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雞

鎖定
松雞是雞形目雉科松雞屬鳥類。 [6]  鈍圓的尾能如火雞般豎起成扇形。上體輝紫,胸部輝綠,紅色肉瘤成眉塊。雄雞蹄叫時尾及喉部羽毛豎起。褐色,重雜黑色、灰色及白色。虹膜為深褐,嘴為黑色,腳着灰色羽。 [7]  在外形上,松雞科與雞和鷓鴣相似。在體型大小上,它們介於鴿和雁之間。松雞科與其他雞形目鳥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們足部覆羽、鼻孔獨特以及不長距。 [8] 
松雞主要分佈在蘇格蘭、北歐、亞洲北部。在亞洲罕見,分佈於新疆及西北部阿爾泰山山脈,海拔3200-4400米的針葉林。 [7]  多棲息於雪洞中,可以抵禦嚴寒;以低能量但數量豐富的冬季食物為食;有大勺嗪囊和砂囊,可用以儲存大量的食物;攝入砂粒,以幫助研磨。 [9] 
松雞的很多種類在20世紀數量下降,分佈範圍縮小。如在中歐和北美東部的大片地區,已看不到松雞的身影。在林棲性種類中,由於棲息地遭大肆砍伐,其數量正大範圍急劇下降。相比之下,苔原種類因棲息地偏遠,仍佔據着大部分原始的分佈區,數量相對穩定。 [10]  松雞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認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1] 
中文名
松雞
拉丁學名
Tetrao urogallus
別    名
普通松雞
西方松雞
外文名
Western Capercaillie, Capercailli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雞形目
松雞科
松雞屬
松雞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12亞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1]  [5] 

松雞形態特徵

松雞雄鳥從額到尾上覆羽都是石板灰色,頭部的顏色較暗,上面有黑色的蟲蠹狀斑或雲霧狀斑。喉部黑色,胸部有藍綠色的光澤,腹部有白色的斑點。尾長而寬闊,具有一些白色斑點,在中央尾羽上有一條寬的不規則白斑。雌鳥的上體是鏽褐色,夾雜着黑色及皮黃色的的橫斑,下體較淡,喉部淡黃或橙黃色,胸部棕色,腹部和兩脅淡白色,密佈着黃褐色的橫斑。虹膜褐色,嘴角黃色或白色,跗蹠被羽到趾。
大小量度:體重♂3600-5050克,♀1700-1920克;體長670-950毫米;翅♂373-422毫米,♀307-315毫米。(注:♂雄性;♀雌性) [2] 

松雞棲息環境

松雞棲息於建羣樹種為落葉松雲杉、紅松和冷杉的針葉林帶,一般海拔高度為1500-2200米,具有大小不等的林間空地。早晨和黃昏常在較大的林間空地、林緣及陽坡草叢或灌叢中活動,其他時間則在林內的倒木旁、灌叢或草叢中的空地上活動。晚上主要棲宿在落葉松樹上。冬季常在地面的雪穴中過夜。 [2] 

松雞生活習性

松雞除上、下樹外,它們不常飛翔。由於身體笨拙,剛起飛時劇烈地鼓翼,併發出ge-ge-ge的叫聲,雌雞則發出gua-gua-gua的叫聲。飛行時上升速度較慢,達到一定高度後展開雙翅從高處向低處滑翔,但從不飛越林冠之上。滑翔時能靈活地改變方向,以適於山地坡向的改變和便於在林間空地中穿過。降落時由於平衡身體再次鼓翅,通常降落在樹上,然後,觀察周圍動靜,確定沒有危險時才飛到地面上。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食性較廣,在温暖季節食物可多達160多種。 [2] 

