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珍

(民國時期平陽縣農民協會委員、革命烈士)

鎖定
林珍(1905-1930),原名林開寶,化名林思若,改名力進,平陽宜山四岱村人。在温州藝文中學讀書時,因領導鬧學潮,被校開除,後考入上海東亞體專,1925年夏畢業。回鄉組織江南救國會,聲援上海“五卅”慘案。救國會解散後,憤而南下,入黃埔軍校第三期,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參加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返平,與張培農、葉廷鵬、吳信直等組織農鹽民,成立農協會,楚鹽堆,鬥土豪劣紳。大革命失敗後,曾參加改組派”,任浙南臨時主席。1928年,與王國楨、王屏周、林平海、張植等,在安基堂召開四縣共產黨聯席會議。五月初十(夏曆)攻打平陽城時,任軍事總指揮。1929年11月,受組織指派,赴閩東策動雜牌軍起義,未獲成功。在歸途中,不幸於1930年2月13日被捕,押解福州國民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同年6月,轉解浙江陸軍監獄。8月27日,在杭州英勇就義。 [1] 
中文名
林珍
別    名
開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林珍人物生平

林珍青年時代

林珍,乳名開寶,別號思若。8歲上學,教師認為“奇才”,14歲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縣立第四小學(宜山小學)。1918年考入省立第十中學,向校方提出“應照顧貧窮學生”建議被斤,遂轉藝文中學。次年,參加“五四”運動,被開除,回家自學,改名“力進”以見志。11年考入上海東亞體專。1925年,“五豐”慘案發生,林珍站在鬥爭前列,又被校方開除。回鄉後,聯絡愛國人士在錢庫震南小學成立“江南救國會”,參加青年200餘人,林珍被推為會長,組織巡查隊,沿海沿江查封日貨,宣傳救國。在巡查中,被走私好商所僱打手歐傷,巡查隊也被當局勒令解散。林珍一氣南下廣州,進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學習。1926年冬畢業,回平陽與張培農等會合,領導開展農民運動。

林珍投身革命

1927年,平陽縣農民協會成立,任委員。2月,兼任環川農民協會副會長。在開展反對土豪劣紳、苟捐雜税和實行減租減息、糧食平果等一系列鬥爭中,林珍義無反顧,被反動派逐為“四大民寇”之一。“四一二”政變後,農民協會被解散。1928年2月,中共平陽縣委建立,林珍經書記遊俠介紹入黨。3月,在家鄉四岱建立全縣第一個黨支部,任書記。6月,浙江省委特派員王屏周在林珍家鄉鯨頭山龍隱寺召集永嘉、瑞安、平陽3縣代表聯席會議,決定3縣農民武裝聯合暴動。林珍負責平陽的軍事指揮。27日,指揮農民武裝攻打縣城。由於城內先有防備,未能成功。林珍遂出走温州、上海,時已屆隆冬,缺衣乏食,而豪氣不少減。有詩云:“窗外朔風吹,天寒大地凍。無衣度寒歲,誰把雪炭送。冷酷奈我何,餓骨猶堅壯。明朝紅日上,還我暖烘烘。” [2] 

林珍入閩兵運

1928年冬天,林珍同志劫後餘生回到家鄉,他慶幸革命星火仍在燎原。黨領導八一南昌起義的喜訊深深激勵他搞武裝革命的決心。於是,他毅然冒着被捕的危險,奔走温州找到黃埔軍校的同學林澤深(共產黨人,錢庫林家塔人)。林澤深當時任省保安四團副官兼十一連連長。他們共商了策反國民黨雜牌軍起義的問題,決定利用駐閩雜牌軍團長何革標的反蔣情緒,動員他起義率本部參加革命。1929年11月,在林澤深安排下,林珍以保安四團名義,在公務員池桂生陪同下,到壽寧縣(福建省)與何革標談判,決定於12月起義。後因何部參謀從中作梗,策反沒有成功,林珍等人只得秘密離開壽寧。
與此同時,平陽黨組織又派李孚忱、趙蓮心、葉格飛等3同志,化裝為傳教士趕到壽寧。得悉林珍策反未遂已離該處,他們也就即刻回來。途經福鼎縣大林山時,他們不幸被戒嚴搜查的敵人作為嫌疑犯捕進監獄。
林珍、池桂生在途經福鼎縣青嶺時,不慎將槍支目標暴露,被村人誤指為“土匪”。村人在圍攻毒打他們後,又報告反動派將他們拘捕入獄。在獄中,他們與李孚忱等同志悲喜相逢。五人一心,互相鼓勵,誓為革命捨生忘死,決不向敵人屈膝投降。福鼎反動當局不明底細,無法詳審,就將他們作為重大政治嫌疑犯,押解三都岙乘船至福州,關進陸軍司令部監獄,讓他們在軍事法庭上受審。中共平陽縣委獲悉林珍等同志蒙難後,即派黨員林樓弟向陳文章暫時借三百塊銀元;並命林樓弟、蘇芬2人偕同王遜仙(林珍妻子,共產黨員,省婦運幹部)趕赴福州設法營救。經過他們多方活動,敵司令林忠終於答應保5人生命安全,但不敢釋放他們。

