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世榮

(清末民初武術家、廣東近代洪拳高手)

鎖定
林世榮(1861年—1943年),清末民初武術家,廣東近代洪拳高手。廣東南海桂城平洲人,嶺南武術流派虎鶴門的創始人,入選廣東歷史文化名人。 [5] 
黃飛鴻門下最有成就、授徒最多、在廣州及香港影響最大的弟子。自幼隨祖父學習家傳武術,先後師從林福成、黃飛鴻等廣東武術名師。曾獲清末在廣州東較場舉辦的首屆廣東武術比賽第一名。曾在廣州西關長壽大街開設武館,晚年到香港設館授徒並著書立説,著有《伏虎拳》、《鐵線拳》和《虎鶴雙形拳》等,開廣東近代武術寫作之先河。其《虎鶴雙形拳》仍被列為全國高等體育學院武術教材。 [2] 
別    名
豬肉榮
出生地
廣東
出生日期
1861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主要成就
黃飛鴻弟子
創立“虎鶴雙形拳”
本    名
林世榮
性    別

林世榮人物生平

1861年,林世榮出生於南海縣平洲鎮平北鄉西河村。林家在村裏不算富户,祖父林伯善是一位鄉間拳師,據説參加過太平天國。林世榮從6歲起就隨祖父練功。少年曾在屠豬店裏當夥計,10歲時,林被洪拳名手胡金星收為入室弟子,打下紮實根基。未幾,林來到廣州,入鍾雄山武館學習佛家拳。此後,17歲的林世榮投奔劉永福的黑旗軍,從統領吳全美學到一套秦家金裝鐧。
後師從黃飛鴻二十餘載。
民國七年(1918年),林世榮回到廣州,在李福林的“福軍”中任教,任福字軍軍中武術總教練,在河南海幢寺重開武館,於清末參加廣州大型武術比賽,獲第一名。
民國10年(1921年),廣州孤兒院發起慈善籌款,林世榮到場表演武術,受到孫中山先生稱讚,孫中山以大總統名義向他頒發銀質獎章。同年,他被廣州人尊稱為“虎鶴先生”。
20世紀三十年代,林世榮遷居香港,在香港洛克道開館授徒,並開廣東近代武術寫作先河,著有《工字伏虎拳》、《鐵線舉》、《虎鶴雙形拳》三書,在海內外武林中影響甚大。 [2-3] 

林世榮武術流派

林世榮 林世榮
“虎鶴門”是林世榮開創的近代嶺南一大武術流派。它融合了多種南派“國術”(禪、拳、醫、武)的精華,其“代表作”則是林苦心孤詣獨創的“虎鶴雙形拳”。該拳從“龍虎出現”至“虎鶴齊鳴”共118式,結構新穎,動作輕捷,一掃以往“南拳”招式沉滯重複的積弊,甫一問世,便風靡省港,後更遠播至南洋、北美等地。也正是“虎鶴門”,奠定了林世榮在廣州武林的泰斗地位,並使廣州的武術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黃金時代。

林世榮主要弟子

林世榮一生授徒過萬,廣州武林各派名家,罕有其匹。而其弟子門人,尤以鄧二、關坤、譚就、孔紀南四人最負盛名,號稱“虎鶴四大金剛”。鄧二擅鐵扇、單雙虎爪,獨得“無影腳”秘傳,有號“鐵扇鄧二”、“虎爪二”。關坤生得牛高馬大,性豪爽,好酒喜肉,最愛舞弄—把鐵尺,人稱“鐵尺關坤”。潭就長得清秀,卻最愛打抱不平,以善使兩條軟鞭出名。孔紀南手拿一支虎尾棍,曾在西關黃沙魚欄及河南碼頭方面任武術教頭,後因支持農民協會,被羅崗當地劣紳所暗害。鄧、關、譚、孔各有不少故事在坊間流傳。 [2] 
其親傳弟子有劉湛劉家良的父親),再傳弟子有趙志凌(師承父親趙教,趙教師承林世榮)。 [1] 

林世榮影視角色

林世榮晚年在香港開設武館廣招門徒,將黃飛鴻的武功發揚光大,成為黃飛鴻眾多門徒中最有成就的弟子、香港武術界鼎鼎大名的人物,其故事亦多次被搬上銀幕。
1954年,開創香港黃飛鴻電影系列的導演胡鵬拍攝《黃飛鴻與林世榮》。林世榮首次登上銀幕。
1979年,香港電影《林世榮》(又名《仁者無敵》),由關德興和袁和平執導,洪金寶飾林世榮。
1998年,香港TVB拍攝20集電視連續劇《林世榮》,林家棟飾演林世榮,林世榮在該片中以殺豬技藝高超、所賣豬肉質量很高、深受街坊熱愛的“豬肉榮”的形象出場,並與一留洋歸來的美女發生了一段浪漫愛情故事。
早期黃飛鴻電影中飾演林世榮的是劉湛(導演劉家良之父),他本人就是林世榮的弟子。在《少年黃飛鴻》中,林世榮是個戇直魯鈍的書呆子,因為飽受對“硬豆腐西施”的相思之苦,終日唉聲嘆氣。
1978年林世榮的弟子劉家良(香港導演)執導的《醉拳》,捧紅了成龍(飾演黃飛鴻),也將“虎鶴雙形拳”演繹得淋漓盡致。 [2] 

