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鶴延年圖

鎖定
《松鶴延年圖》清代畫家虛谷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收藏於蘇州博物館
圖中長松蒼勁,丹頂自鶴單足兀立,坡地叢菊綻放,松、鶴、菊相配,寄寓着高潔、長壽的意涵。畫面的佈局洗練緊湊,中軸線安排松樹緊靠白鶴,主體集中突出,點綴叢菊,聚散有序。景物雖簡潔,卻營造出高曠明爽的氣象。 [1] 
中文名
松鶴延年圖
作    者
虛谷
創作年代
清代
規    格
縱184.5釐米,橫98.3釐米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現收藏地
蘇州博物館
幅    式
立軸

松鶴延年圖畫作內容

松鶴延年圖 松鶴延年圖
《松鶴延年圖》描繪在土坡上野生的黃菊遍佈於地,花盛葉茂,株株挺拔的菊花盛開,山坡左側有一棵參天的大松樹拔地而起,樹幹粗壯,樹幹皮如魚鱗狀。松葉茂密而松疏,枝幹挺拔向上,枝葉茂盛,衝出畫面,頂天立地。松樹枝上藤蘿四垂,且花朵盛開,在微風吹拂下左右晃動。在山坡上松樹下,有一隻丹頂鶴單腿獨立,另一腿捲起,爪子平伸,安閒自在。鶴頸微縮,長喙緊閉向前,凝視前方,若有所思。松幹直上而松樹枝條倒掛,松針俱向上,猶如觸手可及。 [2] 
畫幅左上角作者自題款一行:“光緒丁亥夏四月,虛谷。” [2] 

松鶴延年圖創作背景

松樹傲霜鬥雪、卓爾不羣,因其樹齡長,經冬不凋,謂其百木之長,是長壽和有志有節的象徵,因此常被用來祝壽喻長生;在道教神話中,松是不死的象徵,所以服食松葉、松根便能飛昇成仙、長生不死。鶴被賦予高潔不羣的形象,也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因此鶴被視為出世之物,賦予了高潔情志的內涵,也就成了高潔、清雅的象徵。松鶴延年是中國常用的表示吉祥的話,並衍生出許多吉祥祝壽的圖畫來,成為從古至今美術作品中常見的題材。 [3]  從畫面所畫的景物可知,此幅作品是作者應人們所請為祝賀壽誕而作的。 [2] 
該圖上書創作時間為光緒丁亥年(1887年)夏四月,這一年虛谷64歲。 [4] 

松鶴延年圖藝術鑑賞

松鶴延年圖主題

《松鶴延年圖》為祝壽圖,畫中黃菊、仙鶴、蒼松皆為長壽延年的吉祥象徵,整幅畫作給人一種福壽康寧的愉悦和滿足,充分體現了“松鶴延年”的中心意旨。 [3] 

松鶴延年圖構圖

《松鶴延年圖》局部
《松鶴延年圖》局部(2張)
此畫構圖簡潔,畫面僅畫有巨松聳霄,丹鶴獨立,豐草和叢菊渲染着一派秋光。主體是一隻丹頂鶴和一棵巨松,作者用筆極為簡老,用抖動的筆觸,勾畫出動物和植物的輪廓,似斷似續。用濃墨揮寫出鶴尾,墨色濃重,與鶴背淡墨輕勾的絨毛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只要細察巨松的松針俱向上插,這是虛谷的獨特筆墨,別有一番韻味。設色明淨鮮麗,鶴頭頂的硃紅色,菊花的黃色,菊葉和松針的綠色,再加上墨的黑色,將諸種色彩和諧地統一在整個畫幅中,一片靜穆之氣,溢於畫幅之間。 [2] 

松鶴延年圖技法

從這幅《松鶴延年圖》看,畫家用筆粗放,不求工細,點到即止,尤其是丹頂鶴的身體。翅膀大部分僅用幾個看似漫不經心的墨點略做交代,而着力突出鶴的頭部與尾部,將鶴的頭頂之紅與尾部之黑營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形成巨大的張力,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野逸之趣。 [3] 
《松鶴延年圖》是瀟灑豪放的寫意畫,與常見的以松、鶴為題材的作品不甚相同。畫面斜出構圖,坡上野菊叢生,十分繁茂,凸現出勃勃生機,菊葉以淡墨色渲染,菊之花瓣則是鮮明的黃色。地面設淡青色,立一丹頂鶴,頗有偉岸之勢,作者用筆粗獷熟練,全用粗筆點染,而鶴之形態、神情、動勢已被表現得極為傳神。 [5] 

松鶴延年圖作品評價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系副教授陳永怡:此圖無論是筆墨還是意境,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他將山水畫中慣用的乾澀筆法融入花鳥畫,產生戰筆、斷筆、逆筆等筆法效果,尤其是仙鶴背部的以點為線、短線成點,更是前無古人的創造。 [6]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曹玉林:整幅畫作給人以一種福壽康寧的感受,充分體現了“松鶴延年”的題旨。 [7] 

松鶴延年圖作者簡介

虛谷(1823—1896),安徽新安(今歙縣)人,清代畫家。僧人俗姓朱,名懷仁,移居江蘇廣陵(今揚州)。初任清軍參將,後出家,名虛白字虛谷,號倦鶴、紫陽山民。以字竹,室名覺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峯草堂。不茹素,不禮佛,也“從不卓錫僧寺”,惟以書畫自娛,山水、花卉、蔬果、禽魚,落筆冷雋,蹊徑別開。書法亦奇古絕俗。與任伯年、胡公壽、高邕之、顧鶴逸、吳昌碩、倪墨耕交。往來於上海、蘇州、揚州一帶,賣畫為業,是“海上畫派“代表人物。 [8] 
參考資料
  • 1.    張啓明主編,中國名畫快讀[M],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1.07,第214頁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上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300頁
  • 3.    馬帥編著,中國名畫全知道[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1,第410-411頁
  • 4.    虛谷《松鶴延年圖》欣賞  .九州書畫網[引用日期2016-05-11]
  • 5.    全景博物館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纂,中國傳世名畫 清代名畫(二) 近現代名畫 第四卷[M],海燕出版社,2002.07,第338頁
  • 6.    潘耀昌主編,中國美術名作鑑賞辭典[M],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08,第698頁
  • 7.    曹玉林.奇峭雋雅 生動冷逸——虛谷的《松鶴延年圖》[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07,(第5期).
  • 8.    冷俊清奇 蹊徑獨闢:虛谷的書畫藝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