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條河

鎖定
柏條河,長江支流岷江分水都江堰內江水系乾渠之一,起于都江堰市太平橋(今蒲柏閘),東偏南流經灌縣幸福、天馬、郫都區唐昌、唐元、三道堰等鎮至石堤堰與走馬河分支徐堰河相匯合,柏條河即止於此,以下稱為毗河。自蒲柏閘至石堤堰,河長44.8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76億立方米。
中文名
柏條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分水都江堰內江水系
流經地區
都江堰市、彭州市、郫都區
發源地
都江堰市太平橋(蒲柏閘)
河    長
44.8 km
流域面積
258 km²
河    口
郫都區(原郫縣)團結鄉牛角濠石堤堰

柏條河幹流概況

柏條河分佈圖 柏條河分佈圖
柏條河為都江堰內江水系乾渠之一,起于都江堰市(原灌縣)太平橋(今蒲柏閘),東偏南流經都江堰市(原灌縣)幸福、天馬、郫都區(原郫縣)唐昌、三道堰等鄉(鎮)至石堤堰與走馬河分支徐堰河相匯合,柏條河即止於此,以下稱為毗河。自蒲柏閘至石堤堰,河長44.8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76億立方米。 [5] 
柏條河,在都江堰市城區都江堰分水口蒲柏閘(丁公魚嘴南測)進水。閘下130米處河面寬20.1米。洪峯流量河口段為150立方米/秒(1958年6月26日)。下段平均河寬30米左右,河深約3米。比降4.5‰左右。該河經灌口鎮、胥家鄉和天馬鄉,在任家橋下流入郫、彭兩縣交界處,在郫都區(原郫縣)團結鄉牛角濠納徐堰河。在石堤堰,右分為府河流入成都,左分為毗河流至金堂縣趙鎮入沱江。柏條河從進水閘至石堤堰長48公里,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長17公里。 [4] 
柏條河, 《宋史·河渠志》 稱外應, 現為都江堰內江主要乾渠之一。 於蒲柏閘與蒲陽河分水,流經彭縣慶興、 北君平邊界, 為彭、 郫兩縣界河。 跨彭 縣 境 長 約 8 公里。省林業廳岷江木材水運局的漂木經此河至新都龍橋上岸,年最大流送量為50萬立方米。該河進水流量60立方米/秒,經灌縣和彭縣、郫縣界,於郫縣石堤堰右分府河 流 入成都, 成為成都市區灌溉和供水主要河流。正流毗河 (南河) 至金堂趙鎮匯鴨子河 (北河) , 合清白江注入沱江。 [10] 
都江堰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戰國末期,秦蜀守李冰在前人治水基礎上,引岷江水經寶瓶口分兩支流入成都平原,即《史記 》和《 華陽國志》所説的“壅江作棚” ,“穿二江成都之中”。引水總乾渠稱為內江,岷江正流對應稱為外江。西漢時蜀郡守文翁將北支再分為二,引一股入青白江,變為三支分水,即《宋史·河渠志》所説的“疏北流為三”。三支分水宋時分別名“三石洞”、“外應”、“馬騎” ,即今之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三大幹渠。1957年將原來從外江起水的江安河改為從內江分水後,內江水系形成四大幹渠。 [12] 
柏條河從都江堰蒲柏橋閘分水。經灌縣至彭縣鮮家堰到先鋒鄉界後,成為彭、郫兩縣又一界河。到唐元鄉魯羅堰進入縣境 ,流經先鋒、唐昌、唐元、新民場和三道堰5個鄉鎮。至李子堰達新都邊界,成為郫、新兩縣界河。到團結鄉石堤村牛角濠與徐堰河合流後改稱毗河。全長48公里。集雨面積 ( 由河口至石堤堰 ) 75平方公里。柏條河沿縣界8公里 ,穿縣境19公里。縣境內總落差94米 ,年平均流量每 秒32立 方米。安全過洪能力為 :柴家橋以上每秒120立方米,以下至青槓樹每秒150立方米,再以下為每秒200立方米。 [13] 