林世榮軼事典故

樂善戲院惡戰
清末,廣州的戲院多會僱一些武師看場。林世榮因與樂善戲院老闆相熟,所以其門徒到該戲院看戲,一向出入無阻。一日,朱蝦等一干人如常直入樂善戲院看戲。豈料業主已經更換,結果彼此發生衝突。林只得親率徒眾到戲院謀求和平解決。戲院勾結官府鎮壓。林世榮和鄧、關、譚、孔數人赤子禦敵。林世榮和眾弟子殺開一條血路,突圍而去。
對這場轟動全城的惡鬥,第二天的報紙是這樣報道的:“是役傷亡兵弁運往韜美醫院療治者,數在八十以上……。而林師徒之中,獨林絲毫無恙。”樂善戲院一戰後,林為逃避官府通緝而出走廣西,西關武館也隨之被毀。 [2] 

林世榮史料記載

關於林世榮,民間流傳不少,但見諸文字的檔案資料卻不多,只有在其門徒朱愚齋撰寫的《林世榮正傳》、黃文啓的《先師林公世榮傳》中可見零星記錄。
源記肉店“豬肉榮”
1861年春,林世榮出生於南海平洲鎮平北西河村,其祖父林伯善是武技人家。祖父疼愛世榮,將自己學到的“行月刀”、“流金鐺”和“蝴蝶掌”悉數教給他,後又讓世榮拜自己的好友、洪拳高手胡金星為師,學習“六點半棍”及“箭掌算盤拳”等諸法。世榮臂力鋭進,能背數百餘斤沙袋,以大力聞名於鄉間。
林世榮雖然有氣力,始終難找到一份滿意工作,後偶經廣州源記屠場,屠場老闆見他生得牛高馬大,體力充沛,便將他納入店中幫忙。
由於世榮幹活很賣力,不滿一年他就升為主屠,不用親自殺豬,專門管理屠場工作,期間“豬肉榮”的綽號也從此被傳開來。後來,林世榮又遇見黃飛鴻,拜其門下。
海幢寺善服鐵頭僧
林世榮拜黃飛鴻為師後,武術日進,其間流傳着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海幢寺善服鐵頭僧”就成為一段佳話。
光緒末年,廣州海幢寺(今南華路)來了一惡僧自號鐵頭陀,以頭撞人,無不披靡,鐵頭僧恃自己技藝高強,欲謀奪海幢寺住持財產,住持向黃飛鴻求救,黃飛鴻便攜林世榮同去。一見面,鐵頭僧吹噓説,初練“鐵頭”時,把粗砂放在石臼中,雙腳倒提,用頭把臼裏的粗砂舂粉碎;然後換上小麻石,再舂;再換上鐵塊,如此連換三次,“鐵頭”功夫便告成功。
聽後林世榮忍不住大笑起來,被激怒的鐵頭僧一定要與他較量,鐵頭僧騰身飛起,以鐵頭向林撞擊,林以虎鶴雙形拳的“月影腳”一式破之,當場將鐵頭僧踢出三尺之外,鐵頭僧落地時腦袋正好撞在石階上,起了個雞蛋般大的疙瘩。鐵頭僧頓知林世榮功夫的厲害,後倉皇遁去。
東較場比武獲第一
清代末年,廣州府主事為了弘揚國粹,交流武藝,於廣州東較場舉辦一次大型武術競賽,林世榮也報名參加。在比武場上,林世榮一連勝了十數人,最後評判裁定為第一名,林世榮大名譽滿五羊城,這時,前來跟他學武的人就更多了。據林世榮弟子書中記載,林在廣州共開了三家武館。
林世榮還是一位熱心公益事業,扶弱濟困的武林中人。1921年,他以60多歲高齡率徒表演武術,為廣州孤兒院籌款,受到中山先生的稱讚,孫中山先生以大總統的名義向他頒發了一枚銀質獎章。
宣統年間,廣州樂善戲院護衞李世桂嫉妒林世榮的聲名,伺機偷襲。一天,林攜徒弟前往看戲,不料一進門對方就大打出手,後林世榮以石子擊院內的大光燈,趁黑暗突圍出去,戲院主事出花紅懸賞捉拿林世榮,林只好遠走他鄉,後輾轉來到香港。
首開先河印拳譜
林世榮到香港後,依然設館授徒,晚年時和徒弟朱愚齋、李世輝等人立下決心,著書立説,寫下《工字伏虎拳》、《鐵線拳》和《虎鶴雙形拳》等書籍,公開發行。此舉開了拳術套路寫作之先河,為廣東武術界之創舉。
之所以稱為“創舉”,是因為當時武術界大多固步自封,不以技示人:三更起練,五更收場,生怕人家偷看;教六留四,生怕人家全學去了。千百年來,廣東武術套路書籍更是鳳毛麟角,縱使有書,也視為秘本。
林世榮與此相反,他編寫的套路全部公開,一點不漏,連其要點和對拆方法都寫進去。另外,在編寫《虎鶴雙形》時,林並不墨守成規,他吸取了洪(拳)、佛(拳)的精華,自成一體,拳法因而結構新穎,路線寬廣,動作輕快。《虎鶴雙形》當時幾乎風行全省,遠傳香港、澳門、南洋一帶和美國、加拿大等地,甚至流傳,歷久不衰,新中國成立後,還被列為全國高等體育學院武術教材內容之一。

林世榮影視形象

在1984年的電視劇《寶芝林》中,劉德華飾林世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