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忠照

鎖定
林忠照(1911年-1992年11月18日),曾用名林中照, [1] 福建省龍巖市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擔任過紅軍宣傳員、政治指導員、團代政委、軍團政治部巡視員、團政治處主任、師敵工科長、軍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戰鬥和兩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政治處主任、華北總政考察團工作隊長、旅供給部政委等職,參加了保衞延安的戰鬥和大生產運動,為鞏固陝甘寧根據地作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軍分區政委、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軍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遼瀋、平津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建國以後,擔任過粵東軍區第二政委,江西省軍區副政委、第二政委,福州軍區炮兵政委,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7] 
中文名
林忠照
別    名
林中照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92年11月18日
畢業院校
瑞金紅軍大學
延安中共中央黨校
出生地
福建龍巖

林忠照人物生平

林忠照,1911年生於福建龍巖縣。 [1] 
1927年,加入銅缽農民協會,成為當時銅缽鄉里最年輕的農民協會會員。
192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參加銅缽農民暴動。
1930年3月,參加紅軍,歷任戰士、旗手、宣傳員、列寧室主任。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後,歷任紅十二軍三十六師一零八團機槍連黨支部書記、連副指導員、紅一軍團一師一團機槍連指導員。
1933年,進瑞金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江西軍區獨立第四團總支書記。同年7月,任紅八軍團二十一師六十二團代理政委。8月底,又調回六十一團,在松嶺下防禦戰中,指揮第六十一團三營奪取一個軍事要點,左臂中彈,由於當時醫療條件有限,這粒子彈始終沒被取出,伴隨着他走過不平凡的一生。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三、四、五次反“圍剿”戰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徵。長征中,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巡視員,參加了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等戰鬥。到達陝甘寧後歷任陝甘支隊一大隊指導員、陝北二十七軍八十一師一團政治處主任、八十一師敵工科科長。後參加紅軍大學政治學習半年,畢業後任紅三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參加和指揮了保安縣的保衞戰。
抗日戰爭初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留守處政治處組織股股長,陝甘寧邊區留守兵團警備三團政治處主任。
1939年3月至1940年7月,任八路軍總政治部考察團組長,先後在八路軍一二零師、晉西北、晉察冀邊區中落實部隊整黨整風、加強支部建設和協助呂正操部建黨等工作。後任八路軍軍政學院三隊政治指導員。
1943年,進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同年冬,任留守兵團教導二旅供給部政委,為延安的大生產運動和物資、軍需供給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初期,任冀察熱遼軍區熱中軍分區副政委、政委,率部在熱河省赤峯一帶接受日本軍隊投降。
1946年,國民黨軍進攻熱河,領導所部開展游擊戰和阻擊戰。同年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任第八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攻打四平外圍、攻克八面城等戰鬥。後又率部參加了攻克黑山、北票、錦州、義縣及遼瀋戰役等。
1948年11月,任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五軍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平津戰役。
1952年12月,任中南軍區“三反”“五反”領導小組副組長兼總支書記。
1953年,任粵東軍區第二政委,曾組織指揮配合着名的福建東山島戰鬥。
1955年後,歷任江西省軍區副政委、政委,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並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68年後,任福州軍區炮兵政委、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顧問、福建省第四屆政協常委等職。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
1982年離休。
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2年11月18日,在福州逝世。 [2] 

