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道修

(清末捻軍起義首領)

鎖定
林道修(?~1855),利辛縣闞疃區程集人,清末捻軍起義首領。
本    名
林道修
所處時代
清末
出生地
利辛縣
主要成就
捻軍起義首領
清咸豐初年,林道修聚捻起義,活動於蒙、鳳邊界,與劉洪立、張樂行義軍遙相呼應。咸豐三年(1853 )五月,太平天國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率部北伐。六月十二日途經蒙城,林道修遂率部加入太平軍。後隨太平軍北上,在河南省商丘宋家集大敗清河南巡撫陸應谷部,佔領歸德(今商丘市),攻開封未下,西進朱仙鎮,不久於汜水、鞏縣覓得船隻,渡黃河。七月,進攻懷慶(今沁陽),與清軍激戰。九月,由濟源進山西,克垣曲、絳縣、平陽(今臨汾)等地。後折回河南,從涉縣、武安入直隸(今河北),奪取洺關(今永年),擊潰直隸總督訥爾經額部萬餘人,乘勝攻克沙河,繼下任縣、隆平(今隆堯)、柏鄉、趙州(今趙縣)、欒城、藁城、晉州(今晉縣)、深州(今深縣),至張登鎮。清廷大震,命惠親王綿愉為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會欽差大臣勝保合謀防禦太平軍。太平軍繼取獻縣、交河、滄州,十月抵達楊柳青,攻天津受阻。林道修與林鳳祥部駐靜海。
翌年二月,因供給困難,兵力無授,棄守南撤,經大城、東城、南縣,三月佔阜城,五月至東光連鎮(今河北省吳橋縣地),樹木城、掘深壕堅守。咸豐五年三月七日,僧格林沁率3萬之眾圍攻該鎮,林鳳祥被俘就義。林道修部靠兩門鐵炮開路,衝出重圍,後不知去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