松雞分佈範圍

留鳥:安道爾、奧地利、白俄羅斯、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希臘、意大利、拉脱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蒙古、北馬其頓、羅馬尼亞、俄羅斯(中亞區和歐洲區)、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和烏克蘭。 [1] 
繁殖地:阿爾巴尼亞、波黑、德國、哈薩克斯坦、黑山、挪威、波蘭、俄羅斯(東亞區)和塞爾維亞、 [1] 
滅絕:愛爾蘭;恢復引進:英國;遊蕩:丹麥。 [1] 
松雞在世界上的分佈範圍很大,從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阿爾卑斯山和巴爾幹半島;向東到西西伯利亞、中亞、蒙古西北部和中國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隨着地理環境的不同,共分化有12個亞種,其中分佈於中國的是阿爾泰亞種,僅分佈於新疆阿勒泰、富藴、布爾津、福海和哈巴河等縣境內。 [3] 
松雞分佈圖 松雞分佈圖 [1]

松雞繁殖方式

松雞的婚配類型為一雄多雌制,沒有配對現象,雌鳥在交配前對雄鳥具有選擇性,交尾後即離開求偶場。雄鳥為了爭奪雌鳥和領域也進行激烈的打鬥,打鬥的雄鳥面對面地離得很近。頭離地面很低,頸羽聳起,尾高高翹起,用喙互相啄咬。 [2] 
雄鳥每年4-5月都在固定的競偶場(英文:lek)進行性表演。競偶場是在落葉松為主的森林邊緣的較大的林間空地,表演主要在早、晚進行。清晨,雄鳥在其宿夜的落葉松樹上不斷地變換位置,斷斷續續地發出類似樹幹在大風中產生的低沉的“咯吱”鳴叫聲,這種鳴叫聲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鳴叫時,尾下垂而不張開,頭、頸向上伸直,使整個身體幾乎呈一條直線。10分鐘後,飛向十幾米遠的一個隆起的空地,即競偶場。降落時發出很響的鼓翼聲。落地後先觀察周圍的動靜,而後在附近開始走動,並開始其求偶的性表演活動。這時,雄鳥的尾羽張開並向上翹起呈扇狀,翅不時微張下垂,飛羽端幾乎觸地,走動時常觸到地面的枯草,無論走動和暫停走動都很慢,始終保持着原先的姿態,頭頸幾乎垂直地向上翹起並前後擺動,頸部和喉部羽毛有時豎起,尾羽稍收攏,接着奔跑幾步,並劇烈地鼓動翅膀,使身體幾乎呈垂直狀態跳離地面,高度約1米,沿山坡向下可移動5-6米。同時,發出peng-peng-peng, hua-hua-hua, dong-dong-dong等音節組成的響亮的求偶叫聲。 [2] 
競偶場中的雄鳥們都保持一定的距離,大約為50-100米。由於地勢複雜,雄鳥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進行性表演時彼此是很難看到的,但能聽到彼此的求偶叫聲。雄鳥的求偶叫聲分為4部分:第1部分可以省略,第2部分為雙音節的ki-kop。這2個音節逐漸加快,產生類似火車奔馳的聲音,第3部分為軟木塞被拔出瓶口時的響聲,第4部分聲音頻率最高,類似磨鐮刀發出的聲音。事實上,它們發出的許多叫聲是人類無法聽見的低頻聲音,但它們彼此之間卻能辨別。每次表演大約為10分鐘,然後走到離求偶場幾十米遠的灌叢或倒木堆附近覓食或歇息。 [2] 
雌雞在雄雞開始表演活動後來到競偶場,從早晨至中午這段時間是雄鳥表演的高峯期,但主要在早晨。單個或幾隻雌鳥,先從競偶場處飛到求偶場中的落葉松樹上並四處觀望,約10分鐘後,飛到一雄鳥領域中的樹上,幾分鐘後落到該雄鳥附近。雌鳥的到來激起雄鳥表演活動增強。這時雄鳥常選擇領域中最開闊的隆起地帶活動,盡力引起雌鳥注意。 [2] 
雄鳥見雌鳥落地後,立即跑到其跟前,雙翅微張下垂,飛羽幾乎觸及地面,並不斷抖動,尾羽垂直豎起成扇狀,從後面可見尾羽下的白斑,頸垂直豎起並前後擺動,發出連續的求偶叫聲。然後基本保持這種姿態繞着雌鳥兜圈。這時雌鳥全身羽毛略微膨鬆,翅微張下垂,腿略彎曲下蹲,並不斷轉動頸部觀望兜圈的雄鳥。雄鳥一邊兜圈,一邊與雌鳥離開開闊地帶,到比較隱蔽的地帶如灌叢或倒木堆旁交尾。雄鳥從後部踩到雌鳥背上,用喙咬住頸背羽毛進行交尾。交尾完畢後立即飛走。 [2] 
經過這樣的選擇配偶之後,雌鳥便開始築巢產卵了。築巢的生境與食物的豐盛度、隱蔽狀況、離水遠近、林型、坡向及海拔高度等生態因子都有關係。一般在向陽的山坡和近水地段、枯枝堆、倒木下或樹根旁,較為隱蔽的地方。巢很簡陋,大多是雌鳥在地面扒個坑,放上些枯枝、樹葉、草莖和羽毛就行了。普通松雞巢的外徑37-42釐米,內徑27-32釐米,巢深7-10釐米。巢築好後接着開始產卵,每窩產卵6-9枚,卵的顏色為淺黃色,布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點,大小為55.8-62.8×39.7-56.3毫米,重量為49.2-56.3克。從築巢開始,一直到產卵、育雛,都由雌鳥獨立承擔。雌鳥孵化時都很強烈地戀巢,人走到它跟前也不出窩飛走,有時假裝成受傷的樣子將入侵者引開,然後再回到巢中繼續孵化。孵化期為24-26天。 [2] 
剛孵出的小雛鳥,全身披有絨羽,雛鳥的絨羽為黃褐色,前額上有一個大的“V”形黑紋,頭、頸和背上有黑色和紅褐色的斑點,尤以頭部為多。上嘴被以蠟膜,腳為肉黃色,平均量度為嘴峯6毫米,翅長28毫米,跗蹠長22毫米,重量為36.6克。雛鳥孵出後不久即可隨親鳥覓食,大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就能飛到大樹上棲息了。到了秋天,松雞便集結成十幾只一起的羣體,共同活動和覓食。 [2] 
松雞(巢、卵、雛雞)

