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攄

鎖定
林攄,字彥振,福州長樂人。其父林邵,官至顯謨閣直學士。林攄以父蔭入仕,累官至敕令檢討官。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繼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專事變法,並派出一批官員巡察各路。林攄時為屯田員外郎,被派視察河北。陛辭時林攄建言:大府宜擇帥、邊州宜擇守、驕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賜進士及第,擢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學士
本    名
林攄
所處時代
宋朝
字    號
字彥振
父    親
林邵
性    別

目錄

  1. 1 其他

林攄其他

奉命使遼。此時正逢朝廷出兵收復被西夏侵佔的湟、鄯、廓等州,西夏兵屢敗,託遼國代為緩頰。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媾和藉口,林攄使遼時直言西夏屢起邊釁之罪,而遼國不加抑制反為之請命,有失遼宋邦交原義。而當遼國請宋把收復的失地再割讓西夏時,林攄嚴辭拒絕了。遼國大怒,斷絕了供給宋使團的水、糧,但終不得不送宋使團回朝。這事到了主和派那裏,變成林攄奉蔡京命而“怒鄰生事”,被貶出知潁州。而此時正是蔡京獨相,一手握天之時。
召為開封府尹,時議變錢法,有巨賈、官員裏外勾結趁法令未發佈時謀利,林攄鞠之,嚴厲懲治了那幾名違法亂紀的官員。
“楚王好細腰,宮女半餓死”,當時的徽宗好道術,臣下則紛紛效仿,於是就有道士巧飾自己,到京城招搖撞騙,眾多的官員對其亦步亦趨,而當出事時,皇帝總是對的,臣下則避之唯恐不及。崇寧五年(1106年),京中出了妖道張懷素謀反案,身為開封府尹的林攄主辦這件案子,搜檢審訊之下,發現滿朝文武幾無不與張懷素來往,倘認真追究,則牽連太廣,林攄遂請除主犯外,其餘與張懷素來往的一般信件都焚燬,以安人心。當時大家都稱其“長者”,但後來卻被正統派指蔡京與張懷素來往最密,林攄所為實替蔡留了退路。實情如何,則只有箇中人知道,不過,林攄在案結的翌年即以試吏部尚書晉同知樞密院,第三年進中書侍郎(右副宰相)則是不爭的事實。
大觀三年(1109年)三月,御集英殿策進士。科考結束後,林攄當值臚唱貢士,因其非科甲出身,有些較偏僻的字就不認得,這就把“甄盎”兩字讀錯,於是被劾寡學,黜知滁州。那些“學識淵博”的正統派還不罷休,又被貶提舉洞霄宮閒職,而這時的蔡京已經是太師、魏國公、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在以雙親年高待養為由兩辭起復後,林攄終以端明殿學士知揚州。林攄是個極富施政經驗的官員,史書稱他知揚州“以察察聞,鉏大俠,繩污吏,下不敢欺”。徒大名府,又被舊事重提,論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