林忠照人物事蹟

林忠照作戰勇敢 帶傷長征

長征前,中央軍委決定成立紅八軍團,林忠照從紅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二十一師六十二團任代理政委,這個團大部分是閩西子弟兵,作戰十分勇敢。1934年8月間,林忠照所在部隊和紅三軍團四師等部在江西興國西北的牛古嵊、仙人掌地區同敵人激烈交戰,阻擊敵人向中央蘇區腹地前進。
在戰鬥中,林忠照衝鋒在前,突然敵人一顆子彈貫通他左上臂。他捂着傷口,帶傷指揮,直到戰鬥全勝。受傷後他帶傷工作,以至傷口發炎,傷勢加重,林忠照只得住進野戰醫院。醫院傷員不少,而且越來越多。在醫院裏他不失時機地給傷病員講幾次反“圍剿”戰鬥的故事,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位肚子受傷的戰友説:“我們連的同志作戰很英勇,敵人就像螞蟻一樣一批又一批,打了幾天,敵人死傷很多,滿地都是屍體,我們也損失了不少。上級説退守,又作戰了幾天,上級又説退守,現在退守長汀松毛嶺,以後再退守哪裏呢?”林忠照聽後思索了許久説:“這次反圍剿戰鬥跟前幾次不一樣,但要相信紅軍一定會勝利,革命一定會成功。”
戰事越來越緊,野戰醫院上空響起敵機聲。紅軍被迫進行長征,林忠照傷未愈,組織給他派了擔架。他為了減輕行軍不便,在過敵人封鎖線時,迅速歸隊。
紅八軍團在過湘江時,受到嚴重損失。因為林忠照他們過湘江前的重要任務是在後面收容,因此行動遲緩,遭敵機轟炸、掃射,犧牲了很多福建子弟兵。
中央紅軍渡過湘江後,於1934年12月初召開通道會議,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撤銷紅八軍團建制,林忠照調紅一軍團政治部任政治巡視員、一師一團團支書記。 [6] 

林忠照佔領安順場 奪取敵船隻

1935年5月,紅軍渡過金沙江,經過會理瀘定來到冕寧。林忠照所在的一團擔任了光榮的先遣任務。中央軍委為了加強先遣部隊的領導,派劉伯承聶榮臻分別擔任先遣部隊司令和政委。為了增強先遣團的力量,軍團的工兵連劃歸一團指揮。劉、聶兩首長把強渡大渡河的任務交給一團。一團接到任務後立刻從離大渡河160里路的一個村莊冒雨出發,火速前進。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條支流,地形險惡。太平天國石達開全軍覆沒在這裏。蔣介石就是要把紅軍當作石達開,在此消滅。當時紅軍處境十分危險:後有數十萬敵軍追趕,前有四川軍閥把守大渡河所有渡口。
