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高峯

鎖定
林高峯(1919-1941),1919年生於上杭縣才溪鄉溪鄰村一户貧農家裏,少年受盡磨難。他從小耳濡目染窮人苦、富豪惡的社會現實,立志除暴安良,14歲參加紅軍。l938年初,堅持閩西鬥爭的紅軍游擊隊,編入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他先後任政治部宣傳科長、營教導員。1941年1月,國民黨當局背信棄義,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剛升任團政治委員的林高峯面對頑軍,身先士卒,沉着指揮,不幸臨陣飲彈犧牲,時年僅24歲。 [1] 
中文名
林高峯
別    名
林俊成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41年

目錄

林高峯人物生平

林高峯,1917年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一户貧農家裏。1930年3月,林高峯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組織的培養和同志們的幫助下,他樹立了堅定的革命信念,對黨和革命事業更加熱愛。小學畢業後,他來到紅軍藥材合作社學醫,為勞苦羣眾服務。
1932年,林高峯在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鼓舞下,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最初,他在福建軍區政治部任宣傳員,後到汀連獨立營任文書。不久後,林高峯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得知此消息,隨軍駐紮在龍巖白砂的紅軍戰士林高峯,隨即於7月29日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到:“近者國共合作已告成功,全面抗戰已將開始,中華民族解放的曙光正向着大道邁進,尤其是在最近中央為了抗日救國實行全國徵兵,徒手人民動員參加抗戰,何況我們已身為軍人,豈能落人之後乎。”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他堅定地向父親表明了身為軍人的職責和使命,表示決心參加抗戰,血戰沙場,誓死報國,同時勸慰家人要做好應對困難的準備,一箇中國共產黨人、一個紅軍戰士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崇高的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前時外祖父給我的信已收到,內容知悉,但家中一切情形不大清楚,只知道你那時發寒熱病是滋養不外的原因,其他都不瞭解,今年的糧食及收冬成績如何?我弟有讀書麼?進步怎樣呢?近來母親身體如何?家中叔伯平安麼?姊姊身體如何?有幫助家中勞動麼?常伯身體還強健麼?以上情形望詳細告我。”發黃的紙張,依然清晰的毛筆字,這封家書是林高峯在11月30日寫給雙親的。此前,林高峯收到外祖父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提及父母身患寒熱病,希望他回家看看,但他身在軍中,而且馬上要投入一場大戰中,回不了家,只能給家裏去信詢問。這封家書雖然只是一封普通的平安家信,但通篇充滿了寫信人的念家思親之情,一連串的發問,句句關切,可見林高峯非常牽掛家人的身體狀況,擔心家裏經濟困難,不容易度日。
1938年1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閩西南紅軍游擊隊2000多人改編為新四軍二支隊。林高峯任第三團政治處宣傳股長,跟隨軍隊奔赴蘇皖抗日前線。2月14日,在隊伍開拔前夕,給家裏發去的家書,“本軍為要殺盡日奴,應時刻準備上前線殺敵,以最後戰勝日本,取得最後勝利”,誓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林高峯,就此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在異常頻繁的戰鬥中,年青的林高峯始終堅持革命信念,積極參戰,作戰英勇,在炮火中得到錘鍊,一步步成長起來。
為了完成抗戰勝利的光榮任務,身為政治宣傳教育股長的林高峯還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我軍宗旨,發動一切有生力量,動員家鄉父老支持前線抗戰。9月4日,他在蘇南前線寫下了書信,寄給外祖父、家琪大伯等人,勸告他們“諸君,我們眼光要看得遠,光明的日子正在前面等着我們,因此希望你們做事妥為慎重”,敦促正告他們在後方必須維護國共合作的協議,保護紅軍家屬生命財產的安全,攜手同心共圖抗戰勝利之大業。
 才溪革命烈士林高峯家信 才溪革命烈士林高峯家信
在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抗日戰場上,身為軍人的林高峯深深明白家人心中的擔憂和掛念,為了激奮和寬慰親人,他也及時地將前方勝利佳音轉報家中。10月3日,他寫信給雙親報告近來部隊在前線英勇殺敵取得勝利的消息,“本軍在江南地方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天天與敵人打仗,不斷的牽制敵人,且取得很大勝利”,讓鄉親們分享勝利的歡樂和看到抗戰必勝的光明前途。同時,他也時時處處不忘關心戰友,在給父母的信中,還請父母一定要及時轉告與自己同時參軍的同鄉王勝、王集成、王直、王榮光等人的家屬,“均在一塊,身體平安”,並再三囑託父母“請走他家”問侯。
1941年1月,國民黨當局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剛升任新三團三營政治委員的林高峯面對頑軍,身先士卒,沉着指揮,不幸臨陣飲彈,在安徽涇縣章家渡壯烈犧牲,時年24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