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徽因

(中國現代建築師,詩人,作家)

鎖定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 [1]  ,漢族。祖籍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出生於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華大學教授 [2]  ,為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作家,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 [1]  ,“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傑出女性” [2] 
民國九年(1920年)隨父林長民歐洲遊歷。民國十二年(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民國十三年(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獲美術學士學位(將於2024年獲追授建築學學士學位 [20-21]  )。 [1]  後就讀於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 [3]  。民國十七年(1928年)與梁思成加拿大温哥華結婚 [1]  [19]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與梁思成圈閲批註中國營造學社藏本《大唐西域記》(數百處唐代建築及地名),發現唐代建築——五台山佛光寺 [18]  。解放後,林徽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和景泰藍工藝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2]  ,著有《林徽因詩集》《林徽因文集 [3]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與世長辭,享年51歲 [1] 
中文名
林徽因
外文名
Phyllis Li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4年6月10日
逝世日期
1955年4月1日
畢業院校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出生地
浙江杭州
祖    籍
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
丈    夫
梁思成
祖    父
林孝恂
父    親
林長民
族    叔
林覺民
女    兒
梁再冰
兒    子
梁從誡
性    別
原    名
林徽音

林徽因人物生平

林徽因名望世家

不同時期的林徽因
不同時期的林徽因(27張)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族叔林覺民是民主的先驅。父親林長民是在政治上較為活躍的人物。 [4]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林長民的大女兒。 [4]  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矇;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民國三年(1914年),林徽因與祖父來京,與父親同住在前王公廠。 [4] 

林徽因早年經歷

1916年,就讀於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
1920年4月,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在此期間,她還結識了父親的弟子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
1921年,隨父回國,仍到培華女中續學。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
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到中國訪問,林徽因與徐志摩、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爾遊歷北京。泰戈爾為林徽因寫了一首詩: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 [4]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攻讀建築學。
1924年9月,兩人一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梁思成在美術學院建築系,因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註冊在美術系,林徽因註冊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民國十四年(1925年)9月20日,林徽因的照片出刊在上海《圖畫時報》第268號頭版人物。 [5] 
1927年夏,從美術學院畢業後,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美術設計半年。
民國十七年(1928年),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婚禮後同往歐洲遊歷,考察歐洲建築。 [6]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林徽因在到職前先回福州探親,曾應福州師範學校和英華中學之請,作《建築與文學》和《園林建築藝術》的演講。又為其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翌年,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專業英語。
民國二十年(1931年)10月,林徽因在《詩刊》第3期上首次以“林徽因”發表詩作,從此,林徽音成為“林徽因”。 [7] 

林徽因建築生涯

1930—1945年15年間,林徽因、梁思成對190個縣2738處古建築進行了調查,很多古建築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全國以及國際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如河北趙州石橋、山西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8] 
1931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
1936年5月,林徽因身體稍有好轉,就和梁思成赴河南考察。6月下半月抵達濟南。 [8]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區發現中國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建築——建於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盧溝橋事變後,林徽因、梁思成隨營造學社先遷長沙,後於1938年1月到昆明,住在巡津街一所名為“止園”的宅院裏。梁思成夫婦所開展的第一項研究就是昆明的古建築進行調查。梁思成長年外出考察,林徽因則留守興國庵主持日常事務,既要負責孩子的照顧和教導,又要整理大量的繪製圖紙和文字資料。
1938年10月至11月,經林徽因、梁思成調查的有圓通寺土主廟、建水會館、東寺塔西寺塔、真慶觀大殿、金殿等約50餘處昆明主要的古建築。 [9] 
1940年,她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中央研究院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莊,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裏。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她通讀了廿四史中有關建築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築史》蒐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這個時期,她的文學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詩稿中,迷惘、惆悵、蒼涼、沉鬱已代替了戰前那恬靜、飄逸、清麗、婉約的格調。詩中時時流露出了關懷祖國前途、命運的情愫。
抗戰勝利後,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為清華大學設計教師住宅,並接受校外的設計任務。
1948年5月,她在《文學雜誌》發表了《病中雜詩》9首。同年底,清華大學所在的北平郊區解放,解放軍包圍古都北平。林徽因夫婦想到城內無數巍峨壯觀、雕樑畫棟的古建築也許將毀於戰火,憂心如焚,寢食不安。
1949年初,兩位解放軍代表的突然到訪,表現出的對重要文物古蹟的保護態度,讓他們消除了對共產黨的疑慮,並應解放軍請求,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此書後來演變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目錄》。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並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1951年,47歲的林徽因為挽救瀕於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抱病與高莊莫宗江、常莎娜、錢美華、孫君蓮深入工廠做調查研究,並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穎圖案,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蘇聯文化代表團”。
1952年5月,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建設高潮,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衞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一書,並由上海龍門書局印行,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借鑑。應《新觀察》雜誌之約,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20世紀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築用作大屋頂等傳統形式和保護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

