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同驥

鎖定
林同驥(1918年12月12日—1993年7月29日),出生於北京,祖籍福建福清,流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1] 
1942年林同驥從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畢業後在重慶市南川第二飛機制造廠從事發動機的修理和檢驗工作;1945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先在英國卜力司土飛機制造廠做了半年實習工程師,後進入倫敦大學航空工程系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1948年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後赴美,先後在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布朗大學應用數學系從事研究工作 [2]  ;1955年秋回國投入創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工作;1970年至1978年先後在第七機械工業部207所、701所工作;1978年至198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 [1]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7月29日在美國逝世,終年75歲 [3] 
林同驥在稀薄氣體力學、高超聲速、跨聲速空氣動力學和不可壓縮流體動力學等領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 [4] 
中文名
林同驥
外文名
Lin Tongji,Lin Tung-Chi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18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
1993年07月29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英國倫敦大學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祖    籍
福建福清

林同驥人物生平

1918年12月12日,林同驥出生於北京,祖籍福建省福州福清市。幼年時,他插班上過一年多小學。
林同驥
林同驥(5張)
1932年夏,在北京匯文中學開始了中學生活。
1933年,隨家遷往南京,就讀於南京金陵中學 [5]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父遷往重慶,畢業於重慶沙坪壩南開中學。
1938年—1942年,就讀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並獲得學士學位。
1942年—1945年,在重慶市南川第二飛機制造廠從事發動機的修理和檢驗工作,還跟隨試飛。
1945年—1946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在英國卜力司土飛機制造廠做了半年實習工程師。
1946年—1948年,就讀於英國倫敦大學航空工程系研究生院,並獲得博士學位。
1948年—1953年,擔任美國華盛頓大學及加州大學博士後及研究員。
1953年—1955年,擔任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員 [2] 
1955年—1970年,林同驥偕同夫人張斌和尚未滿月的女兒回國,投入了創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工作,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副研究員、研究員(1957年晉升)。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林同驥親自編寫講義並進行講授。
1970年—1974年,擔任第七機械工業部207所研究員,從事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方面的研究。
1974年—1978年,擔任第七機械工業部701所研究員、副所長。
1978年—198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 [6]  ;同年林同驥撰寫的《無粘跨聲速流場分析》一文作為特邀報告,出席了第一屆亞洲流體力學會議,並應邀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講學。
1983年,在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全體委員會議上,他與錢學森錢偉長莊逢甘等專家一起,向國家提出了開發海洋的重大建議。
1993年7月29日,在美國逝世,終年75歲 [2] 

林同驥主要成就

林同驥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林同驥 林同驥
林同驥在彈性力學研究中獲得了不同厚度和不同彎度的翼型截面柱體聖維南扭轉和彎曲問題的精確解析解。在稀薄氣體的研究方面,為在滑流領域利用皮托管測量總壓提供了理論依據,並考察了Burnnet方程中高階項的作用。主持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暫衝式超聲速風洞和氣源系統。提出的端頭熱應力匹配問題和相應研究,為中國第一代洲際導彈彈頭防熱材料的選擇和結構方案的確定提供了依據燒蝕圖像的研究為中國洲際導彈的防熱設計作出了貢獻。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個U形振盪水槽,並開展了相應研究 [6] 
  • 彈性力學研究
20世紀40年代中期,林同驥研究了翼型截面柱體的聖·維南扭轉和彎曲問題。利用複變函數,給出雙曲翼型內域的保角變換,構造了有效的周線積分,提出了翼型截面內奇點的消除方法,從而獲得不同厚度和不同彎度的翼型截面柱體聖·維南扭轉和彎曲問題的精確解析解。根據航空器薄殼結構和在高速飛行下產生高頻振動現象,他研究了圓柱殼的軸對稱型振動,提出並解決了高頻振動下殼壁截面的轉動慣量和橫向剪切的雙重效應影響問題 [7] 
  • 稀薄氣體研究
林同驥研究了稀薄氣體邊界層內駐點附近的流動,發現壁面氣流滑移效應與無滑移解的一階導數成正比,從而得到了壁面氣流滑移對駐點總壓影響的理論解,並指出稀薄氣體的作用是增大了粘性對總壓的修正,為在滑流領域利用皮托管測量總壓提供了理論依據。
林同驥還分別研究了稀薄氣體在兩個平板和兩個同心圓柱間的高速流動問題。給出了高速流動下氣體粘性係數和熱傳導係數隨温度變化時的滑流流場解,分析了壁面温度比、流場平均馬赫數、粘性係數、氣體稀薄參數、普朗特數、比熱比、供應係數和麥克斯威爾反射係數等8個參數對壁面壓力、摩擦阻力和兩壁間熱傳導的影響,為考察較納維爾-斯托克斯方程高階的Burnnet方程中高階項作用的實驗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8] 
  • 氣體動力學
20世紀50年代,林同驥主持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暫衝式超聲速風洞和氣源系統。從設計、加工、建造直到調試、測量,他都一一參與實幹。得到了第一個超聲速流場,這一設備後來所提供的大量實驗數據、方法與經驗,為中國航空、航天以及兵器工業開創時期的設計與研製作出貢獻。
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林同驥仔細分析了跨聲速流動的物理特性,指出在相應的不可壓縮流線和等勢線的曲線座標系內,流場中任意點上可壓縮流動的流線與相應的不可壓縮流動流線之間的夾角很小,因此可將高度非線性的無粘跨聲速流動基本方程大大簡化。基於這一思想,獲得了無粘跨聲速內外流動問題的一系列成果 [8] 
  • 海洋工程力學
20世紀80年代起,林同驥組織並投入海洋工程力學的研究。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為背景,他主持國家科委六五攻關項目“工程力學中若干重要問題研究”和七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海洋工程中的力學問題”研究。研究了各種海洋工程結構及其地基在海浪、海流、海冰、地震、風等耦合作用的嚴峻環境下的載荷及其響應,分析了海洋工程結構失效直至破壞的原因和機理,為經濟安全地設計建造海洋平台和有效地進行油氣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推進了海洋工程力學這一新興力學分支學科的發展。
林同驥在主持重大科研項目的同時,主要從事以波浪和旋渦為主要特徵的海洋工程流體力學研究。他主持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U型振盪水槽。採用抽吸式空氣活塞激振以及對水槽彎段的精心設計,以較低的成本達到了很好的試驗段流場品質。通過解析求解納維爾-斯托克斯方程,林同驥給出了矩形截面直管中層流振盪流動的解,揭示了流動的速度分佈隨着振盪流動雷諾數的變化,由低頻高粘性類型向高頻低粘性邊界層型演化的特性,以及管道的壁面和角部對振盪流動的影響。他領導課題組進行了不同Kc數下柱體振盪繞流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着重研究振盪流中粘性旋渦的形成、演變、相互作用、流動圖譜轉換等當前流體力學研究中極為關注的基本流動現象 [8] 
  • 學術交流
1980年,林同驥和周培源一起率領中國力學學會代表團,出席了在加拿大召開的第15屆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大會(IUTAM),經過細緻的外交往來,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國際科學聯合會組織中應有的地位。
1981年,林同驥和周培源一起,同日本、印度的力學家共同發起定期召開亞洲流體力學學術會議。此外,林同驥還積極組織了恢復中國航空學會以及支持成立空氣動力研究會的活動 [8] 

