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淡秋

(曾任浙江省文聯主席)

鎖定
林淡秋(1906 —1981)原名林澤榮,192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後轉入上海大學攻讀英文。1980年當選為浙江省文聯主席。1981年12月4日在杭州逝世。 [2] 
中文名
林淡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省三門縣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81年
畢業院校
上海大同大學
上海大學
原    名
林澤榮
筆    名
林彬、應冰子、應服羣、蕭頌明

目錄

林淡秋人物生平

林淡秋(1906— —1981)原名林澤榮,筆名林彬、應冰子、應服羣、蕭頌明。1906年11月7日生於浙江省三門縣蒲西鄉小蒲村。192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後轉入上海大學攻讀英文。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大學被封閉,與柔石等在寧海中學義務教書。1928年年初南下廣州,以中山大學旁聽生名義,在中山大學圖書館閲讀五四運動以來新文學著作。半年後返回,進上海藝術大學英文系。當年冬,因支持德租界電車工人罷工,被羈押周餘。獲釋後,至新加坡華僑中學任教,兼該校圖書部主任。1930年春回上海,從事文學活動。先後翻譯出版《布羅斯基》《列寧在一九一八》《丹麥短篇小説集》(與柔石合譯)《時間呀!前進》《中國的新生》,以及《西行漫記》《續西行漫記》(與他人合譯)等。1933年開始發表小説、散文與評論。同年,參加中共領導的社會科學者聯盟。1934年夏,化名林彬,經“社聯”介紹到鎮海縣蔚鬥小學任教。1935年轉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任“左聯”常務委員、組織部部長。193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與柳乃夫、江峯帶領上海文化界內地服務團前往江、浙、皖進行抗日救亡宣傳。之後,在夏衍創辦的《譯報》做編譯工作,創辦《新中國文藝》《奔流》等刊物,與於伶、滿濤等主編《文學與戲劇》。1942年春, 轉移至新四軍根據地與游擊區,先後任《知識青年》主編,濱海報社社長,《蘇中報》《抗敵報》總編輯。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上海《時代日報》任主編,兼管副刊《新文學》。全國解放戰爭開始後,發表延安電台廣播的新華社電訊與民國政府管轄區各界人民反,飢餓反內戰要民主等真實消息。1948年8月報社被查封,隨後改辦《時代半月刊》。上海解放後,歷任《解放日報》編委兼駐京辦事處主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兼文藝部主任。出版小説集《散荒》、隨筆集《業餘漫筆》。1958年後,先後任杭州大學副校長、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8年平反並恢復職務,為第五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1979年出席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並任《辭海》編輯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為浙江省文聯主席。1981年12月4日在杭州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人物辭典 下 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M].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6.09:677-678.
  • 2.    浙江省人物誌編纂委員會.浙江省人物誌/台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01月:1039-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