經一天的冒雨行軍,一團部隊在一個山坡上停下來,這裏離大渡河的安順場渡口只有10多里路,大渡河嘩嘩水聲都可聽到。140多里路的急行軍,實在疲勞,此時已夜間10點多鐘,戰士一停下就在雨中倒頭就睡。林忠照找當地幾個老鄉瞭解情況:前面安順場是個近500户人家的小市鎮,敵人為了防我渡河,經常有兩個連在安順場防守,所有的船隻都拖走、毀壞,只留一隻船供他們過往使用。安順場對岸有敵一個團的兵力,主力在渡口下游15裏處。上游的瀘定城駐有敵3個骨幹團,下游是敵楊森的兩個團。要渡大渡河,必先佔安順場,奪取船隻。忠照把了解到的情況向先遣部隊首長作了彙報,劉伯承指示説:“這次渡河,關係着數萬紅軍的生命,一定要戰勝一切困難完成任務,為全軍打開一條勝利的道路。”聶政委説:“我們不是石達開,我們是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工農紅軍,在我們面前,沒有戰不勝的敵人,沒有突不破的天險。”並命令一團火速佔領安順場。
夜黑雨大,林忠照帶一營踏着泥濘小路跑步前進。靠近安順場,他命令一營分成三路包圍安順場守敵。安順場守敵做夢也沒想到紅軍來得這樣快,他們認為紅軍還沒走出少數民族地區,因此毫無戒備。敵人兩個連的兵力不到半小時全被我一營打垮。在戰鬥中,林忠照來到路邊一間房子,突然聽到一聲喊:“哪一個?”通訊員一聽聲音不對,大吼一聲:“不要動,繳槍不殺!”敵人摸不清我們的情況就乖乖繳了槍。事也湊巧,原來這幾個敵人是管船的,剛從對岸過來。林忠照命令一營繳獲了這條木船,成了紅軍渡河的惟一工具。
佔領了安順場,林忠照認為只能強渡大渡河。根據上級的指示,他命令炮兵連的3門八二迫擊炮和數挺重機槍安放有利陣地上,輕機槍和特等射手進入河岸陣地。火力佈置好了,剩下的問題是渡河。一條木船裝不了多少人,必須組織一支堅強的渡河奮勇隊,於是他把挑選渡河人員的任務交給孫營長。戰士們知道組織奮勇隊的消息後,一下子包圍了孫營長,弄得孫營長怎麼安排都不行。“怎麼辦?”孫營長請示他。忠照這時又高興又焦急,高興的是紅軍戰士勇敢不怕死,焦急的是這會拖時間。忠照決定由孫營長去二連選拔奮勇隊隊員。
5月25日上午,在劉伯承的指揮下,紅八團團長楊得志組織了以連長熊尚志為首的17名勇士。一支英雄的渡河奮勇隊由17人組成,每人一把大刀,一支衝鋒槍,一支短槍,5顆手榴彈,還有作業工具。
莊嚴的時刻來到了,林忠照大聲地説:“同志們,千萬紅軍的希望,就在你們身上。堅決地渡過去,消滅對岸的敵人!”“打!”忠照向炮兵下達了命令。神炮手趙章成的炮口早已瞄準了對岸的敵工事,轟轟兩下,敵人的碉堡飛向半空。我們的機槍、步槍都發揮了威力,暴風雨般地壓住敵人火力。船上下波動向前,划船的老鄉們一槳連一槳拼命划着,四周滿是子彈擊起的浪花。十七勇士終於佔領了渡口的工事,打退了國民黨軍的拼命反攻,蔣介石企圖把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夢想徹底破滅。 [6] 