林徽因最後歲月

1953年5月,北京市開始醖釀拆除牌樓,對古建築的大規模拆除開始在這個城市蔓延。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毀於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後不久,在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鄭振鐸邀請文物界知名人士在歐美同學會聚餐會上,林徽因與吳晗也發生了一次面對面的衝突。隨後,林徽因的病情急劇惡化,最後拒絕吃藥救治。
1953年10月,林徽因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被邀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
1954年6月,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4月1日6時20分,林徽因病逝於同仁醫院,享年51歲。林徽因治喪委員會由張奚若周培源錢端升錢偉長金嶽霖等13人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會在北京市金魚衚衕賢良寺舉行。

林徽因人際軼事

林徽因與徐志摩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林徽因被徐志摩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所吸引,對她評價甚高,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兩人也都是以書信來往。在後來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歲以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是與林徽因的相遇,激發了他的新詩創作。同年3月與髮妻張幼儀提出離婚。
之後,他們一起組織新月社活動,一起演戲,並常有書信來往。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擔任翻譯,之後徐志摩陪同泰戈爾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當徐志摩與林徽因再次見面的時候,已是四年之後。這期間,徐志摩已與陸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給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準備參加林徽因演講會的徐志摩遭遇墜機事故遇難。
林徽因始終沒有熱烈迴應徐志摩的狂熱追求,但仍然保持與他非同一般的友誼,尤其是,徐志摩死後她表露的深深悲傷,寫了兩篇悼念文。林徽因是否曾經戀過徐志摩,學界持論相左,至今尚無定論。 [10] 

林徽因與金嶽霖

梁家當年住北京東城北總布衚衕的一個四合院,金嶽霖就住林徽因家後院;林徽因搬到新林院8號後,金嶽霖又住對門的新林院9號;搬到勝因院後,依然比鄰而居。他來時無需通報,自己到沙發上坐下,搖頭晃腦地看遠方,擺弄太陽鏡,喝茶翻書,林徽因也不一定出來相見。有時出來,他就手持一本洋書,為林徽因誦讀。 [11] 
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裏幾乎每週都有沙龍聚會,金嶽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金嶽霖仲裁。
五十年代後期,林徽因已經去世,追悼會上,他為她寫“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著名輓聯。

林徽因與蕭乾

1933年11月,蕭乾在《大公報》上發表了短篇小説《蠶》,引起了林徽因的關注。她通過《大公報》副刊主編沈從文,邀請蕭乾來家做客。因為文字,蕭乾和林徽因逐漸熟悉起來,併成為常客。
1935年7月起,蕭乾擔任《大公報》文藝副刊編輯。其間,林徽因一直是他的“啦啦隊”。每個月蕭乾都會到北平,在來今雨軒舉行茶會。林徽因幾乎每次必到,而且席間必有一番宏論。1936年,蕭乾調到上海,同時編輯滬津兩地的《大公報》文藝副刊。為了活躍版面,他不斷開闢各種“專欄”。蕭乾搞的那些嘗試,林徽因都熱烈支持,並且積極參加。1938年夏,蕭乾去香港繼續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留在內地的林徽因仍然給他指點和支持。
1953年9月,全國第二次文代會在北京召開。在會場上,林徽因老遠就向蕭乾招手。蕭乾坐到她身邊,握握她的手,叫了一聲:“小姐。”林徽因説:“哎呀,還小姐哪,都老成什麼樣子啦。”蕭乾説:“精神不老,就永遠也不會老。”隨即,兩人又談論起文字和作品來。這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1955年4月,林徽因病逝。聞聽這一噩耗,蕭乾立即給梁思成去了一封弔唁信。1998年12月,蕭乾重病住在北京醫院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林徽因文集》,蕭乾應邀為文集寫序。他口述,由別人整理。蕭乾仔細過目後,稍有改動,最後在文章的尾部工工整整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該序成為蕭乾文壇的絕筆之作。 [12] 