柏條河水文特徵

柏條河,從都江堰蒲柏閘分流。1955年柏條河口平均流量67.3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17立方米/秒,斷流54天,通水311天。1960年,平均流量37.1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86.1立方米/秒,斷流25天,通水340天。1970年,平均流量45.8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02立方米/秒,斷流24天,通水341天。1980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09立方米/秒,斷流52天,通水313天。1985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92.6立方米/秒,斷流35天,通水330天。 [3] 

柏條河主要支流

徐堰河,是走馬河的下游分支,也是柏條河主要支流之一,亦稱斜堰河。從西南流向東北斜穿平原故名。此河原在古導江鋪西側分水,經郫都區(原郫縣)石堤堰由毗河至金堂峽。即《禹貢》所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古江沱故道。它於聚源閘起水,經崇義鄉走石山側入郫都區(原郫縣)境。在郫都區(原郫縣)新民場兩合水納柏木河,在郫都區(原郫縣)團結鄉牛角濠與柏條河相匯。從聚源閘至石堤堰長36公里,控制灌溉面積3.9萬畝。縣境內長8.5公里。過洪能力在兩河水以上為75立方米/秒。 [6] 
府河,在郫縣團結鄉石堤堰從毗河分水。流經團結、犀浦、安靖三個鄉鎮。至東風渠口分出東風總乾渠後 ,正流成為金牛區與郫縣界河。至三倒拐納沱江河,到雍家渡下入金牛區境 ,繼在成都市城區東南的安順橋下與錦江 ( 清水河下游 ) 會合 ,會合後仍稱府河。最後在彭山縣境內迴歸岷江正流。全長88公里。集雨面積 ( 石堤堰到雍家渡 ) 93 .5平方公里。府河穿縣境7 .5公里 ,沿縣界1 .5公里。縣境內總落差32米 ,年平均流量每秒41立方米。安全過洪能力東風渠口以上每秒70立方米 ,以下至雍家渡每秒50立方米。府河進水閘關係到市區用水和防洪安全。 [14] 

柏條河治理開發

柏條河水電工程

唐元電站,位於柏條河呂仙橋以下。1962年由唐元公社投資修建。初建時安裝兩台75千瓦機組,1963年改為1台100千瓦卧式機組。供唐昌鎮及萬壽場用電。1966年因柏條河枯水期較長,電站效益低,停產。 [8] 

柏條河河道治理

1952年12月18日,在柏條河下段,由川西行署水利局設計,修建石堤堰樞紐工程。其右岸為府河進水閘,共5孔;中段為溢流壩,壩高1.8米,長41米(以下河道稱為毗河)。溢流壩右端設衝沙閘2孔,孔寬5米,左端設1船閘。1960年府河進水口上移重建,仍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共5孔,各寬5米。石堤堰樞紐工程建成後,有效地保證了成都市區工業和城市用水,並可防止府河對市區造成的洪澇災害。 [9] 
正流。李冰建都江堰引水入寶瓶口,流至仰天窩分為左右二支,左支即柏條河。《 宋史·河渠志 》稱 “外應” 。今河在灌縣蒲柏橋與蒲陽河分流 ,至彭縣鮮家堰抵郫縣界 ,經一斗米灘、靈寶堰、魯羅堰、萬壽場、三道堰、青槓樹、李子堰 ,到 牛角 濠與 徐堰河合流 ,改稱毗河。古為水上交通動脈 ,1952年後為漂運木材的河道。灌溉農田約11萬畝。其中,郫縣農田4.9萬多畝。