林忠照智翻雪山 會師達維

紅軍過瀘定橋後,乘勝向北疾進,連續佔領了北龍坪、天全等地,6月11日下午,進抵四川邊境寶興縣屬的大蹺磧,高聳入雲的大雪山——夾金山,橫擋住紅軍的去路。此時林忠照又調到四團當政治巡視員。
為了取得爬雪山的常識和經驗,林忠照組織工作組,深入當地居民訪問。年長的老鄉諄諄告誡他:早晨、晚上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山風四起,遮蔽天日,切勿過山。要通過必須在上午10時以後,下午3時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帶上烈酒、辣椒好禦寒壯氣,還得拿根枴棍借力爬山。這時正是盛夏,紅軍官兵身上只穿一件單衣,這裏居民既少又窮,烈酒、辣椒無法買到,能找到的只是每人一根木棍。忠照把爬雪山將要遇到的困難詳細的向部隊作了交代,要大家想辦法克服困難,做到爬過雪山不丟下一個人。要“強幫弱,大助小,走不動的扶着走,不能扶的拉着走,每個人都要安全翻越大雪山”。
12日清晨,在宏亮的集合聲中,部隊鄰近幾個小村落的紅軍向大蹺磧集結,進行翻雪山前的動員。每人手中拿着一根木棍,有的小心翼翼地夾在腋下,有的興致勃勃地上下揮舞,隨着“征服夾金山,創造行軍奇蹟”的口號,無數根木棍一齊指向天空,氣勢如虹。9時許,隊伍浩浩蕩蕩地沿着河邊小路向雪山進發。來到山下,氣温驟降,腳下的路凍得梆硬,木棍着地發出“咯咯”響聲。戰士們把軍毯披在身上。林忠照的軍毯原放在軍馬上,後軍馬在戰鬥中丟失,他禦寒工具比別人更少。他憑着一股意志,爬上了山腰。先頭班用刺刀在雪上挖着踏腳孔,後面的人手拉手,踏着他們挖出的腳孔,謹慎前進。突然,響起驚喊聲:“有人掉進巖洞。”林忠照快步上前,跟戰士們一起用木棍和綁腳帶幫助掉進巖洞的同志爬上來。林忠照吩咐被救出的同志不能坐下,繼續前進,否則就永遠站不起來了。山上霧霾瀰漫,時濃時淡,人行其中,宛如騰雲駕霧,單薄的軍衣,抵擋不住風雪的吹打,臉上、身上像被無數把尖刀割着。林忠照渾身哆嗦,越往上爬空氣越稀薄,呼吸越困難。前面一位年齡較大的同志想停下,林忠照説:“不行,停下來就永遠走不動了!”林忠照同他互相攙扶着前進。快到山頂,突然下起冰雹,核桃大的雹子劈頭蓋腦地打下來,滿臉腫疼。他們只好用手捂住腦袋前進。冰雹過後,萬里晴空,陽光耀眼,舉目一望,除山峯上幾根少數民族豎起的“旗杆”外,都是一片冰雪。他俯視山下隊伍,大聲喊:“同志們,加把勁。”和他攙扶着同志也大聲喊:“加油,加油,加油!”他們攙扶着終於翻越了夾金山的主峯。
經過5個小時的緊張搏鬥,全團人馬都安全翻過雪山。下山時,部隊歌聲此起彼伏。下至半山,有一羣犛牛在悠然戲逐,它們發覺浩浩蕩蕩的隊伍嚇得四處奔跑。突然山腳下響起槍聲,林忠照和團長跑向前衞班,觀察前面的情況。他從望遠鏡中看見山下不遠處是一個頗大的村莊,在村子周圍的樹林中,隱隱約約有不少人來回走動,他們揹着槍,頭上有軍帽,顯然是支部隊,一團是前衞團,前面再沒有自己的部隊了。四團以戰鬥姿態向前推進。忽然,山風吹來一陣很微弱的呼聲,四團屏息細聽,但根本聽不清楚。於是四團加快速度前進,漸漸地彷彿聽見“我們是紅軍”!“紅軍?真是紅軍?”忠照正半信半疑,偵察員飛奔回來,邊跑邊喊:“是紅四方面軍的同志”,“紅四方面軍的同志來了!”
過不久,山下也傳來“我們是紅四方面軍”的清晰喊聲,頓時,一片歡呼,響聲如雷。萬想不到就在這夾金山下,會見了日夜盼望的親人——紅四方面軍的同志。
四團歡呼着湧進達維村,四方面軍的同志拉着把自己住的房子讓給四團住。紅四方面軍八十八師的首長立即前來看望紅一方面軍的同志,還送給四團30擔糧食,做面葫蘆慰勞他們。村頭村尾每一角落都有戰士在愉快交談,互相詢問情況。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對每一個同志都是很大的鼓舞當同志們互相瞭解對方艱苦奮鬥的經歷後,就更增加了革命的勝利信心。
晚上,在達維村的廣場上舉行了一個會師聯歡會,熊熊的篝火映紅了天,戰士們的臉上放射出歡樂的光輝。有人唱四川民歌,有人説評書,有人唱興國山歌,林忠照也唱起了龍巖山歌:“日頭出來紅又紅,紅軍人會師情濃濃。今晚篝火映歡樂,明日長纓搏蒼龍……”聯歡會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響徹雲霄。
當夜,團長王開湘和林忠照睡在四方面軍同志為他們準備好的牀上。長征以來,他們從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今天在這樣舒適的牀上睡,才真是體會到什麼是幸福。忠照説,當晚他睡了個神仙覺。 [6] 

