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柏林鎮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
- 地理位置
- 平邑縣東北部
- 面 積
- 161.4 km²
- 下轄地區
- 3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
- 0539
- 郵政區碼
- 273304
- 氣候條件
-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蒙山
- 車牌代碼
- 魯Q
- 人 口
- 6397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柏林鎮歷史沿革
編輯夏、商、西周時期以及春秋時期,境內有顓臾國。
戰國時,先屬費國、魯國,後屬齊國。
西漢以後,屬兗州泰山郡。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屬顓臾縣。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費縣下設柏林社。
民國十七年(1928年)8月,為費縣四區柏林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月,新置費北縣柏林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撤銷費北縣、費東縣,合置蒙山縣,為第三區柏林鄉。
1952年3月,蒙山縣撤消,柏林鄉歸平邑縣,屬十一區。
1955年11月1日,各區改為以駐地命名,十一區改固城區。
1958年冬,改新華公社。
1959年3月7日,改柏林公社,撤銷元帥公社併入柏林公社。
1961年5月,改柏林區,轄武安、柏林、楊謝、孝義、固城等5處公社。
1971年4月20日,恢復柏林公社。撤銷原區公社,改為生產管理區(簡稱管區),柏林公社增建花園管區。
1977年,柏林公社轄柏林、武安、楊謝、孝義、固城、花園等6處管區。
1984年4月15日,實行“政社分開”,改變人民公社、生產管理區體制,實行區鄉建制;改柏林區。
1985年8月,建柏林鄉。
柏林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柏林鎮轄29個行政村:柏林、金裕村、汪家坡、黃崖村、固城、賈莊、玉源、北喬、楊謝村、橋仙村、蒙陽裕、柘溝、鞏固、興蒙、康勝、蒙山、蘇河城、鑫合村、沂蒙山莊、大澇峪、東峪、永太村、東武安村、宋合村、方興村、永錫村、豐源村、南林村、富饒莊。
[2]
蒙陽裕村 | 柏林社區村 | 九女關村 | 孝義村 |
金裕村 | 楊謝村 | 洪河村 | 金三峪村 |
興蒙村 | 黃崖村 | 小樓村 | 大窪村 |
蒙山村 | 橋仙村 | 石河村 | 崔家峪村 |
沂蒙山莊村 | 汪家坡村 | 西山神廟村 | 富裕村 |
鑫合社區村 | 固城社區村 | 張裏莊村 | 北喬村 |
蘇河城社區村 | 賈莊村 | 龍馬社區村 | 萬紅村 |
三關廟村 | 柘溝社區村 | 富泉村 | 薄板溝村 |
柏林鎮地理環境
編輯柏林鎮位置境域
柏林鎮地形地貌
柏林鎮氣候
柏林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2.5℃,1月平均氣温18.2℃,極端最低氣温-10.8℃;7月平均氣温26.7℃,極端最高氣温36.1℃。平均氣温年較差13.3℃。生長期年平均266天,無霜期年平均320天,最長達33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47.6小時,年總輻射127.4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276天(一般為2月28日—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21.6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46.6毫米(1990年)。
[2]
柏林鎮水文
柏林鎮自然災害
柏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温、霜凍、暴雨、雷擊等。雹災平均10年2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9年7月24日,降水48小時間460多毫米,涉及境內7個管理區,受災面積達2500公頃。風災一年三季均有發生,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61年6月7日,造成3.5萬畝林果、花生、小麥受災,減產70萬公斤。
[2]
柏林鎮自然資源
柏林鎮人口
編輯2011年末,柏林鎮總人口4.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萬人,城鎮化率39.5%。另有流動人口1.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4萬人,佔52%;女性2.2萬人,佔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近4.6萬人,佔99.9%;有傈僳、朝鮮2個少數民族,共15人,佔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4.5‰。
[2]
柏林鎮經濟
編輯柏林鎮綜述
2011年,柏林鎮完成財政總收入2653萬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地方性財政收入819萬元,比上年增長9%。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40萬元,增值税164萬元,企業所得税11萬元,個人所得税1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3%、6%、5%。農民人均純收入8700元,同比增長9.7%。
[2]
2019年,柏林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2個。
[3]
2019年,柏林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同比增長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5元。
[5]
柏林鎮農業
柏林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萬噸,油料作物總產量0.7萬噸。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9萬畝,產量25噸,主要品種有山楂、蘋果、黃金桃、藍莓、大櫻桃,其中3000畝藍莓為特色農業,被評為“江北藍莓之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蒙山羊、家禽為主。
[2]
柏林鎮工業
柏林鎮以石膏開採、加工,木業加工、建築建材為產業,以石膏和木業聚集區為主,逐步形成以採礦、加工、科研為一體的產業鏈。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9.8億元,比上年增長35.2%,佔生產總值的38.6%。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職工1.3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36.2%。
[2]
柏林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柏林鎮有商業網點770個,職工308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1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39.8%,主要產品有石膏粉、石膏板,銷往韓國、東南亞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2]
柏林鎮社會事業
