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板芙鎮

鎖定
板芙鎮,隸屬於廣東省中山市,地處中山市西南部,北與大涌鎮南區街道接壤,南接三鄉鎮神灣鎮,東傍五桂山街道,西瀕西江與江門市新會區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 [3]  轄區總面積79.7平方千米。 [4]  截至2021年末,板芙鎮户籍人口3.9萬人,常住人口8.54萬人。 [4] 
板芙鎮歷史可回溯至清嘉慶時期(1796年)。因境內地處板尾水與芙蓉沙,各取兩沙洲首字而得名“板芙”。據1986年7月考古發現的白溪村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和漢代沙丘遺址證明,早在5000年前,板芙白溪村便有最早的人類活動,自古以來,當地便有“先有白泥坑(白溪舊名),後有香山(中山)城”的説法。 [4]  南宋代,分屬仁厚鄉和德慶鄉。1986年12月,改稱鎮。 [3]  截至2021年10月,板芙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板芙北路25號。 [3]  板芙鎮是中山市歷史文化較為悠久的鎮區之一。 [4] 
2022年,板芙鎮實現生產總值59.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4.9億元,第二產業32.4億元,第三產業22.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3.82億元,社消零25.16億元。 [12] 
中文名
板芙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200011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中山市
地理位置
中山市西南部
面    積
79.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板芙北路25號
電話區號
0760
郵政編碼
52845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54 萬(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粵T
地區生產總值
59.6 億元(2022年)

板芙鎮歷史沿革

南宋,分屬仁厚鄉和德慶鄉。
清代,分屬仁良都和隆都。
民國元年(1912年)後,分屬第一區和第二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今板芙鎮東部、西部分屬中山縣第一區鹿鳴鄉和第二區四沙鄉,四沙鄉轄板尾沙、芙蓉沙、廣福沙頭、廣福沙尾、大排沙5個村。
1953年,二區改為十二區,板芙西部屬第十二區。
1955年8月,第一區改為沙湧區,第十二區改為沙溪區,板芙東、西部分屬上述2個區。
1957年初,撤區並鄉,整個板芙屬北溪鄉。
1958年至1961年上半年,板芙東、西部先後屬紅旗公社、三鄉公社和北溪公社。
1961年8月,整個板芙劃入三鄉區,分別設板芙公社和深灣公社,板芙公社轄境只有板芙的西部和金鐘共12個生產大隊。
1963年初,板芙公社與深灣公社、神灣公社合併為深灣公社。
1965年1月,撤銷深灣公社並與神灣公社分家,成立板芙公社。
1983年,稱區。
1986年12月,改稱鎮。 [3] 
板芙鎮 板芙鎮

板芙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板芙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板芙北路25號。 [3] 
板芙鎮區劃詳情
板芙社區
板芙村
板尾村
四聯村
金鐘村
裏溪村
深灣村
廣福村
白溪村
湖洲村
祿圍村
——
板芙鎮地圖 板芙鎮地圖

板芙鎮地理環境

板芙鎮位置境域

板芙鎮地處中山市西南部,北與大涌鎮南區街道接壤,南接三鄉鎮神灣鎮,東傍五桂山街道,西瀕西江與江門市新會區珠海市斗門區隔江相望。 [3]  轄區總面積79.7平方千米。 [4] 

板芙鎮地形地貌

板芙鎮地形分為平原、低山丘陵等。石岐水道將全鎮分為河東、河西2個片,河西片有半島之稱,屬沖積平原地,河東片屬低山丘陵地。地勢河東片高,河西片低。主要山脈有湖洲山、金鐘山。鎮東偏北的位於鎮東偏北海拔331米,為全鎮最高點湖洲山。 [3] 

板芙鎮氣候

板芙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温21.8℃,1月平均氣温13.6℃,極端最低氣温–1℃(1973年1月20日);7月平均氣温28.5℃,極端最高氣温38.7℃(2005年7月18日)。平均氣温年較差14.9℃。生長期年平均363天,無霜期年平均363天,最長達365天,最短為36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43.5小時,年總輻射105.3千卡/平方釐米。0℃以上持續期363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9月,7月最多。 [3] 
板芙鎮

板芙鎮水文

板芙鎮水文境內河道屬西江干流的分支流域,石岐河縱貫鎮內13千米,經西河水閘通磨刀門水道,磨刀門水道流經鎮西北至南部邊境。轄區河道主要用作內河防洪與灌溉。主要河道有四級河2條(分別為河西公路湧及板尾至行湧湧,其部分分支至沿途各村),其餘河涌40條,總長約70千米,年排澇量0.73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04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河西公路湧,從十三頃水閘至存湧水閘,流經境內四聯村、祿圍村、板尾村、廣福村,長約14千米,流域面積0.2平方千米。 [3] 

