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樹林街道

鎖定
柏樹林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地處西安市碑林區北部,西安城區中部,明城牆內東南隅。東、南臨護城河,分別與東關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藝路街道相鄰,西起印花布園、安居巷與南院門街道相接,北轄東大街全段,與新城區西一路、中山門街道接壤,總面積2.09平方千米。 [1] 
柏樹林街道因境內有柏樹林大街而得名。境內有著名的碑林博物館,始建於漢靈帝時期的卧龍寺等風景名勝。
截至2020年6月,柏樹林街道柏轄12個社區 [2]  。2011年,柏樹林街道轄區總人口68059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9.3億元。 [1] 
中文名
柏樹林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地理位置
碑林區北部,西安城區中部,明城牆內東南隅
面    積
2.09 km²
下轄地區
12個社區
政府駐地
和平路東十道巷19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0001
著名景點
碑林博物館
卧龍寺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68059人(2011年)

柏樹林街道歷史沿革

柏樹林街道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柏樹林大街而得名。 [1] 

柏樹林街道建置沿革

1955年6月,始設三學街街道。
1958年12月,端履門、三學街街道合併設柏樹林街道。
1960年5月,改公社,屬雁塔區。
1962年7月,復屬碑林區。
1963年7月,中山大街、開通巷公社並人柏樹林公社。
1966年11月,更名永紅路公社。
1972年4月,複名柏樹林公社。
1979年3月,復設柏樹林街道。
2002年8月,撤銷和平路街道併入柏樹林街道。 [1] 

柏樹林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轄三學街、端履門、開通巷、圪塔寺、東倉門、菊花園、馬廠子、和北、和南、下馬陵、東大街、建南12個社區;下設96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柏樹林街道柏轄12個社區 [2]  。樹林街道辦事處駐東十道巷19號。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103002001
111
三學街社區
610103002002
111
端履門社區
610103002003
111
菊花園社區
610103002005
111
開通巷社區
610103002006
111
圪塔寺社區
610103002007
111
馬廠子社區
610103002008
111
東倉門社區
610103002009
111
下馬陵社區
610103002010
111
東大街社區
610103002012
111
建南社區
610103002013
111
和北社區
610103002014
111
和南社區

柏樹林街道地理環境

柏樹林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北部,西安城區中部,明城牆內東南隅。東、南臨護城河,分別與東關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藝路街道相鄰,西起印花布園、安居巷與南院門街道相接,北轄東大街全段,與新城區西一路街道中山門街道接壤。距區人民政府4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0.78千米,總面積2.09平方千米。 [1] 

柏樹林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轄區總人口68059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18631人。總人口中,男性33271人,佔48.9%;女性34788人,佔51.1%;18歲以下9491人,佔13.9%;18—35歲15013人,佔22.1%;35—60歲29848人,佔43.9%;65歲以上13707人,佔20.1%。2011年,柏樹林街道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2.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564人。 [1] 

柏樹林街道經濟

2011年,柏樹林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19.3億元,比上年增長37.5%。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商業網點4593個,職工22662人。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郵政網點46個,電信服務網點42個。 [1] 

柏樹林街道交通運輸

柏樹林街道境內西安地鐵1號線西安地鐵2號線通勤。主幹道有東大街、順城南路、順城東路等。

柏樹林街道社會事業

柏樹林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429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3所,在校生4958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691人,專任教師8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5700人,專任教師150人。 [1] 

柏樹林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會員213個;電影放映單位3個,座位7200個,每萬人擁有1057個,放映電影3800場次,觀眾達110萬人次;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檔案館1個,博物館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79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35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東倉鼓樂、張氏風箏等。張氏風箏被列人世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柏樹林街道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體育場地11個,社區安裝的體育器材達200多件,保障15%居民有體育鍛煉器材。經常參加運動的居民佔常住人口的11%。 [1] 

柏樹林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柏樹林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個,病牀550張。專業衞生人員568人,其中執業醫師242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15人。 [1] 

柏樹林街道勞動就業

2011年,柏樹林街道新增就業人員7211人,有499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29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2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 [1] 

柏樹林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柏樹林街道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0人。 [1] 

柏樹林街道社會福利

2011年,柏樹林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73户,1981人,支出600.41萬元,比上年增長2.05%,月人均252.57元,比上年增長2%;城市醫療救助4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8人次,共支出8.90萬元,比上年增長1.14%。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5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10人,接收無軍籍職工6人,軍休所1個,撫卹事業費支出109萬元,比上年增長9%。社區服務設施1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2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4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3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0萬元。 [1] 

柏樹林街道歷史文化

柏樹林街道碑林博物館

碑林,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刻類第1號)、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3]  、全國18個特殊旅遊景觀之一,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十五號。
碑林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立於帝都長安務本坊國子監內的《石台孝經》、《開成石經》,正式創始者為北宋名臣呂大忠(陝西藍田人),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後經歷代收集,規模逐漸擴大。現收藏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種(組)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有四駿藏於碑林。
西安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着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1961年3月4日,碑林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碑林 碑林

柏樹林街道卧龍寺

又名卧龍禪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創建於漢靈帝時期(168—189年)。
隋朝時稱“福應禪院”,唐朝時,因寺內保存着吳道子在這裏畫的觀音像,又稱“觀音寺"。
唐懿宗鹹通年間(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間(874年),先後在寺內建立石刻陀羅尼經幢。
宋初,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終日高卧,時人呼為“卧龍和尚”。宋太宗時(976—997年)更寺名為“卧龍寺”。
元朝時,卧龍寺得到重修。
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立石碑紀事,現碑仍存大雄寶殿東邊,“碑石顯文如花朵,故人稱開花碑”。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
清咸豐二年(1852年),重興為十方叢林,立碑記之。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殿堂,立“卧龍歷史碑”。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避難西安,給卧龍寺帶來新的繁榮。慈禧太后施銀千兩重修廟宇,並建立石碑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還親書“慈雲悲日”、“三乘迭耀”匾額賜寺,併為山門書額“敕建十方卧龍禪林”。當時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們千里迢迢送來各類貢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詔令送卧龍寺供養。所以寺內小型佛像甚多。
民國二十年(1931年),朱子橋將軍等人籌資修整了大雄寶殿和禪堂,同時廣購佛經,創辦了佛學國書館。後又請太虛法師來講經説法。對東院、西院房舍都進行了整修。
卧龍寺 卧龍寺

柏樹林街道西安事變舊址

西安事變舊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由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新城黃樓、西京招待所、華清池五間廳、兵諫亭等建築組成。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來陝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提出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蔣介石抗日。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等人的努力下,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六項主張,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奠定了基礎。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變舊址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2017年12月2日,西安事變舊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