編輯柏林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柏林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120人,專任教師48人;小學14所,在校生2561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80人,專任教師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5%,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2]
柏林鎮文體事業
柏林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柏林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屬一級甲等醫院,病牀60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衞生技術人員76人,其中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4人。2011年,完成診療21380人次,出院病人2468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3328人,參合率99.4%;孕產婦死亡率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2‰、5‰。
[2]
柏林鎮社會保障
2011年,柏林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13個,人數1564人,月支出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5.1%,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人,支出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4人,支出8.1萬元,比上年增長11%。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20萬元,比上年增長14%。敬老院1家,牀位33張。社區服務設施7個,其中社會服務中心1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萬人,參保率99%。
[2]
柏林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柏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7千米,投遞點367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4萬件,徵訂報紙1.2萬份、期刊0.3萬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5萬户,比上年增加32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47%,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2.6萬户,比上年增加76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3%,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200千米,主幹電纜達57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0.9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0.5萬個,寬帶接入用户0.4萬户,比上年增加500户。
[2]
柏林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 園林綠化
柏林鎮交通
編輯柏林鎮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柏林鎮風景名勝
編輯- 文物古蹟
邢家莊文化遺址
楊謝南墩文化遺址
楊謝南墩文化遺址位於柏林鎮楊謝村西南1000米。遺址為高台地,呈長方形,高出周圍地面4—5米,頂部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文化堆積2—3.5米。出土器物有石鏟、石斧、和灰陶鬲、灰陶罐等,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7]
顓臾國故城
顓臾國故城位於蒙山南麓,柏林鄉固城村北。城址近正方形,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現南面城牆殘存較少,東、西、北三面一般殘牆高3—4米,最高處9米。顓臾是以鳳凰為圖滕崇拜的夏商方國,傳為太后裔,西周初期周成王封顓臾國附庸於魯,主祭蒙山。顓臾國故城始建於西周,《論語》有“季氏將伐顓臾”的記載。城北有顓臾王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古蒙祠,又名顓臾王廟、萬壽宮。
[7]
蔡邕墓
蔡邕墓位於柏林鄉楊謝村西北,原墓為石砌,毀於50年代,今封土不存。蔡邕,字伯喈,東漢陳留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系晉初政治家、軍事家羊祜外祖父。蔡邕晚年拜左中郎將,因東漢熹平六年(177年),上書朝廷,得罪內宮宦官,自度不免於禍而流亡他鄉達12年之久。其間常往來依泰山南城羊氏,蹤跡及於蒙山,今蒙山之陽有伯偕洞。後屈事董卓,死於長安獄中,羊氏收而葬之。
[7]
柏林鎮著名人物
編輯- 郭翹楚
郭翹楚,字紹庭,號醇庵,柏林鎮貫莊人。生卒年月不詳。清雍正元年(1723年)拔貢,曾任沾化縣教諭5年。畢生潛心程朱之學,熟諳聖學之要,董仲舒、韓愈論性之説,宋儒理學之綱要。著有《佩籍錄》、《重哀記》、《四書審問》、《論語弟子章養正説》、《伊洛淵源錄》、《冰淵集》等專著,惜均失傳。尚存者,唯《費邑藝文存》輯其之《醒忠詞辯》、《稻莠説》、《火虛心實説》、《款差説》、《四蟲説》等10篇藝文。
[6]
- 汪桂茂
汪桂茂,字月培,樸裏(今柏林鎮汪家坡)人。生卒年月不詳。明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貢生。曾任江西星子縣訓導,後升山東省萊陽縣教諭,時值明滅,未赴任,遂絕意仕進。居家讀書,至97歲尚吟哦有興。著《縣誌補》4冊。鄉里稱其高才博學。
[6]
柏林鎮相關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81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2278-227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287.
- 4. 柏林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09]
- 5. 柏林鎮- .平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9-09]
- 6. 人 物- .平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9-09]
- 7. 第二十五編 文物 名勝 .-平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9-09]
- 8.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通知公告 關於公佈山東省旅遊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的通知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引用日期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