板芙鎮自然災害

板芙鎮主要有颱風、暴雨、洪潮等。颱風災害年均發生6~10次,主要發生在4~10月。最嚴重的洪水發生在1994年6月20日,中山市鶯哥咀水位達5.34米,板芙鎮部分水閘和外圍堤漫頂。 [3] 

板芙鎮自然資源

板芙鎮土地資源

板芙鎮的土地資源比較豐富,鎮東部為低山丘陵地區,面積30餘平方千米。宜林面積近4萬畝,已綠化3.5萬畝。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1990年以來,鎮東部的土地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利用,已建成初具規模的工業區、商業和城鎮居民住宅區。鎮西部為中山市西南部平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近50平方千米;處在西江和西岐河之間,河涌交錯,土地肥沃。原有耕地面積5萬多畝,有“板芙糧倉”之稱,適宜於發展現代農業和水產養殖業。 [7] 

板芙鎮森林資源

板芙鎮境內森林有以種植馬尾松、濕地松、檸檬桉、大葉相思、馬佔相思為主的防護林;有在每年植樹節期間種植的海南紅豆、山桂花、楓香、黃樟、灰木蓮、土沿香、深山含笑等30多個品種的風景林;有利用平緩坡地種植的芒果、荔枝、龍眼、柑、桔、橙、黃皮等經濟林。 [7] 
板芙鎮森林資源 板芙鎮森林資源

板芙鎮水資源

板芙鎮東靠五桂山脈,西臨西江磨刀門水道,石岐河縱貫全鎮南北,水資源豐富。20世紀50~60年代,水質較好,是鎮西部居民的生活用水。7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和生活廢水的大量排放,以及使用化肥農藥,水源受到嚴重的污染,居民連吃水都有困難,不少居民用船到西江裝水飲用。有鑑於此,早在1979年前,板芙公社就開始進行“水改”,推廣飲用污染較少的井水和自來水。深灣、西河村村民早在1981年率先飲用自來水。為了改善水質,2000年,鎮成立由環保所、建委、農業、水利等有關部門組成的整治內河領導小組,動員廣大羣眾參與整治內河污染,清理河涌污染物,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板芙鎮絕大部分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都是從西江取水,經淨化後用作自來水。2000年,全鎮日供自來水5萬多噸,到了2005年,日供水達到7萬多噸,平均每年供水增加約730萬噸,滿足了生活和生產用水。 [7] 
板芙鎮水資源 板芙鎮水資源

板芙鎮人口

截至2021年末,板芙鎮户籍人口3.9萬人,常住人口8.54萬人。 [4] 

板芙鎮經濟

  • 綜述
2021年,板芙鎮實現生產總值57.8億元,同比增長11.3%;規上工業增加值23.7億元,增長13.5%;社消零26億元,增長10.7%。 [6] 
  • 工業
2021年,板芙鎮新增規上限上企業34家,規上工業企業增至114家,增長率達22.6%,億元企業由19家增至23家。 [6] 

板芙鎮交通運輸

板芙鎮陸路有105國道、古神公路、廣珠西線高速穿境貫通,鎮內10分鐘內可以到達板芙站高速公路出入口,“三縱三橫”無縫覆蓋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水路有岐江河縱貫南北12千米,西江航運水道約40千米,經磨刀門可直抵港澳。 [4] 
板芙鎮交通 板芙鎮交通

板芙鎮社會事業

板芙鎮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板芙鎮有公辦初級中學2所,小學5所,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中小學生1.11萬人;幼兒園17所,託兒所2所,在園幼兒4229人。 [9] 

板芙鎮文體事業

截至2020年末,板芙鎮文藝下鄉惠民演出35場。開展了拉丁舞、爵士舞、陶藝沙畫公益培訓班共21場,受益人數200餘人。利用“你點我送”文化惠民通平台,開展多項公益活動20場。 [8] 
板芙鎮文藝下鄉惠民演出 板芙鎮文藝下鄉惠民演出
截至2020年末,板芙鎮新圖書館內建築面積達540多平方米,館藏圖書3.5萬餘冊、期刊60餘種,並設有多媒體電子區閲讀共享區、綜合書庫及電子文獻、報刊、少兒閲覽室等服務項目和設施。截至2020年12月,進館累計66000多人次,借閲圖書55000多冊。 [8] 
板芙鎮全民閲讀 板芙鎮全民閲讀
截至2020年12月,板芙鎮有粵劇業餘團隊3支、鹹水歌民間歌手隊伍3支、醒獅隊伍8支,其它文藝團隊22支;文聯協會7個,會員300多人,登記在冊的文化志願者297名。 [8] 
中山粵劇醒獅

板芙鎮醫療衞生

截至2020年末,板芙鎮有二級甲等醫院1所,民營醫療機構2所,社區衞生服務站9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個。衞生專業技術人員316人,病牀946張。 [9] 

