
- bǎi ,bó 或bò。
- 注 音
- ㄅㄞˇ,ㄅㄛˊ或ㄅㄛˋ。
- 部 首
- 木
- 總筆畫
- 9
- 部外筆畫
- 5
- 四角碼
- 46902
- 五 筆
- srg
- 鄭 碼
- fnk
- 統一碼
- 67CF
- 倉 頡
- dha
- 筆 順
- 123432511
柏字形源流
編輯統一規範簡化為“柏”
柏詳細釋義
柏
(1) (形聲。從木,白聲。本義:木名,柏樹,也稱“椈”)
(2) 柏科柏木屬植物的通稱 。
柏,椈。——《爾雅》
鬯臼以椈。——《禮記·雜記》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黃滔《祭陳侍御》
於是江、 黃、 道、 柏方睦於 齊。——《左傳》
(7) 另見 bó;bò
柏常見詞組
[bǎi]
扁柏、側柏、圓柏、柏舟、柏油、柏梁、柏舟之節、椒柏酒、錦柏、椒柏、柏翳、柏成、柏成子皋、柏城、柏樂、池柏、列柏、柏梁台、柏海、柏鄉、柏樹洞、松柏後雕、柏脂、柏舉、歲寒知松柏、柏黃腸、柏枝綠、柏車、柏樹台、柏陵、柏台、蒼松翠柏、柏梁篇、松柏之志、柏昭、柏府、龍柏、柏瀝、烏柏、柏舟之誓、柏谷山、柏堂、柏木油、攀柏、柏葉、柏高、松柏寒盟、柏油路、柏孜克里克石窟、柏酒、柏樹、刺柏
[bó]
[bò]
黃柏
柏古籍解釋
編輯柏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柏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又大也。與伯通。《釋名》柏車,大車也。
又逼也。與廹同。《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鄭注》柏席,廹地之席。《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於人也。《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又國名。在河南西平縣。
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台。
又姓。《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柏説文解字
柏【卷六】【木部】
鞠也。從木白聲。博陌切
柏説文解字注
(柏)鞠也。釋木曰。柏、椈。襍記。暢臼以椈。鄭曰。椈、柏也。按椈者鞠之俗。柏、古多假借為伯仲之伯、促迫之迫。從木。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張參曰。經典相承亦作栢。
柏方言集匯
◎ 客家話:[東莞腔] pak7 [寶安腔] pak7 [梅縣腔] bak7 [台灣四縣腔] bak7 [客語拼音字彙] bag5 pag5 [海陸豐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陸豐腔] bak7
◎ 粵語:baak3 paak3
◎ 潮州話:bêg4 bêh4(pek peh)
◎ 贛語:bræk5
- 參考資料
-
- 1. 《説文解字》陳刻本 第223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0-03]
- 2. 《康熙字典》 第1240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0-03]
- 3. 《柏》字意思讀音、組詞解釋及筆畫數 - 新華字典 - 911查詢 .新華字典 -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0-10-03]
- 4. 柏姓起源、名人分佈及起名大全 - 百家姓大全 - 911查詢 .百家姓大全 -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0-10-03]
- 5. 柏的解釋|柏的意思|漢典“柏”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0-10-03]
- 6. 柏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0-03]
- 7. 在線新華字典柏 .xh.5156edu.com/show.php?id=11538.2012-2-2[引用日期2016-12-06]
- 8.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