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林鄉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鄉)

鎖定
柏林鄉,隸屬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地處西疇縣南部,東接麻栗坡縣的八布鄉,南鄰麻栗坡縣金廠鄉、麻慄鎮,西與興街鎮相連,北抵法鬥鄉,鄉人民政府距縣城57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70.9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柏林鄉户籍人口為11345人。 [2] 
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疇縣設5區、1鎮時,境內白石巖和林安箐設為1保,隸西疇縣南區(老街)。1987年8月,撤區設柏林鄉,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小鄉改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6月,柏林鄉轄3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三板橋村民委員會彎刀寨村。 [1] 
2019年末,柏林鄉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2] 
中文名
西疇縣柏林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
地理位置
西疇縣南部
面    積
70.9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三板橋村民委員會彎刀寨村
電話區號
0876
郵政區碼
6635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H
人    口
1134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柏林鄉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疇縣設5區、1鎮時,境內白石巖和林安箐設為1保,隸西疇縣南區(老街)。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全縣區下設53鄉(鎮)時,改為馬蹄寨鄉,隸西疇縣南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廢區設13鄉鎮時,隸松泉鄉(今麻栗坡盤龍鎮)。
1950年至1951年,設柏林行政村,村公所駐地彎刀寨,屬興街區轄。
1952年,析置柏林行政村為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小公社,隸興街區。
1958年10月,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小公社合併為柏林公社,屬興街區。
1971年,廢區建立公社時升為縣轄。
1983年5月,改柏林區。
1987年8月,撤區設柏林鄉。 [1] 

柏林鄉行政區劃

柏林鄉區劃沿革

1971年,轄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生產大隊。
1983年5月,下轄的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生產大隊均改小鄉。
1987年8月,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小鄉改村民委員會。
截至2011年末,柏林鄉轄柏林、三板橋、馬蹄寨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6個村民小組。 [1] 

柏林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柏林鄉轄3個行政村:柏林村、三板橋村、馬蹄寨村; [3]  鄉人民政府駐三板橋村民委員會彎刀寨村。 [1] 

柏林鄉地理環境

柏林鄉位置境域

柏林鄉地處西疇縣南部,東接麻栗坡縣的八布鄉,南鄰麻栗坡縣金廠鄉、麻慄鎮,西與興街鎮相連,北抵法鬥鄉,鄉人民政府距縣城57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70.9平方千米。 [2] 
柏林鄉

柏林鄉地形地貌

柏林鄉地處滇東南南緣斜坡地帶,屬六詔山脈南延部分,地勢南高北低,土石山混合,侵蝕中山溝谷地形主要山脈有由南至西北走向呈弧形分佈的大巖子山樑和白石巖巖溶峯叢。境內最高點位於馬蹄寨村,海拔1769米;最低點嘎布寨河底位於三板橋村,海拔645米。 [1] 

柏林鄉氣候

柏林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温濕多霧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温16.5℃,1月平均氣温8.8℃,極端最低氣温-6℃(1971年1月);7月平均氣温21.8℃;極端最高氣温30.4℃(1964年5月)。最低月均氣温6.2℃(1971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25.5℃(2010年5月)。平均氣温年較差79℃。生長期年平均340天,無霜期年平均350天,最長達362天,最短為34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90.6小時,年總輻射100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62天。年平均降水量126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90.5天,最多達217天(1964年),最少為164.5天(2009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860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23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1~8月,7月最多。 [1] 

柏林鄉自然災害

柏林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風雹等。旱災每年都有發生,主要發生在3—5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3—4月,受災人口0.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萬畝,成災面積0.4萬畝,農作物絕收0.2萬畝;造成經濟林木乾枯1.2萬畝,0.6萬人、1.1萬頭大牲畜嚴重飲水困難,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33.7萬元。風雹災年均1.1次,多發生在4—5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5年5月25日15時45分,時間長達10分鐘,冰雹直徑2釐米,風力達4級,境內3個村35個自然村受災,受災人口0.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26畝;損壞民房138間、倒塌民房92間,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4.8萬元。 [1] 

柏林鄉自然資源

2011年,柏林鄉有耕地面積8610畝;林業用地面積6.48萬畝,累計人工造林4.29萬畝,其中防護林339畝,經濟林4.2萬畝。 [1] 

柏林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柏林鄉轄區總人口1.1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6人,城鎮化率4.78%另有流動人口351人。總人口中,男性6195人,佔538%;女性5321人,佔46.2%;14歲以下2256人,佔196%;15—64歲8267人,佔71.8%;65歲以上993人,佔8.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442人,佔81.13%;有苗、瑤、彝、蒙古、傣、回族等7個少數民族,共2173人,佔18.87%,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苗1個民族,達167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7.13%。 [1] 
截至2019年末,柏林鄉户籍人口為11345人。 [2] 