林忠照紀律先行 歌唱勝利

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紅四團挺進到毛兒蓋休整待命。當時,黨中央和毛主席確定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即兩個方面軍共同北上,協力前進,擬打下松潘,攻佔平武,然後出甘南,沿文縣武都一帶前進,佔領川陝甘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促進全國抗日高潮的到來。但是,由於張國燾的不斷阻撓,敵情發生了重大變化,戰機貽誤了,紅軍不得不當機立斷,改變北上路線,決定乘敵不意,穿越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草地,北出陝甘。
林忠照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草地茫茫,荒無人煙,行軍前的籌糧準備更顯得重要。上級首長考慮毛兒蓋東南的波羅子地區,是個產糧區,駐紮部隊不多,便派四團前往籌糧,要求每人至少籌備10斤以上乾糧。
林忠照認為,波羅子雖是個產糧區,部隊駐得少,比較容易籌糧,但也不要看得過分簡單,那個地區居住着少數民族,與紅軍的語言不通,加上國民黨反動派欺騙宣傳的影響,對我黨我軍不夠了解,必然增加籌糧工作的難度,我們要嚴格執行政策紀律,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否執行我黨和紅軍的政策紀律,是能否完成籌糧任務的首要條件。
林忠照召開團機關會議,進行傳達貫徹。團部機關多數是幹部,比較容易領會上級的意圖,大家一經動員,便行動起來了,有的同志還把乾糧袋拿出來檢查檢查,有了破洞,馬上細線密針,仔細地縫好。
四團部機關緊跟在前衞營的後頭,沿着崎嶇的小道,向波羅子地區前進。這一帶地處高原,氣候變化無常。當時正是盛暑季節,儘管炎熱,卻也時而颳風,時而下雨。途中同志們晴時一身汗,雨時一身泥,忽冷忽熱,加上缺糧,不少同志身體支持不住就倒下了,大家情緒還是十分高漲,一路有説有笑。
連續行軍兩天。砰!砰!突然前方傳來了槍聲,一聽到槍聲,同志們個個虎了起來,腳下的步子不約而同地加快了。不一會兒,團偵察員返回報告,説是前頭村莊的藏族同胞,因為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欺騙,一發現我先頭部隊,便鳴槍報警,紛紛躲進深山。林忠照邊走邊想:這不是好兆頭啊!它預示着籌糧將是一場艱苦的鬥爭,不單純是經濟工作,而是一項政治任務。
林忠照説,在河對岸稀疏的樹叢中,散落着幾個村莊,團部和前衞營所進的,算是比較大的一個,約有百把户藏族人家,他們住的有平房,也有搭着一根獨木梯子的兩層樓,但構造都比較簡陋,牆多是用竹子編的,上面糊着牛糞,或是泥巴,當忠照他們挨户推門進去,屋內空無一人,牲口也沒見到,一片死寂。這時,雖然在屋前屋後的莊稼地裏,成熟了的青稞和豌豆,十分喜人,可是忠照他們不知道哪一塊是土豪的,哪一塊是羣眾的,無從下手徵收,只好“望糧興嘆”。
根據這個情況,林忠照他們研究對策,重申了執行政策紀律的重要性。開頭,大家都沒有住進民房,露宿在樹下或屋檐下;後來住進去了,也不動用藏民羣眾的東西,儘可能把屋子內外打掃得一乾二淨。同時,團部和各營都派出工作組,在通司的帶領下,上山宣傳黨的政策,做羣眾工作。
這樣做有沒有效果呢?頭兩天見效不大,沒有一個藏胞弟兄下山。但林忠照他們執行政策的決心並沒有因此動搖。這時部隊攜帶的糧食越來越少了,有的連隊幾乎斷糧,而一畦畦的青稞就在身旁,簡直是“俯首可拾”,然而從上到下,同志們還是以政策紀律為重,寧可自己捱餓,也不摘取。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於紅軍嚴格執行政策紀律,逐漸消除了藏胞弟兄們的疑慮,特別是先回來幾户藏胞弟兄,當他們看到屋內的東西一件不損,地裏的莊稼顆粒不丟,十分驚喜,也非常感動,這喜訊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向深山,越來越多的藏胞弟兄竟相扶老攜幼返回,死寂的村莊又熱鬧起來了,林忠照在藏胞弟兄的協助下,按黨的政策規定,動手徵收土豪的青稞麥和豌豆。有些貧困藏胞弟兄聽説紅軍北上抗日,也拿出自己的青稞麥和豌豆。忠照他們則按量按質付給銀元,做到買賣公平。就這樣,忠照他們很快就籌足了乾糧,完成了任務。
晨曦初露,東方破曉,林忠照他們揹着沉甸甸的乾糧袋,告別藏胞弟兄,跨着輕捷的步子,開始了新的征途。他們每跨出一步,細長的乾糧袋也隨着擺動了一下,它就像是樂隊的指揮,正指揮大家歌唱籌糧凱歌,歌唱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政策紀律的勝利。
林忠照經常回憶長征這段難忘歷史。他説:“當時,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很突出的,他們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英勇戰鬥,不怕犧牲,行軍時,有的人身上揹着好幾支槍,有的人身體不好還爭着抬擔架。”爬雪山時,林忠照把分到的一塊羊皮送給了一個身體不好的戰士,自己裹着一塊麻布片,結果被凍得生了病。他説:“雖然身體有病,但一想到我們紅軍所從事的革命是人類很偉大的事業,渾身就增添了力量。”長征路上,他還把乾糧讓給戰士吃,為戰士們抬擔架、扛機槍、背行李,受到戰士們的讚揚,大家誇他是不知疲倦的人。
他常説:在長征路上,餓死,凍死和戰鬥中犧牲的同志不知有多少,我們團在渡過金沙江時,遇到敵人飛機的偷襲,許多同志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我家鄉龍巖江山鄉就有100多人蔘加紅軍長征,長征勝利到達延安時,僅剩下林忠照、郭廷萬等4人,幾乎都犧牲在長征路上。 [6] 

