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豔梅

鎖定
林豔梅,女,漢族,1974年9月生,黑龍江省明水人;曾任中央黨校哲學部教師,博士,副教授;現任職於中央黨校進修部,正處級組織員,副教授。
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俄羅斯哲學;歷史哲學。 [1] 
中文名
林豔梅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4年9月
性    別

林豔梅學術經歷

1991-1998年學習於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先後獲本科、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專業,馬克思主義哲學。2006年9月—2007年 8月在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俄羅斯哲學史。

林豔梅學術成果

專著2部:《歷史進步論與歷史代價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技術的沉思》,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合著1部:《歷史哲學》,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版。
學術論文:
《В чем причина утраты духа гуманизма》,《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философ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2007.Nо 1.
《О теории социолистическом гарманичном обществе》,《Вопроссыфилософии》,2006.Nо 5.
《人文精神的雙重處境》,《黑龍江日報》,2006年11月27日;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內涵》,《今日浙江》,2006年第7期;
《重視新農村建設的組織保障》,《學習時報》,2006年6月12日;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和保證》,《光明日報》,2006年1月17日;
《和諧社會的意識向度》,《學習時報》,2005年9月12日;
《科學發展觀的創新意藴》,《西藏日報》,2004年4月24日;
《技術的價值負荷問題》,《求實》,2004年第4期;
《恩格斯的跨越論》,《科學社會主義》,2004年第4期;
《恩格斯的歷史代價思想》,《江漢論壇》,2003年第11期;
《謹慎進步觀的確立及其基本內涵》,《理論前沿》,2003年第21期;
《趙家祥教授的哲學思想》,《高校理論戰線》,2003年第6期;
《馬克思主義進步觀的哲學基礎》,《湖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進步主義及其檢討》,《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馬克思與技術中性論的關係》,《雲南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第6期;
《人的發展與代價付出》,《湖南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歷史規律外在於人嗎?》,《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馬克思辯證法的時代內涵》,《求是學刊》,1998年第3期。

林豔梅研究課題

主持承擔:
中央黨校哲學部部級課題《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狀況》,2005-6年,已結項;
參與承擔:
北京大學“十五211工程”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2003-6年,已結項;
中央黨校哲學部“新興哲學論叢”之一——“歷史哲學”,2001-3年,已結項;
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低代價發展論”,進行中;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演變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