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枯木生花

(漢語成語)

鎖定
枯木生花(拼音:kū mù shēng huā)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劉廙傳》。 [1] 
枯木生花指已經枯萎的樹木開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4] 
中文名
枯木生花
拼    音
kū mù shēng huā
出    處
《三國志·魏志·劉廙傳》
注音字母
ㄎㄨ ㄇㄨˋ ㄕㄥ ㄏㄨㄚ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

枯木生花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劉廙傳》:廙上書謝曰:“臣罪應傾宗,禍應覆族。遭乾坤之靈,值時來之運,揚湯止沸,使不焦爛;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物不答施於天地,子不謝生於父母,可以死效,難用筆陳。”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枯木生花”。 [1] 

枯木生花成語故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曹操遠離鄴城,率大軍西征漢中,與劉備相持不下。這時一個名叫魏諷的官員,字子京,擔任丞相、大將軍府內的西曹掾,他能言善辯,並且很會煽動人心。他趁王城空虛,勾結黨羽,聯絡長樂衞尉陳禕等人陰謀攻佔鄴城。還沒有到舉事日期,陳禕擔心事情敗露,內心十分恐懼,便向留守王城的曹丕告密。曹丕誅殺了魏諷,受牽連者達數十人。 [2] 
當時參與叛亂的有王粲的兩個兒子,劉廙的弟弟劉偉,張繡的兒子張泉,荊州名士宋忠的兒子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荊州幫”的後代,他們的父輩都曾在劉表管轄的荊州一起共過事。王粲、張繡曾經依附劉表,劉廙曾被劉表任為從事;宋忠也是荊州的名士。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叛亂,但他們的親戚參與此事也絕對不是偶然,其目的就是呼應關羽,與之裏應外合,擾亂曹操的軍心,使其內外不可兼顧。曹丕破獲了魏諷謀反案,將“荊州幫”和漢室舊臣一網打盡,令天下震動,使漢室由此一蹶不振。 [2] 
在這次謀反事件中,還有一位參與者,名叫劉偉。他的哥哥叫劉廙,早先跟從荊州牧劉表,後投奔曹操,深受器重,曹操聘任他為丞相府的屬官,後轉任五官將文學。劉偉參與謀反,劉廙應當被連坐誅殺。曹操得知後下令説:“春秋時,叔向不因其弟羊舌虎犯罪而受牽連,這是古時就有的制度。”於是赦免了劉廙,而且任他為丞相倉曹屬。劉廙感恩不盡,上書致謝説:“我所犯的罪理應禍滅宗族,幸遇殿下這樣的明主,使我全家倖免於禍,又任新職,正如同寒灰之上重新燃起了煙火,枯木之枝重新生長出鮮花。萬物不知如何才能感謝生養它的天地,兒女不知如何才能報答生養他的父母。我願以死為您效力,卻無法用語言來感謝您的恩德。”劉廙言辭懇切,表達了絕望之中忽逢生機的喜悦心情。 [2] 

枯木生花成語寓意

樹木的樹幹,在植物學上又稱作莖,莖是植物的運輸線,負責為樹木運送水分和養料。有些樹木的心材,常常被某些菌類侵入,在其中寄生,心材便逐漸腐蝕、爛掉,變成一個大空洞,有的最後成為一個空心樹幹,而緊貼着樹皮的那部分邊材,卻仍然可以繼續把水分輸送過去,但是枯樹雖然可以發芽、生枝、開花,卻經不起暴風疾雨的襲擊,因為其本身已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正如劉偉一般,曹操雖赦免劉偉的死罪,卻將他從五官將文學降為倉曹屬,性命雖保,卻也不堪大用。 [2]  [3] 

枯木生花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枯木生花”指已經枯萎的樹木開花,比喻絕處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主謂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4] 
  • 運用示例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撫州疏山國仁禪師》:“山他日上堂日:‘欲知此事,直須如枯木生花,方與他合。’” [5] 
元·李文蔚《圯橋進履》二折:“我若是得發達,身安泰,有一日春雷信動,枯木花開。” [5] 
元·關漢卿《蝴蝶夢》四折:“一齊的望闕疾參拜,願的聖明君千萬載,更勝如枯樹花開。” [5] 
元·喬吉《兩世姻緣》四折:“兀的不桃源洞枯樹花開,他是那八輔官員,生的來一品人材。” [5] 
明·沈受先《三元記·完璧》:“我一命如同草頭露滴,今日得了這銀子呵,一似枯木生花,陽春布澤。” [5] 
清·李雨堂萬花樓演義》六十回:“前時落難,無人知之,是至衣食有虧,是該有此劫難。如今枯木花開,昏鏡然明,斷不可復穿此檻樓之裳。” [5]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617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482-483
  • 3.    陳日朋著. 成語裏面有科學[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02:128-130
  • 4.    枯木生花的解釋|枯木生花的意思|漢典“枯木生花”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4-01]
  • 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