林珍越獄失敗

後來,王遜仙又爭取到俠士林科弟的幫助。林科弟是閩侯尚幹人,精通武藝,仗義疏財。他得知林珍等人是窮人的救星——共產黨人,就慨然答應予以營救。他藝高膽大,智勇雙全,首先假意向陸軍司令部投案自首;然後在林忠的示意下,他也被關進林珍等人所在的監獄。他把黨派人來營救的消息和他本人決定搭救的意圖,都直率地告訴了林珍等同志。在林珍的精心安排下,林俠士於深夜施展輕功,貼壁上屋頂,將天花板和瓦椽拆開2尺寬的空隙。接着,他把林珍等5人一一拉上去,並送到監獄圍牆外。在這越獄即將成功的關鍵時刻,競又發生不幸變故,原來棋失一腳,他們忘了問林俠士出走的方向和路徑,結果,他們誤入絕巷,被獄卒發覺後召來的敵兵,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故經與敵竭力搏鬥後,他們又被投入監獄。由於越獄未遂,反動當局更加懷疑林珍等同志是共產黨“要犯”,因此將搞營救活動的王遜仙同志也被扣押起來。
平陽縣委得悉越獄未遂的不幸消息,都感到十分憂慮。為了堅決營救林珍等同志,他們就指令林澤深同志以温州省保安四團的名義,趕赴福州,要求福建當局將他們押解原籍温州處理。這一舉措遭到福建反動當局的拒絕,林澤深同志的營救活動也沒成功。

林珍不幸犧牲

1930年,根據平陽縣國民黨黨部關於林珍在閩監獄、要求省黨部將其押回浙江法辦的急電報告,浙江省反省院特務頭子何炳松派艦隊赴閩遞解林珍等6人。當時福建局勢緊張,敵人深怕我黨武裝劫取,就用汽車將林珍等同志押至閩江口,然後乘艦艇去上海。林珍同志在閩獄向難友揮淚告別時,百感交集,欣然賦詩贈別:
榕城數月作楚囚,獄中温暖感同舟。
男兒不灑臨歧淚,為祝平安二字留。
艦艇於傍晚到達申江,林珍等同志被押宿上海十六鋪南康旅社。我黨已派林澤深、林樓弟、林開儒等同志抵滬等候。當晚,他們即設法入旅社慰問林珍等同志。林珍的好友黃菽民也在座。戰友們生離死別又重逢,説不盡革命鬥爭甘苦事,訴不完風雨同舟共濟情。當驚悉紅軍三打平陽城又告失利,損失慘重,林珍等同志痛心,鼓勵林澤深等戰友總結經驗教訓,再接再厲,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次日,上海記者趕到南康旅社,採訪林珍等同志。林珍同志嚴守黨的秘密,避而不談政治,只説自己和同伴被仇家誣陷,無辜受累,含冤負屈,落入囹圄。記者見無新聞採訪,只得快快而別,敵人將6人押乘火車赴杭州。
到杭州,6人先住在國民黨省府接待室。國民黨省府民政科長伍叔儻(瑞安人),即以同鄉的名義,假意殷勤,設宴招待。席間,伍叔儻軟硬兼施進行利誘,先用甜言蜜語動之以鄉情,又用封官許願挑逗慾望。林珍同志洞悉他的反動面目和陰謀詭計,就與他進行針鋒相對的論戰,揭穿他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心。宴席不歡而散,伍某掃興而去。下午,敵人就將6人押到陸軍南獄關禁。
另日,法官提審,又以悔過自新即行寬釋來勸誘。林珍同志予以嚴辭駁斥。由於法官擬判重罪無確鑿證據,因此該案處於懸而不決之際。這時候,黃菽民通過曾任國民黨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的李超英,從中給予斡旋,使林珍等6人已有釋放的希望。但就在這至關緊要的關頭,恰有國民黨平陽縣黨部常務委員鮑希初,得悉林珍關押在杭州,就策動5縣國民黨黨部聯名上訴林珍。他們控告林珍是白沙鹽民暴動的組織策劃者、是“匪黨首魁”,有“殺害鹽警四人之罪”,並説在查獲的一本封面題為“浙江政治委員會會議”的冊子裏,發現林珍是“浙江省臨時委員會主席”。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就根據鮑希初等人的誣告,認定林珍有“殺人之罪”。
1930年某月29日凌晨,天昏地暗,林珍同志英勇就義於杭州市清波門外萬松嶺,時年26歲。他是浙南和平陽黨組織和革命武裝重要領導人,他的壯烈犧牲是浙南革命的重大損失。 [3] 
參考資料
  • 1.    平陽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平陽縣誌: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851
  • 2.    蒼南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蒼南縣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767
  • 3.    《温州市鹽業志》編纂領導小組.温州市鹽業志:中華書局,2007: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