板芙鎮社會保障

2020年,板芙鎮有低保户90户196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29.09萬元。向90名臨時困難羣眾發放救助金198萬元,向167名重大疾病救助人員發放救助金124.28萬元。全鎮醫療保險參保6.53萬人、養老保險參保4.3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3.5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58萬人。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4136個,新增就業2069人。審批覆工復產、失業穩崗補貼、創業帶動就業等補貼資金2029.72萬元,惠及1.75萬人、企業345家。鎮綜治中心及全鎮11個村(社區)建成社會心理服務站(室)。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分局受理勞資糾紛來訪案件481件,涉及人數645人、金額389萬元;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02件並全部結案。 [9] 

板芙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板芙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58千米,生產能力2萬噸/日,年工業用水654萬噸、生活用水272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4.73噸。有污水排水管道32.5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1萬噸。 [3] 
板芙鎮排水 板芙鎮排水
  • 供電
2011年末,板芙鎮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2座,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180兆伏安,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38條,總長度255千米,用電負荷9.2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0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D類合格率99.78%,供電可靠率99.85%。 [3]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板芙鎮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0.43公頃,園林綠地面積36.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2.5公頃,綠化覆蓋率16%,人均綠地4.52平方米。 [3] 

板芙鎮歷史文化

板芙鎮名稱來歷

板芙鎮因境內地處板尾水與芙蓉沙,各取兩沙洲首字而得名“板芙”。 [4] 

板芙鎮文物古蹟

板芙鎮白溪村白泥坑有新石器時代晚期沙丘遺址,民間有“先有白泥坑,後有香山城”的傳説。1986年7月在此出土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和陶器多件。虎爪村有明代何述鉉墓,墓碑、石獅、檐牆保存較好。 [3] 

板芙鎮方言

板芙鎮通行粵語-沙田話(接近順德話)。 [9] 

板芙鎮風景名勝

  • 金鐘山郊野公園
金鐘山郊野公園,位於板芙鎮南部,佔地1000多畝,山上樹林茂密,山高峻峭,林木葱鬱,自然環境優美,已在原有景點的基礎上,完成一二期登山徑以及聽松亭、金鐘亭、天罡亭、日晷平台、觀江樓等景觀建設,將其規劃成為集旅觀光遊、健身休閒、生態園林、文化教育於一體的郊野公園。 [10] 
金鐘山郊野公園 金鐘山郊野公園
  • 鹿鳴湖
鹿鳴湖,位於板芙鎮白溪村,自古便流傳“先有白泥坑(白溪村),後有香山城”的説法,可見歷史久遠。景區羣山環抱、溪水匯聚、山清水秀、泉清石奇、竹木成林、鳥語花香,憑藉豐富的水資源,天合人造一碧湖水,湖光山色頗為優美。附近有二門檻水庫、蠄蜞塘水庫、白溪水流槽等自然景觀。 [10] 
鹿鳴湖 鹿鳴湖
  • 大盛陶藝共享文化館
大盛陶藝共享文化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和明清時期古瓦遺址的板芙鎮白溪村,民間有“先有白泥坑(白溪村),後有香山城(中山市)的説法”。 [10] 
大盛陶藝共享文化館

板芙鎮地方特產

  • 蒸西江黃魚
蒸西江黃魚,黃魚屬魚綱、石首魚科,即可在海水,也可在淡水中生活,喜歡在西江流域鹹淡水交界處繁殖。黃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有“小三黎”之稱,民間有煎炸、清蒸等多種做法,受民眾歡迎,板芙位於西江邊,每年3-6月是西江黃魚大量上市的季節,價格十分便宜,當地羣眾向來有捕撈西江黃魚作為食材。 [11] 
蒸西江黃魚 蒸西江黃魚
  • 疍家黃沙峴
疍家黃沙峴,西江在板芙流淌而過,西江美食也成了板芙美食不可過缺的重要組成。肥美鮮嫩的西江黃沙峴就是其中的代表。加入辣椒圈與蒜葱清蒸,得以保留黃沙峴的鮮美。宋朝周去非之《嶺外代答》卷三外國下“蛋蠻”條更是有詳細描述:“以舟為室,視水如陸,浮生江海者,蜑也。”疍家人善用西江的豐富水產資源加工而成料理,其中西江黃沙峴量多而易獲得,故被廣泛使用。 [11] 
疍家黃沙峴 疍家黃沙峴

板芙鎮榮譽稱號

1987年,板芙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重點工業衞星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衞生鎮”、“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衞生鎮”、“廣東省科技創新專業試點鎮”、“廣東省美式傢俱專業鎮”、“廣東省平安建設先進鎮”、“廣東省生態示範鎮”、“中山市文明鎮”、“中山市平安鎮區”等榮譽稱號。 [4] 
2020年7月29日,板芙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1] 
2021年9月,板芙鎮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