林徽因人物貢獻

林徽因建築

新中國國徽設計
1949年9月下旬,林徽因和建築系的10名教師一起參加了國徽的圖案設計工作,她將自己的心血和學識全部傾注於這項設計。他們的設計方案於1950年6月被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大會選定為國徽。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1951年,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承擔了設計碑座飾紋和花圈浮雕的任務。後來人們將她設計的花圈圖案草稿(一小塊碑石)放在八寶山她自己的墓碑前紀念她。 [1] 
◆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1949年,政協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向全國徵求紀念碑設計方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致主張,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應以碑的形式為主,以碑文為中心主題。1952年5月,參加設計工作的林徽因被任命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以下簡稱碑建會)委員。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中,林徽因不僅承擔美術設計方面的任務,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成為整個設計小組的實際領導者,對於紀念碑的整體造型、結構都提出了原則性的意見。林徽因承擔了設計小組的組織工作並親自為碑座和碑身設計了全套飾紋,特別是紀念碑小須彌碑座上的一系列花環浮雕。從總平面規劃到裝飾圖案紋樣,林徽因一張一張認真推敲,反覆研究。在設計風格上,林徽因主張以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唐代風格為藍本。 [13] 
◆東北大學校徽設計
20世紀20年代末期,時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參加了由張學良出資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拿下本次比賽的最高獎金。
◆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八寶山的護國寺改建為公墓,並遵照周恩來的意見,將公墓定名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處。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由中國著名建築師林徽因設計,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公墓內遍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後的安棲之所。

林徽因工藝

景泰藍保護
一次,林徽因在海王村古文化市場一箇舊古玩攤上買了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林徽因説:“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藍,別處你見不到了。就是老天利這家大字號,也快關張了,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林徽因擔憂起來,決定在清華營建系成立一個美術組,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林徽因發動大家為景泰藍設計新的圖案,當時她積勞成疾,後來病得不能動筆。 [14]  1953年完成了景泰藍搶救工作後,林徽因的身體又一次垮下來。 [4] 
1955年初春,林徽因已住進同仁醫院。學生錢美華前去看望時,林對她説,“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14] 

林徽因後世紀念

林徽因林徽因墓

每年清明節,北京八寶山林徽因墓總是擺滿了鮮花 [6]  。林徽因墓由梁思成設計,上面有漢白玉花環,來自林徽因設計的天安門紀念碑圖案。碑上用營建社特有的字體刻寫的“建築師林徽因墓”,這幾個字在“文革”中被紅衞兵砸毀,成了一座“無字碑”。墓今已修復。但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工地取回的試刻紋樣原件,無法修補。 [11] 
林徽因紀念碑 林徽因紀念碑

林徽因追授學位

林徽因畢業照 林徽因畢業照 [21]
2023年10月,據“賓大沃頓PWCC”消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將於2024年5月18日舉行的韋茨曼設計學院畢業典禮上,向林徽因頒發遲到的建築學學位 [20] 

林徽因人物評價

林徽因綜述

林徽因,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傑出女性,也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師。她與夫婿梁思成將一生獻給摯愛的中國建築與藝術事業,共同開創了中國古建築研究體系,一起創辦了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兩個建築系,是中國建築史體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與奠基人。林徽因不僅在建築領域成就非凡,同時具有令人驚歎的文學造詣——她的著述文章別具一格,充滿詩意又不失科學嚴謹;她的散文充滿靈性,詩歌更是膾炙人口。她一生執着於對美的追求,對美學理論體系有其深刻的解析,在工藝美術等領域開拓創新,成果卓著。 [15] 

林徽因名家評價

“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就從來不是‘打發日子’的生活,對於他們,日子總是不夠用的。”(哲學家金嶽霖評) [16] 
“一位了不起的中華第一女建築師,才華橫溢的學者,她(林徽因)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如此的造詣,她在建築方面和梁先生並駕齊驅,共同作出卓越的貢獻。”(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評) [17] 
“一代才女”(中國現代文學家胡適評)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