林忠照親屬關係

林忠照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父親叫林景星,母親叫吳新蓮。 [4] 
1950年,林忠照(前左二)回家鄉與親人合影 1950年,林忠照(前左二)回家鄉與親人合影 [3]

林忠照社會紀念

林忠照故居慎思堂 林忠照故居慎思堂 [5]
林忠照故居慎思堂,為清代建築,有300餘年歷史,坐北朝南,佔地700餘平方米,單層土木結構,琉金瓦房。大門進處是大天井(約100多平方米)兩邊是廊房。林忠照出生在緊接祖祠左邊的房內。大廳約30平方米,林忠照幼時讀書曾在這裏度過。他於1961年回鄉時也曾在此居住。廳兩邊還各有廂房兩間,左近廂房曾是林忠照孩提時居處。 [5] 
林忠照將軍後代林永強一行參觀林忠照將軍故居 林忠照將軍後代林永強一行參觀林忠照將軍故居 [3]

林忠照社會評價

《人民日報》:他積極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關心軍隊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併為之勤奮工作。 [7] 
龍巖市人民政府: 林忠照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他追求真理,不怕犧牲,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他勤奮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謙虛謹慎,實事求是,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和組織領導才能;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服從組織,嚴守紀律,執行指示堅決,具有堅定的黨性觀念,他工作勤懇,嚴肅認真,紮實細緻,任勞任怨;他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聯繫羣眾,關心部屬,平易近人;他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生活儉樸,對家屬子女要求嚴格,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2] 
龍巖博物館:林忠照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人民軍隊建設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3] 
參考資料
  • 1.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開國將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04,第620頁
  • 2.    林忠照  .龍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1-27]
  • 3.    【館長姐姐説】第八期:龍川驕子——開國少將林忠照  .龍巖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11-27]
  • 4.    黨史研究會,燃燒的紅飄帶  福建人與長征,福建閩教圖書有限公司,2017.03,第317頁
  • 5.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龍巖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組織  總第14卷  第9冊  福建省革命遺址通覽  龍巖市,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12,第77-78頁
  • 6.    李森,凌雲:《林忠照與長征:他是最早與四方面軍會師的人》,《福建黨史月刊》2006年第S1期,第49-52頁
  • 7.    《林忠照同志逝世》,《人民日報》1993年1月8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