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傳甲

鎖定
林傳甲(1877~1922年),號奎騰,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早年就讀於西湖書院,博覽羣書,尤長經史、地理、文學,為張之洞所器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鄉試第一。兩年後,出任京師大學堂文學教授,主講中國文學史。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起,在黑龍江、湖南、湖北、北京、廣西、內蒙古等地興辦教育。民國6年(1917年),憤於“外人謀我之急”,在中國地理學會發起編纂《大中華地理志》,出任總纂。編纂出版有浙江、江蘇、安徽、福建、京師、京兆、湖北、直隸、山東、湖南、吉林等省地理志,以及《大中華直隸省易縣誌》、《察哈爾鄉土志》等
本    名
林傳甲
奎騰
所處時代
清末
出生地
侯官縣
出生日期
1877年
逝世日期
1922年
主要作品
《大中華直隸省易縣誌》,《察哈爾鄉土志》

林傳甲學習期間

林傳甲(1877年一1922年),字奎騰,又號魁雲,福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祖林劍秋,父林麗生,曾在四川、湖北做官。他6歲喪父,幼年孤貧。母劉瑾,撫育他與傳樹,傳台兄弟三人均各成才。傳甲自幼聰敏,有神童之稱。稍長,寓家就學於西湖書院。他謹遵母訓,勤儉自立,刻苦讀書,對地理,數學造詣很深。畢業後,即去湖北從事教育事業,先後創辦湖北時務學堂、衡州時務學堂、常寧時務學堂,受到期廣總督張之洞的器重。湖南學政柯劭忞等聞名,聘往長沙任教並創辦辰州中學堂。時值戊戌變法失敗,他憂心忡忡,經常發表議論,抨擊時弊,一時有新黨之嫌,若非其母及時諄囑,要其潛默自抑,則幾被緝拿。

林傳甲在湖南任教

林傳甲在湖南任教期間,有許多地理方面的著述,發表的有《湖南驛程記》,《福建歸程記》等。還有一些選題如《羣經輿地韻篇今釋》、《皇朝輿地紀要》、《續海國圖志》等,屢作屢輟,迄未成書。其時,應湖南學生請求,特著《圖史通義》一卷(又名《普通輿地法十二講》),由長沙督學署刊行。此書的論述伸展到一些前人未涉及到的領域,頗有學術價值,很受讀者歡迎,併為一些學堂選為教材。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福建省補行庚子(1900年)、辛丑(1901年)恩,正併科鄉試。林傳甲以監生資格回福建應試。此次科考論、策、四書義、五經義計有十三題。考試結果,傳甲獲第一名舉人,是為解元,他的萬言試卷被禮部選人《直省闈墨》。此後,他又兩次去京參加會試,均落第。光緒三十年(1904年),經嚴復推薦,被管學大臣張百熙聘為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文科教授,講授歷代文章源流,所著《中國文學史》,是中國較早的文學史著述,當時的《江南官報》,《四川教育報》均予轉載,上海出版業曾翻印十餘次。

林傳甲派往日本考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林傳甲調補廣西知縣並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教育,撰有《考察日本報告》。是年十二月,奉調到黑龍江,先任將軍衙門文案處幫辦,不久又改任學務處提調,專辦學務。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學務處改為提學使司,例設學務公所,林傳甲被委任總務科長,幫助辦理全省教育。是年,署黑龍江巡撫程德全為他奏請補為直隸知州,留省補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林傳甲主編《黑龍江官報》。宣統三年(1911年),學部任他為中央教育會會員。巡撫周樹模奏請仍留省補用。同年,提學使張建勳因他辦學成績卓著,報請免補直隸知州,以知府留省補用。 民國元年(1912年),黑龍江省提學使塗鳳書委林傳甲為提學使司總務科科長兼普通科科長。民國2年(1913年)提學使司裁撤,改設教育司,黑龍江省都督兼民政長宋小濂任林傳甲為普通科科長兼教育行政會議長,後又兼任通俗教育社社長。民國3年(1914年),北京政府任其為僉事,仍留省用。