柏林鄉經濟

柏林鄉綜述

2011年,柏林鄉財政總收入111萬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2萬元,比上年增長15.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0萬元,增值税4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1%、7.7%,人均財政收入96.5元,比上年增長18%。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26元。 [1] 
2019年末,柏林鄉有工業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2] 

柏林鄉農業

2011年,柏林鄉農業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生產糧食4833噸,其中稻穀2130噸,玉米270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生薑、辣椒、甘蔗、烤煙、油料、商品蔬菜等,生薑種植面積500畝,產量1453噸;辣椒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720噸;甘蔗種植面積400畝,產量284噸;烤煙種植面積330畝,產量195噸;油料種植面積3650畝,產量1087噸,主要品種有花生、油菜籽;蔬菜種植面積2105畝,產量1.86萬噸,主要品種有芹菜、菠菜、白菜等;茶葉種植面積2150畝,產量75.9噸;八角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33.5噸;板栗種植面積672畝,產量5.5噸。 [1] 
2011年,柏林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3.85萬頭,年末存欄1.48萬頭;牛飼養量7404萬頭,年末存欄5043頭;羊飼養量1186只,年末存欄564只;家禽飼養量34.81萬羽,上市家禽14.64萬羽,2011年末,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7萬株,林木覆蓋率46.68%,活立木蓄積量13.5萬立方米。2011年,小型農業機械11台。 [1] 

柏林鄉商貿

2011年末,柏林鄉有商業網點101個,職工498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516萬元,比上年增長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17萬元,比上年增長18%。 [1] 

柏林鄉金融

2011年末,柏林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404萬元,比上年增長0.28%;人均儲蓄2960元;各項貸款餘額2831萬元,比上年增長0.24%。 [1] 

柏林鄉電信業

2011年,柏林鄉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8萬元。 [1] 

柏林鄉社會事業

柏林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柏林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02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8所,在校生960人,專任教師8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1所,在校生305人,專任教師3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1415.7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10.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10.2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188.5萬元,分別比上年減少4.97%、4.31%、2.23%、4.9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12.9%,比上年減少1.12個百分點。 [1] 

柏林鄉科技事業

2011年末,柏林鄉有獨立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3個。各類科技人才13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人,經營管理人才14人,技能人才2人,農村實用人才116人。 [1] 

柏林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柏林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3個;農家書屋1個,藏書0.9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佔全鄉社會從業人員的0.01%。 [1] 

柏林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柏林鄉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3個;病牀1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95張,固定資產總值18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註冊護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8人、執業(助理)醫師0.1人、註冊護士0.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320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68.1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1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6.8‰、10.77‰、0。 [1] 

柏林鄉社會保障

2011年,柏林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4户,人數195人,支出40.6萬元,比上年增長6.8%,月人均173.5元,比上年增長18.8%;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3人次,共支出1.22萬元,比上年增長0.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99户,人數1364人,支出139.1萬元,比上年增長32.8%,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長16.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4人,支出3.26萬元,比上年增長0.45%;農村醫療救助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58人次,共支出5.2萬元,比上年增長0.53%;農村臨時救濟400人次,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1.2%。 [1] 
2011年,柏林鄉自然災害受災人口0.0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6畝,直接經濟損失13.6萬元,救災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1.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3.71萬元,比上年增長0.46%。 [1] 

柏林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柏林鄉有郵政網點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4157筆,徵訂報紙9.2萬份、期刊1.1萬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800門,固定電話用户180户,比上年增加3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2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5782户,比上年增加115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7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31千米,主幹電纜7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800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300個,寬帶接入用户120户,比上年增加30户。 [1] 

柏林鄉交通運輸

2011年末,柏林鄉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有麻栗坡至富寧公路由西向東從興街鎮董佔村過境內衝頭、萬家寨、田邊、白感巖、彎刀寨、三板橋村,通往麻栗坡縣八布鄉、鐵廠鄉,境內總長15千米;有縣鄉(鎮)公路5條,總長174.9千米。 [1] 

柏林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柏林鄉境內有白石巖與林安箐兩村,取兩村首字組合命名“白林”,後“白”演變為“柏”而得現名。 [1] 

柏林鄉地方特產

柏林鄉名特優農產品有茶葉、八角、生薑。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2091-2092.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578頁.
  • 3.    2020柏林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