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圖斯酒莊

鎖定
柏圖斯酒莊(Chateau Petrus)位於法國波爾多的波美侯產區,是該產區最知名的酒莊。酒莊擁有近12公頃土地,這在區內大多是袖珍型小酒莊的波美侯已算得上傑出。最初,柏圖斯酒莊只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酒莊,在波美侯地區也僅排名第四、第五。直到1925年,艾德蒙·羅芭夫人(Madame Edmond Loubat)從前任莊主阿諾德(Arnaud)家族手中購得酒莊,柏圖斯酒莊的輝煌歷程才由此開啓。
中文名
柏圖斯酒莊
外文名
Chateau Petrus
地    點
法國波爾多的波美侯產區
面    積
12 公頃

目錄

柏圖斯酒莊概況

柏圖斯酒莊(Chateau Petrus)位於法國波爾多的波美侯產區,是該產區最知名的酒莊。酒莊擁有近12公頃土地,這在區內大多是袖珍型小酒莊的波美侯已算得上傑出。最初,柏圖斯酒莊只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酒莊,在波美侯地區也僅排名第四、第五。直到1925年,艾德蒙·羅芭夫人(Madame Edmond Loubat)從前任莊主阿諾德(Arnaud)家族手中購得酒莊,柏圖斯酒莊的輝煌歷程才由此開啓。
羅芭(Loubat)家族擁有雄厚的資本,在本地擁有了兩家酒莊。艾德蒙·羅芭夫人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在利布恩(Libourne)市擁有一家飯店,弟弟是該行政區的市長。她購得柏圖斯酒莊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迅速打響了酒莊的知名度。除了將價格提高,使得柏圖斯酒不再是“泛泛之酒”之外,艾德蒙·羅芭夫人還將柏圖斯酒莊介紹給她所認識的富商朋友,之後柏圖斯酒莊在法國的高級社交圈內迅速流行起來。
英國伊麗莎白二世訂婚的時候,艾德蒙·羅芭夫人趁此機會將柏圖斯酒莊引入英國的上流社會。1947年,女王舉行正式婚禮,艾德蒙·羅芭夫人就是其中的受邀貴賓。隨後,艾德蒙·羅芭夫人又帶着酒莊的佳釀奔赴倫敦,成功使柏圖斯酒莊酒加列於倫敦一流餐廳的酒單上。依靠着艾德蒙·羅芭夫人高超的社交手腕,柏圖斯酒莊迅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葡萄酒新星。
1961年,艾德蒙·羅芭夫人去世。根據艾德蒙·羅芭夫人生前立下的遺囑,柏圖斯酒莊的股份被分成了3份,其中一份由讓-皮埃爾·莫意克(Jean-Pierre Moueix)家族繼承,另兩份由她的外甥繼承。1964年,莫意克家族購得其中一位的繼承權,成為酒莊的經營者。20世紀60年代,莫意克家族將柏圖斯酒莊引入美國,柏圖斯受到了總統肯尼迪的青睞。幾乎在一夜之間,柏圖斯酒莊成了美國社交界名人口中競相談論的熱點,甚至到了若有人不知柏圖斯會被視為來自德克薩斯州的鄉巴佬的地步。
由於法國波爾多地區1855年的酒莊評級只針對梅多克區,並未將波美侯地區包括在內,因此柏圖斯酒莊酒遲遲未能得到官方的肯定。然而波美侯地區佳釀眾多,且品質極高,柏圖斯酒莊酒更是其中的翹楚,要求重新評級的呼聲不絕,但這個舉措還是在1961年宣告失敗,法國不願更改自1855年以來的傳統。儘管如此,柏圖斯酒莊仍被葡萄酒界尊為頂級酒莊。
柏圖斯酒莊擁有11.5公頃的葡萄園,園內土壤表層是純粘土,下面為一層陶土,更深一層則是含鐵量很高的石灰土,並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所種植的葡萄品種以梅洛(Merlot)為主,約佔95%;剩餘的5%為品麗珠(Cabernet Franc)。由於品麗珠成熟較早,所以除非年份特別好,酒莊一般不用來釀酒。種植密度為每公頃6000株,平均樹齡在40年左右,有些甚至達80年。經營者在葡萄園的更新上採取較傳統的方式,即通過品選,以品質最優的葡萄藤作為“母株”,這和1946年康帝酒莊剷除老根時的方法是一樣的。葡萄園也採取嚴格的“控果”,每株保留幾個芽眼,每個芽眼僅留下一串葡萄,目標是全熟,但避免超熟,否則即會影響葡萄酒細膩的風味。

柏圖斯酒莊釀造工藝

柏圖斯酒莊將葡萄採收時間定在下午,目的是讓上午的陽光將前夜殘留的露水曬乾。每次採收都僱傭180個採收工,用大約半天的時間經過2到3次採收完成。在釀造時,柏圖斯酒莊也不惜工本,每3個月更換一次木桶(材質各異)。在20至22個月的陳釀期中,也會輪流讓新酒吸收各種木材的香味,讓酒的香味更加複雜。
柏圖斯酒莊的平均年產量不超過3萬瓶,數量極為有限,價格也十分昂貴。而且,柏圖斯酒莊在每個國家僅有一家特約進口商,進口商有權購買一定數量的酒,並可自行決定分配給老客户。由於每一箇中間商再予加價,導致一般消費者必須以10倍以上的價錢方能購得。
八大酒莊中,柏圖斯酒莊是唯一一家不生產副牌酒的酒莊。柏圖斯非常重視品質,只選用最好的葡萄,在某些不好的年份,如1991年,甚至停產。柏圖斯酒色深,氣味細膩豐厚,在黑加侖子和薄荷等香氣之中還隱藏着黑莓、奶油、巧克力、松露、牛奶和橡木等多種香味,口感絲滑,餘韻悠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