林同驥人才培養

  • 編著教材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林同驥將高温氣體的熱力學性質、統計力學、氣體動力學三者相結合,編寫了《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講義,並親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授。該講義沒有公開出版,但卻是一本較早的高速高温物理氣體動力學專著 [9] 
  • 教育思想
林同驥在研究室裏成立了研究生指導小組來培養學生。針對一些學生不願做實驗,認為做實驗艱苦且不易在短期內出成果的思想,他諄諄告誡他們要注意從理論、計算和實驗多方面培養從事科研的實際能力,不能光為“拿學位”而徒有虛名 [8] 
  • 學科規劃
林同驥多次參加制訂學科規劃、確定重大科技項目等工作。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提出要開展分離與旋渦流動、兩相流動、流動顯示等方面的研究。林同驥深知基礎研究對自然科學技術發展的長遠意義,為使國家基礎研究得到支持和發展,他參與建議國家設立自然科學基金制度。他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參與學科設置、學位制度的建立健全等 [8] 

林同驥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9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科學院 [6] 
1984年
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林同驥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64年12月—1975年01月
1978年03月—1993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 [10-11] 
1979年—1990年
力學學報》副主編、主編
1980年
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
1982年
中國科學院常務委員
1982年—1986年
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1983年—1991年
亞洲流體力學學術會議副主席
1986年—1990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 [12] 
1990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名譽理事

林同驥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林同驥的祖父為清代進士。父親林鼎章,早年中舉,民國後攻讀法律,是一位法官,曾任最高法院庭長。母親操持家務,家境小康。父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林同驥在11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年幼時兄姐們刻苦攻讀的情景對他有着較深的影響,大哥林同濟是30年代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的博士,回國後在復旦大學研究莎士比亞文學。二哥林同炎(1911年—2003),祖籍福清市東瀚鎮東瀚村,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世界建築結構及橋樑建築大師。堂兄林同驊(1911年—2007),祖籍福清市東瀚鎮東瀚村,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2] 
  • 情感婚姻
1954年,林同驥與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前往布朗大學工作的張斌女士結婚。1955年7月,林同驥懷着愛國之情,偕同夫人張斌,懷抱尚未滿月的女兒,遠涉重洋,途徑日本,毅然回國 [8] 
  • 不幸遭遇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林同驥的夫人張斌以莫須有的罪名身陷囹圄達7年之久。當時他的3個子女還很小,在艱難的條件下,他承擔了人造衞星迴收方案的研究工作。不久,他也受到迫害,但他堅持研究射流理論、小曲率半徑噴管跨聲速理論研究等工作 [8] 

林同驥人物評價

林同驥主持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暫衝式超聲速風洞,為中國航天事業和海洋工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此外,多次參加制定學科規劃、確定重大科技項目、建立健全學位制度等工作,還積極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為推動中國力學學科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 [7] 中國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工程力學分會評)
幾十年來,儘管個人生活道路幾經坎坷,林同驥始終一往情深,潛心科學研究,以實事求是、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平易近人等高尚品德給所有與他交往過的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成為後人的楷模 [8]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志》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