松雞亞種分化

松雞(1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Tetrao urogallus aquitanicus
Ingram, 1915
2
Tetrao urogallus cantabricus
Castroviejo, 1967
3
Tetrao urogallus karelicus
Lönnberg, 1924
4
Tetrao urogallus kureikensis
Buturlin, 1927
5
Tetrao urogallus lonnbergi
Snigirevski, 1957
6
Tetrao urogallus major
C. L. Brehm, 1831
7
Tetrao urogallus pleskei
Stegmann, 1926
8
Tetrao urogallus rudolfi
Dombrowski, 1912
9
Tetrao urogallus taczanowskii
Stejneger, 1885
10
Tetrao urogallus uralensis
Menzbier, 1887
11
Tetrao urogallus urogallus
Linnaeus, 1758
12
Tetrao urogallus volgensis
Buturlin, 1907
[4] 

松雞保護現狀

松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無危(LC)。 [1]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5] 

松雞種羣現狀

雖然普通松雞在世界上的分佈範圍很大,但各地的種羣數量都在下降。在英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急劇下降,在德國以及中歐各國,很多地方已經絕滅或達到絕滅的邊緣。在中國,松雞於1975年在新疆極北部的布爾津縣哈納斯湖畔和哈巴河縣北部山區首次被中國學者發現後,又在阿勒泰、富藴、福海等縣境內的阿爾泰山地區見到它們的蹤跡,但種羣數量極為稀少。 [2] 
據估計,2015年,松雞在歐洲的數量有666,000-1,060,000只具有在竟偶場能力的雄雞,相當於1,330,000-2,110,000只成熟個體。 歐洲約佔全球範圍的40%,因此對全球總量規模的初步估計為3,325,000-5,275,000只成熟個體。 因此,松雞被置於3,000,000-5,499,999只成熟個體的範圍內。 [1] 
趨勢證明: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改變,估計物種數量正在減少。 該物種活動範圍的東部和西部發生了相當大的範圍收縮,導致局部滅絕(Madge and McGowan 2002)。截止2015年,在歐洲,估計松雞的數量正在增加。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