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

鎖定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淑英。
書    名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
作    者
田淑英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2月1日
頁    數
257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16104873
外文名
Effects and Choice of Policies For Forestry Ecology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語    種
簡體中文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內容簡介

田淑英編著的《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分為八章,首先闡述研究基礎並對三大政策進行制度實證分析,然後通過政策效應分析反映具體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包括林業公共投資的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激勵效應以及森林資源管制政策的成效及負效應;從政策資源、政策環境和政策本身三方面剖析政策有效性的制約因素;以實現林區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為導向,對三大政策的改革提出建議。本書給供相關人員參考閲讀。 [1]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現實需求
二、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三、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範圍
一、本書關注的問題
二、政策範圍的界定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結論與評論
第四節 研究內容、思路與方法
一、主要內容
二、研究思路與邏輯結構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第一節 概念釋義
一、林業、營林、造林與森林
二、公共政策
三、林業公共投資
四、林業產權
五、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森林的公共產品屬性及政府介入方式
一、公共產品的特徵與分類
二、森林的公共產品屬性判斷
三、森林生態供給的市場失靈與提供方式
第三節 林業的外部性及政府幹預的政策手段
一、外部性基本理論
二、林業外部性的多重性
三、林業外部性導致的效率損失
四、政府矯正林業外部性的政策手段
第三章 中國林業公共政策的演進
第一節 林業投資政策的演進
一、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林業發展階段(1949—1977年)
二、木材生產與生態建設並重的林業發展階段(1978—1997年)
三、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階段(1998年以後)
第二節 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歷程
一、林業產權的初步界定階段(1949—1952年)
二、林業產權集中階段(1953—1980年)
三、林業產權制度框架形成階段(1981一1997年)
四、林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完善階段(1998年以後)
第三節 森林資源管制政策的演進
一、木材生產計劃管理階段(1949—1984年)
二、森林採伐限額管理階段(1985年以後)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林業投資政策的經濟與生態效應分析
第一節 林業公共投資的經濟增長效應分析
一、全國營林投資與林業經濟增長趨勢的總體分析
二、20個主要省區營林投資與林業經濟增長趨勢的統計分析
三、營林投資經濟增長效應的計量分析
第二節 林業公共投資的生態供給效應分析
一、營林投資生態效應的總體分析——基於森林資源存量的分析
二、造林投資的效率分析——基於森林資源增量的分析
三、造林投資效率變化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林業產權政策的激勵效應分析
第一節 基於官方統計數據的分析
一、根據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引致效應的判斷
二、根據非公有經濟造林面積變化趨勢的判斷
第二節 基於福建省實地調查的分析
一、調查背景與基本情況
二、調查結果
三、印證與思考
第三節 基於多省區問卷調查的分析
一、基本情況
二、調查結果
第四節 林業產權政策激勵不足的原因分析——基於logit
迴歸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抽樣調查樣本及影響變量説明
二、模型選擇及迴歸分析
三、計量分析結果説明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森林資源管制的政策效應分析
第一節 森林資源管制政策措施及效果評價
一、現行森林資源管制政策的具體措施
二、森林資源管制政策的成效:森林生態狀況得到改善
第二節 森林資源管制的政策失效
一、總體狀況分析
二、東北國有林區的典型調查分析
第三節 管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設計失靈
二、管制負效應及經濟壓力下的利益驅動
三、管理者與營林者博弈下的管制悖論
四、森林採伐限額管理中的尋租問題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政策有效性的制約因素分析
第一節 林業政策有效性制約因素的理論分析
一、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的基礎理論模型
二、林業公共政策有效性制約因素的框架設計
第二節 政策資源的制約
一、自然資源
二、經費資源
三、人力資源
第三節 政策環境的制約
一、經濟環境
二、體制環境
第四節 政策本身的因素
一、政策與理論的偏差
二、政策之間的不協調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促進我國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公共政策選擇
第一節 林業公共政策的目標
一、公共政策的目標:社會福利最大化
二、我國林業公共政策的目標選擇:以公平促效率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第二節 林業公共投資:缺位與越位的歸正
一、林業投資需求的測算
二、林業公共投資的體制創新——分類投資模式的構建
三、林業公共投資重點的調整——林業公共品建設與森林經營補助
四、多層次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的構建
第三節 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公與私的權衡
一、林業產權明晰化的必要性
二、林業產權制度安排的國際視野
三、林業產權制度的有效形式——基於理論及前人分析的判斷
四、我國林業產權制度安排的可能選擇
第四節 森林資源保護:在差別管制中實現激勵相容
一、森林資源管制的理論基礎
二、森林資源保護的國際經驗借鑑
三、對森林資源差別管制模式的探討
第五節 本章小結
附錄A 林業發展與政策調查(一):農户問卷
附錄B 林業發展與政策調查(二):幹部問卷
附錄C 調研拍攝的部分圖片
參考文獻
後記

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政策效應及選擇作者簡介

田淑英,安徽省潛山縣人,1967年5月出生。1991年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現名“華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獲工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企業管理第二學士學位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5年於安徽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1O年於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現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財政税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委員,安徽省財政學會理事,安徽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財税理論與政策、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承擔過50多項課題研究,並在《財政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農業經濟問題》等核心期刊發表相關論文,論著合計30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