柏條河引水工程

柏條河原穆家、鮮家、代家三埝水灌今慶興、北君平兩鄉部 分 耕 地 。1970年渠改時,廢三埝,接灌縣的靈壽埝尾水。因渠長水小,春灌用水十分緊張。1972年,重開鮮,穆兩埝,以補靈壽埝水之不足。 [11] 
1.先鋒渠。1971年新開橫支渠。在柏條河右岸灌縣天馬鄉尹家油碾溝出水口以下起水。渠道南流橫截泉水河及其分支 ,經柏木河故道100米折入橫山 子 ,於先 鋒電站上方與柏木河新河道匯流。灌縣境內長0.6公里; 郫縣境內平壩段長1.4 公 裏 ,橫山段長1.6公里。渠底寬2-4米。有斗渠10條 ,灌溉郫縣農田2 .2萬多畝 ,均 屬 原柏木河及泉水河灌區。平壩段集雨面積為10平方公里 ,地下水豐富,暴雨時彙集快,徑流量大。1974-1981年幾度增設排洪道 ,使洪水泄入柏條河和柏木河。
2.青紗堰。在柏條河右岸先鋒鄉戴家橋起水 ,尾水落入靈寶堰。從1966年起 ,對渠道逐步進行改造。灌溉農田400畝左右。
3.靈寶堰。在柏條河右岸靈寶觀以上起水 ,到唐 元鄉臨 石 村落入餘慶橋低漕溝。1973年改造唐昌鎮東門至紅 ( 星 ) 唐 ( 元 ) 公路一段渠道;1983年挖深唐昌鎮北門至東門外一段渠道。灌溉農田3800多畝。
4.魯羅堰。在柏條河左岸唐元鄉呂仙橋以上起水 ,至唐家碾落入左導流。1955年分為兩支,左支在唐家碾落入擋碑堰; 右支取代左導流上段至福德堰附近匯入擋碑堰。渠道於1972年改造。灌溉農田1700多畝。
5.右導流。在柏條河右岸呂仙橋以下起水 ,到萬壽寺附近 與 靈寶 堰合流。渠道於1972年改造。灌溉農田2100多畝。
6.左導流。在柏條河左岸唐元鄉呂仙橋以下起水 ,至萬壽場附近落入福德堰。灌溉農田5000畝左右。1955年被廢 ,其灌區分別改由擋碑堰和魯羅堰引水灌溉。
7.高堰子。在柏條河右岸先鋒鄉楊家船以下起水 ,至萬壽橋 以下 還 河。1955年和1973年兩次改造渠道。1980年將進水口上移200餘米。灌溉農田500多畝。
8.楊柳堰。即郭家碾堰。在柏條河左岸萬壽場以下起水 ,尾水落入洞洞堰。灌溉農田600多畝。
9.洞洞堰。在柏條河左岸唐元鄉郝家灣起水 ,至青槓樹附近落入三堰。芋荷堰以下渠道於1972年改造,尾水落入新都南一支。灌溉農田7100多畝。
10 .白鶴堰。與洞洞堰同屬一引水工程。分口進水 ,尾水落 入泡 通堰。渠道於1972年改造。灌溉農田1000餘畝。
11.炮通堰。在柏條河左岸三道堰鎮柴家橋起水 ,至永定 橋以 上還河。渠道於1973年改造。灌溉農田1200餘畝。
12.汀沙堰。在柏條河右岸三道堰鎮汀沙堤附近起水,至竇 章 堰落入徐堰河。1962年呵吼堰併入該堰 ,1971年三清堰併入該堰,並對渠道進行了改造。灌溉農田4200餘畝。
13.頭堰。在柏條河左岸永定橋以下起水,尾水落入三堰。灌溉農田600餘畝。1953年併入洞洞堰。
14.二堰。 緊靠頭堰起水,尾水落入三堰。灌溉農田1500餘畝。1953年併入洞洞堰。
15.三堰。緊靠二堰起水,至青槓樹還河。渠道於1972年改造。灌溉農田2500餘畝。
16.半邊堰。在柏條河左岸三堰以下起水,尾水還河。灌溉農田160餘畝。1952年併入三堰。
17.仁和堰。在柏條河右岸三道堰鎮油坊灘以下起水,尾水落入臘八堰。灌溉農田約200畝。1953年併入三清堰。
18.臘八堰。在柏條河右岸,與三道堰鎮陳家油碾溝同屬一引 水 工程,分口進水,尾水落入牛角濠。渠道於1972年改造。灌溉農田1100餘畝。 [15] 

