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鎖定
林慶,男,主任醫師,1934年生,1957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教授。 [1] 
中文名
林慶
出生日期
1934年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性    別

林慶人物經歷

自1962年以來從事小兒神經專業的臨牀、教學及科研工作,1980年在美國奧克蘭兒童醫學中心進修小兒神經及小兒發育醫學,1989年赴日本研修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曾任中華醫學會小兒神經學組組長,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抗癲癇協會顧問,《中華兒科雜誌》及《實用兒科臨牀雜誌》副總編輯,亞太地區國際小兒神經學會中國地區組長。 [1] 

林慶科研成果

林慶主編書籍

曾著有《嬰幼兒發育醫學》、《小兒癲癇》。主編了《小兒癲癇的現代診斷和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基礎與臨牀》、《實用小兒癲癇病學》等專著。參加編寫了《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實用兒科學》等專業書籍30餘部。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及衞生部獎。 [1] 

林慶發表論文

1.腦發育不良腦積水 中華兒科雜誌 12:371 ,1963 [2] 
2.用“千金葦莖湯”加減消除肺部囉音 北京醫學院學報 1期:35 ,1975
3.熟附子在小兒腹瀉的應用 北京醫學院學報 3期:158 ,1975
4.中藥治療小兒肺炎73例分析 中華醫學雜誌 12期:766 ,1976
5.小兒神經皮膚綜合徵40例分析 中華兒科雜誌 18:101,1980
6.小兒發育醫學簡介 中華兒科雜誌 21:372,1983
7.關於小兒癲癇臨牀分類及治療的建議 中華兒科雜誌 22:100,1984
8.小兒高熱驚厥的診斷和建議 中華兒科雜誌 22:101,1984
9.腦電圖毫針蝶骨電極檢查在兒科的應用 中華兒科雜誌 22:176,1984
10.嬰兒時期神經反射檢查方法及其臨牀意義 中華兒科雜誌 23:182,1985
11.智力低下兒童經特殊教育後智商變化的初步觀察 中華兒科雜誌 26:44,1988
12.怎樣儘早發現腦癱患兒 中華兒科雜誌 27:57,1989
13.熱性驚厥患兒預後遠期隨訪 中華兒科雜誌 31:210,1993
14.小兒腦癱的診斷 臨牀兒科雜誌 12:219,1994
15.Tourette 綜合徵的神經心理缺陷及其
與血漿催乳素含量的關係 中華兒科雜誌 34:84, 1996
16.江蘇七城市小兒腦性癱瘓的患病分析 中華兒科雜誌 37:42, 1999
17. 非癲癇性強直樣發作(附15例報告) 中華兒科雜誌 37:240,1999
18.努力提高小兒腦癱的防治水平 中華醫學雜誌 81:1217,2001
19.進一步提高小兒癲癇的診斷水平 中華神經科雜誌 34:130,2001
20,需與癲癇鑑別的小兒發作性疾病 中華神經科雜誌 34:180,2001
21.我國六省(區)小兒腦性癱瘓患病率及
臨牀類型的調查分析 中華兒科雜誌 39:613,2001
22.小兒癲癇發作的分類及最新進展 中華兒科雜誌 40:313,2002
23.不斷提高癲癇診斷水平 臨牀兒科雜誌 20:67。2002
24.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 中華神經科雜誌 35:190,2002
25.腦電圖的特徵及臨牀應用進展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18:705,2003
26.小兒癲癇的診斷 實用兒科臨牀雜誌19:335,2004
27.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診斷條件及分型 中華兒科雜誌 43:262,2005 [3] 

林慶擅長領域

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癲癇、腦性癱瘓、智力低下等。 [1] 

林慶社會任職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神經學組 秘書(1985~1989);組長 (1989~2007);顧問 (2007~)
中華兒科雜誌 編委(第8、9屆)(1985~1993);副總編輯(第10、11屆)(1993~2003)
學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12、13、14屆)(2003~2016)
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第15屆)(2017~)
北京醫學會兒科分會 副主任委員(第8、9、10屆)(1991~2002)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
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顧問
中國小兒腦癱康復委員會顧問
中國抗癲癇協會顧問
楊森科學委員會中國分會委員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兒科醫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際小兒神經學會會員
亞太地區小兒神經學會中國地區組長
北京癲癇學會副會長
中華醫學會小兒神經學組組長
曾任或現任:
《中華實用兒科臨牀雜誌》、《中國實用兒科雜誌》、《臨牀兒科雜誌》、《中國當代兒科雜誌》、《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誌》、《中國循證兒科雜誌》及《新生兒雜誌》等的編委或副總編輯、或學術委員會委員、或顧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