林傳甲在黑龍江的十年

黑龍江地處邊疆,夙以武功著於世,至清末改行省,始興文教。林傳甲在黑龍江歷十年,盡心創辦各類各級學校,聘請教員、考試學生、採購圖書標本儀器,無不殫精竭力。光緒末年,其妻祝宗粱初辦黑龍江幼女學堂,開始學生很少,他不避嫌怨,不辭勞瘁,多方勸諭,且親自授課,精心輔導,酷暑嚴冬,往來教學,終年不輟,對於困難學生還酌予補助。經過慘淡經營,使這所全省最早興辦起來的女學堂得到迅速發展。迄民國初年,省城已辦起第一師範、第一中學、滿蒙師範、第一女子師範、第一甲種農業學校,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政法專門學校,鐵路肄學社、第一女子中學以及女師附小,中附小、師範附屬兩級小學。不少曾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學生,後來大都成了黑龍江教育界的骨幹。 林傳甲除從事教育事業外,還致力於黑龍江地方誌和其他著述,主要的有;《黑龍江鄉土志,3編(是黑龍江省第一部鄉土教材,含地理、歷史,格致3編,共240課)、《鐵路教科書,(林傳甲與陳漠合編,緣林傳甲從廣西調赴黑龍江途經粵漢、京漢,京奉、南滿,東清鐵路各線,聯想到中國交通落後,而興修鐵路多經洋人之手,且鐵路交涉又多棘手。深感國家缺乏專業人才,亟思興辦鐵路學堂以謀自強。

林傳甲遊歷西北、華北

到江省後,與留日的鐵路學堂畢業生陳謨相識,即共同創辦鐵路肄學社,此書乃為教學所編),《黑龍江教科新圖》1卷(林傳甲,林傳樹合編),《黑龍江教育日記》(是他在黑龍江十年間記載教育規劃與實施經過的日記),《龍城舊聞錄》1卷(分舊政,舊事、舊地,舊俗、舊物5編,材料多來自父老傳聞,有裨於對黑龍江掌故的瞭解),《龍沙六種》1冊(內輯清人有關黑龍江史地著作6種)。另外還有《黑龍江學校概況》、《籌筆軒讀書日記》、《黑龍江肅慎山記》。《龍江進化錄》,《龍江歌集》、《龍江演講集》、《龍江史論》、《龍江詩選》、《龍江詩選篇目》,《龍江客譚》、《林下詩存》各1卷。 民國5年(1916年),林傳甲因病辭職,離開黑龍江去北京。林傳甲到北京後,未作停留,即開始遊歷西北、華北,考察那裏的地理民情。他沿京張鐵路、張綏鐵路到豐滿(縣名,位於山西與內蒙古間的交通要衝)。後返回天津,從天津取道保定,去易縣永寧山,遊覽清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民國6年(1917年)林傳甲在易縣講學,著有《易縣入京紀程》、《易水交源》、《易縣地理志》。其間,他根據一路考察所見,結合過去舊遊所得,撰成《中國鐵路形勢論》,概述了中國鐵路佈局形勢及鐵路對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的重要關係。同年,傳甲到山東濟南講學,教育界同仁推舉他藉此機會調查山東職業教育情況。事後寫成《青島遊記》,對青島的工商業,漁業、牧業,交通運輸、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等作了詳細的敍述。

林傳甲撰《福建鄉談》

其後,傳甲回福建,撰《福建鄉談》介紹故鄉的面貌及自己的身世。旋即北上至察哈爾,任蒙古教育研究會會長。此時,他看到“日本調查吾國,所編支那省別地誌,乃次第出版”,“益覺外人謀我之急”。於是在中國地學會發起編纂《大中華地理志》,並被推舉為總纂。從此,他在“國內多故,人心摩寧”的困境中,發憤遍遊各地,以完成全國省區志為己任。他以中國地學會為總機關,通過《地學雜誌》呼籲各省、縣、區設置編輯支部,並動員各地中學校、師範學校師生參與調查工作,工作伊始即受到各地人士的贊助。

林傳甲作品

至民國9年(1920年),林傳甲為編纂《大中華地理志》歷經15省,刊行地理志達12部(據《黑龍江志稿·人物誌·林傳甲傳,計有京師,京兆,蘇、浙、皖,贛、晉、魯、鄂、豫、奉、吉諸地誌12種)。他計劃編纂的《大中華地理志,還包括全國各縣每縣1冊。他曾親自編纂《直隸省易縣誌》、《察哈爾鄉土志》。餘者則因病未及實現。他為此常耿耿於懷,且嘆息道:今《大中華地理志》尚待進行,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天將加我數年,以卒此業乎! 民國10年(1921年),林傳甲復出關到吉林任職。翌年1月,病逝于吉林教育官署,年僅44歲

林傳甲出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