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芝齒突蟾

鎖定
林芝齒突蟾(學名:Scutiger nyingchiensis)是角蟾科、齒蟾屬兩棲動物。雄蟾體長51-64毫米,雌蟾體長70毫米左右。體形較窄長。頭扁平,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突出於下唇緣。吻稜較顯著。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頰部向外傾斜,有一淺的凹陷鼻孔大。瞳孔縱置。無鼓膜。顳褶厚而隆起。上頜齒突短小,上頜骨與方軛骨相接觸。舌較大,梨形,後端微缺。內鼻孔大。無犁骨齒。較長而粗壯。前臂及手長几乎為體長之半。無關節下瘤。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後肢短。皮膚粗糙。背部滿布長短大疣,一般背中線疣較短圓;四肢背面有大小刺疣,脛部背面較多;上臂疣大而扁平,滿布細密小刺,雌蟾疣上無刺。咽喉部及四肢腹而淺肉紫色,胸腹部黃色帶綠。液浸標本背面紫黑色,斑紋略顯;指、趾端灰白色;腹面灰紫色。
林芝齒突蟾生活於海拔2700-3200米林木茂密、環境潮濕的山區。成蟾營陸棲生活。蝌蚪多隱於溪邊回水凼石下,夜間常在水的中、下層遊動。分佈於中國、尼泊爾(西北部)、克什米爾、拉達克。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Scutiger nyingchi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變凹型亞目
角蟾科
齒蟾屬
林芝齒突蟾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Fei,1977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3] 
中文名
林芝齒突蟾
外文名
Nyingchi Alpine Toad
同義學名
Rana pleskiiAnnandale,1917

林芝齒突蟾形態特徵

林芝齒突蟾
林芝齒突蟾(6張)
成體:雄蟾體長51-64毫米,雌蟾體長70毫米左右。體形較窄長。頭扁平,頭寬略大於頭長。吻端鈍圓,突出於下唇緣。吻稜較顯著。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頰部向外傾斜,有一淺的凹陷鼻孔大。瞳孔縱置。無鼓膜。顳褶厚而隆起。上頜齒突短小,上頜骨與方軛骨相接觸。舌較大,梨形,後端微缺。內鼻孔大。無犁骨齒。較長而粗壯。前臂及手長几乎為體長之半。無關節下瘤。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後肢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前部,脛長約為體長的2/5,短於足長。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較細略成球形;趾較寬扁,具緣膜;趾末節細,趾端鈍圓。指式:3>4>2=1。第一、第二趾外側半蹼,第三趾外側及第五趾內側蹼約為趾長的1/3。無關節下瘤。蹠、趾腹面光滑。皮膚粗糙。背部滿布長短大疣,一般背中線疣較短圓,背兩側疣較長,隱約成行,其上有大黑刺1一7枚,多數成縱長排列;頭背面較光滑或有扁平小疣,疣上多無角質刺;頭側和下唇緣有小黑刺;四肢背面有大小刺疣,脛部背面較多;上臂疣大而扁平,滿布細密小刺,雌蟾疣上無刺。腹面光滑;前肢及股部腹面具淺色疣粒,肛周圍及股後淺色疣粒多,肛兩側斜上方各有一大疣;無股後腺。生活時一般背面暗灰橄欖色,吻稜、顳褶下方及兩眼間的三角形斑褐黑色,有的不顯;體背面疣粒部位色略深,體側色略淺;前臂及脛部黑褐色橫斑不規則。咽喉部及四肢腹而淺肉紫色,胸腹部黃色帶綠。液浸標本背面紫黑色,斑紋略顯;指、趾端灰白色;腹面灰紫色。
第二性徵雄蟾胸腺一對,相距較遠,腋腺大,腺上部有細密棕黑色刺。
卵徑2.3-3.3毫米,動物極灰白色,植物極乳白色。
蝌蚪第31-36期蝌蚪全長58毫米,頭體長22毫米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168%;體背面褐色帶綠,上尾鰭起於第一尾肌節後方,棕色具黑點或褐色雲斑,尾末端鈍圓。唇齒式多為Ⅰ:4+4/4+4:Ⅰ;唇緣較窄,僅上唇中央缺乳突2-3個,口角部具副突,有的具角質齒。 [4] 

林芝齒突蟾生活習性

林芝齒突蟾棲息於海拔2700-3200米的山區較平緩流溪或浸水緩流內石下,或在倒木下,所在環境潮濕,林木較茂密,一般着生有喬木、灌木或刺灌叢,溪內大小石頭、雜草甚多,也有倒木和枯枝爛葉;一般水深約10-40釐米。 [5]  成蟾營陸棲生活。 [1] 
大蝌蚪多棲於溝邊回水處,白天隱藏在水底石下或倒木下,夜間出外在水的小下層遊動,見電光後迅速逃入深水石下或水草間。具四肢的變態蝌蚪有的在水邊石下,有的離水上岸,白天隱居於潮濕或有浸水的石下。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有害昆蟲為食,如金龜子、蝗蟲、蝽象、蠅、蟻類等。 [5] 

林芝齒突蟾分佈範圍

分佈:分佈於中國、尼泊爾(西北部)、克什米爾。在中國分佈於西藏林芝、墨脱、波密、亞東、朗縣、米林、洛扎。 [3-4] 
存在不確定:不丹。 [3] 
林芝齒突蟾分佈圖 林芝齒突蟾分佈圖

林芝齒突蟾繁殖方式

5月下旬至6月為繁殖期,此期成蟾集羣在平緩流溪內石堆或倒木下產卵,卵羣黏附在石底面或倒木底面,有的多羣相連成片。卵羣呈團狀、彎月形或環形,其長約70毫米,寬65毫米,有卵1000粒左右。雌蟾產卵後即離開水域,雄蟾在溪內停留時間較長。 [1] 
1973年6月3日在林芝一平緩流溪內卵石堆下,僅1.5平方米的面積內捕獲雄蟾20個,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卵塊共7團,同時在相距不到3米遠,發現一根浸入水內約1.5米長,直徑約0.2米的倒木底面大部分部有卵塊貼附着,並在倒木下卵石間採到雄蟾5個,石下也有卵塊。可能雌蟾產卵後已離水上岸,因此在水內未採到雌蟾;僅在另兩處離產卵環境不遠之岸上石碓中獲得已產過卵的雌蟾各1個。卵一般貼附在距水面約5-20釐米深的石下或倒木下,卵塊的團狀常隨附着物而異。
1973年5月29日至6月3日在林芝,6月9日至7月1日在波密先後採到大量卵塊及各期蝌蚪(包括剛孵出的蝌蚪)至具四肢的變態者和剛完成變態的幼蟾,同時也採到成體,根據採到的卵塊,卵和蝌蚪的發育情況以及成體的活動等,該蟾之產卵季節在5-6月期間,5月下旬為產卵高潮,此期間成體集羣於緩流石下或水中倒木下面。8月26日在亞東(海拔3300米處)採到一雄蟾,婚刺及胸刺部已脱落。由於產卵時間不同,卵發育也不一致,剛孵出不久之蝌蚪仍附於膠囊上。 [5] 

林芝齒突蟾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林芝齒突蟾主要價值

林芝齒突蟾主要以有害昆蟲為食,對林牧業蟲害有防除作用。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