柏條河橋樑涵洞

柏條河船筏運輸

走馬河、油子河、柏條河、毗河和江安河在歷史上都曾是航運河道。清代初年繼續通航的只有柏條河和毗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府河通航以後,三河相通組成兩條航線。船筏航運以唐昌鎮為起點,三道堰、青槓樹、太和場均設碼頭,集散物資。府河下行船多載糧食、煤炭、肥豬至成都市,上行多空船;毗河下行船多載糧食及油枯,上行船多載糖、水果、碗、鐵等物。下行船從唐昌鎮至成都市只需一日。上行船較慢,府河、毗河、柏條河上行船一般須拉縴或撐篙。府河通航後,築斷堰、茅草堰等處灌溉工程所受損失及管理上增加的開支,以在築斷堰所收取的過堰費作為補償。船筏過堰費由縣水利委員會委託石堤堰堰務委員會代收。1952年試放單漂後,木船停航。 [7] 

柏條河散漂木材

解放後,岷江上游木材的採伐和運輸量逐漸增大,1952年冬開始利用柏條河、府河試放單漂。1957年起,春耕後至歲修斷流前,正式從岷江上游經柏條河、府河散漂木材至成都市洞子口貯木場;府河遇洪水時,漂木攔入毗河漂放至新都龍橋貯木場。為使漂木暢行無阻,避免撞壞河岸及堰口工程,水運部門在沿河設有導漂、防漂及攔漂設施,分段隨時趕運擱淺漂木,並在各橋設點駐守。岷江水運處在唐昌鎮專門設立了木材管理站,以加強對漂運木材的管理。散漂木材對沿河橋樑河岸的威脅很大,政府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及交通安全,制定了“先護後漂,損失賠償”的政策,規定水運部門每年負擔散漂河道歲修經費的80%。 [7] 

柏條河歷史沿革

柏條河為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的一江,亦稱柏橋河、郫江。
柏條河分流處 柏條河分流處 [1]
《元史·河渠志》載:柏條河“自三石洞(後稱三泊洞)北流,過將軍橋,
柏條河
柏條河(3張)
又北過四石洞,折而東流,過繁入於成都”。《成都志》則稱為中江,亦稱府河。據唐魏王王泰《括地誌》載:“郫江,亦名成都江,一名市橋江,一名中江,亦名內江,北自新繁縣流來。”《元和郡縣誌》在講到郫縣時也説:“郫江一名成都江,經縣北,去縣三十一里。” [2] 

柏條河水文情況

柏條河及岷江內江四條幹渠示意圖 柏條河及岷江內江四條幹渠示意圖 [1]
柏條河在灌縣太平橋(後稱蒲陽橋)下丁公魚嘴與蒲陽河分流,東流至灌縣新民鄉三官橋,右分一支為沙子河;再東流至新民鄉十里主央,左分一支為馬鞍河;再東流經胥家、金馬鄉,在餓狗堰入崇寧縣境,穿城至郫縣與新繁交界處之石堤堰上,有徐堰河南來匯入。石堤堰右分一支為府河,其正流為毗河,經新繁縣龍橋斑竹園入新都縣;經金堂縣之康家渡而達趙家渡,與蒲陽河合流,經淮州而下簡陽縣,是為沱江。其分支府河南流至成都之築斷堰,
柏條河
柏條河(3張)
有汕子河自西來匯,復東南流,經成都、華陽、與走馬河合流;又復東南流至華陽縣中興場下,有外江之江安河自西來匯;復東南經仁壽縣直達江口,與岷江正流全流,下統稱岷江。該河至古堤堰全長四十八公里,在灌縣境內長一十七公里。 [2] 

柏條河水利工程

柏條河
柏條河(3張)
此河灌縣段在民國時期,有民堰十七條,灌溉面積五萬八千多畝。20世紀八十年代有支渠引水口四個,灌溉五萬八千多畝。 [2] 
參考資料
  • 1.    都江堰建電站緣何引爭議  .新華網四川頻道.2007-11-15[引用日期2013-10-16]
  • 2.    灌縣縣誌編委會.灌縣都江堰水利志.P112-113.1983.5.內部發行
  • 3.    新都縣誌編纂委員會.新都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387-388
  • 4.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03-104
  • 5.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4-38
  • 6.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03-104
  • 7.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454
  • 8.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86
  • 9.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05
  • 10.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49-450
  • 11.    彭縣誌編纂委員會.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63
  • 12.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91
  • 13.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92
  • 14.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93
  • 15.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55-35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