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秀安

鎖定
林秀安(1928年1月-2023年1月20日),生於遼寧省遼陽縣,1955年6月參加工作,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6月退休。歷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助教、工藝系鍛壓實驗室主任,東北重型機械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1981年任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機械系主任,1984年3月22日被國務院任命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院長,曾先後榮獲齊齊哈爾市、秦皇島市勞動模範、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林秀安先生於2023年1月20日7時45分,因病醫治無效,不幸與世長辭,享年95歲。 [1-2] 
中文名
林秀安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遼寧省遼陽縣 [1] 
出生日期
1928年1月 [1]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20日 [1]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1] 
專業方向
鍛壓工藝及設備研究 [1] 
主要成就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現燕山大學)原院長 [1] 

林秀安人物經歷

1953年留校邊學習、邊建設鍛壓專業的林秀安(右一) 1953年留校邊學習、邊建設鍛壓專業的林秀安(右一) [1]
九五求索,教育報國。1949年9月林秀安先生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解放後的哈工大為適應新中國建設的需要,面臨着老校新建、改革舊教育的急迫任務。林秀安先生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習成長,1953年就被提前抽調留校,邊學習、邊搞新專業建設。1955年,林秀安先生走上教師崗位,分到機械工藝系鍛壓教研室,兼任系科研秘書,與同事一道向蘇聯專家學習鍛壓工藝及設備實踐專業教學過程,是我國鍛壓專業創立的奠基人之一,為新中國建設初期的行業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1-2] 

林秀安主要成就

30000噸模鍛水壓機 30000噸模鍛水壓機 [1]
桃李滿蹊,重器勳榮。林秀安先生長期從事鍛壓工藝及設備研究,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攻克了鍛壓重型裝備領域多項技術難題,承擔了國寶級裝備“30000噸模鍛水壓機”結構的設計研發工作,主持了“650噸板框式結構多向模鍛液壓機試驗研究”、“大型液壓機立擠鋼管工藝試驗及動梁速度參數分析”等多項重大項目,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 [1-2] 
林秀安先生團隊與第一重型機器廠共同研製的30000噸模鍛水壓機,1973年完工並裝備到重慶西南鋁加工廠,服役至今,用於壓制飛機鋁合金的框架、壁板等重要鍛件,是國內第一個為波音公司生產零件的水壓機,是新中國當之無愧的功勳設備,更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中國工業精神的生動詮釋。 [1-2] 

林秀安拓路燕山

1984年3月22日,國務院任命林秀安  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1984年3月22日,國務院任命林秀安 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1]
蹈海擎旗,拓路燕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大江南北。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當時的東重辦學質量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但生源質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偏僻的地理位置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未來的發展之路應該如何走? [1] 
1985年,林秀安與師生一同參與分校建設 1985年,林秀安與師生一同參與分校建設 [1]
1984年3月22日,國務院任命林秀安先生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院長。作為東重南遷的領路人、燕大創業的先行者,林秀安先生響應黨中央號召,瞄準沿海開放城市,帶領全校師生主動求變、二次創業。1984年他帶隊南下考察,在首站秦皇島就與秦皇島市委市政府達成了建立分校的共識,並於當年完成請示、報批、選址、置地等各項籌建工作。在林秀安先生的帶領下,學校克服重重困難,打破常規“貸款辦學”,創造了1985年5月10日破土動工,10月3日新生入校報到的“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招生”的辦學奇蹟。 [1-2] 

林秀安人物評價

春潮帆滿,山河後生。林秀安先生一生求學奮進、為國育才,擔當重任、為國鑄器,愛校榮校、為校創業,為燕山大學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作出了卓越貢獻,在燕山大學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林秀安先生的辭世,是燕山大學的重大損失,也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和惋惜!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銘記林秀安先生高瞻遠矚的教育家卓識,學習林秀安先生敢為人先的改革者魄力,弘揚林秀安先生堅決果毅的實幹家精神,賡續林秀安先生深藏功名的赤子心情懷,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在燕山大學第四次創業的新百年新徵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着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燕山大學場景,為實現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做出我們這一代人更大貢獻!
衍水失驕,紅岸懷英。後生承志,先生遠行。燕山蒼蒼,渤海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林秀安先生千古!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