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錦戰役

鎖定
松錦戰役,是皇太極一生軍事藝術中最精彩的傑作,也是世界軍事史上圍城打援的範例。洪承疇的錯誤兵略,使明軍喪失遼左四城,損失約15萬軍隊。松錦之敗,使明朝損失了在遼西最大的一支精鋭軍隊,也是明朝在關外最後一支精鋭軍隊,以後再也集中不起來這麼多軍隊了,這是明清在遼西戰場的最後一仗。從此,結束了雙方長達20年之久的遼西軍事僵局,清軍開始新的戰略進攻。
名    稱
松錦戰役
發生時間
明毅宗年
地    點
參戰方
皇太極

目錄

松錦戰役簡介

松錦之潰:明毅宗,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年號崇禎,繼位時,農民起義已經爆發,清軍逼近錦州,守將祖大壽告急, 明毅宗派洪承疇救援,被困於松山城,因糧盡援絕,副將叛變,引清兵破城而入,洪承疇被俘,祖大壽舉錦州降清,至此明盡失遼東之地,清兵即將入關。
崇禎四年(1631年),後金軍攻佔大淩河城(今遼寧錦縣),既而征服漠南蒙古,迫使朝鮮稱臣,解除南下後顧之憂後,決意打通遼西入關孔道,攻取錦州(今屬遼寧)等地。
1、松錦之戰使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
此戰乃明清爭奪遼東戰爭中的一次戰略性決戰。清軍採取圍城打援戰法取得決戰的勝利。奪遼西四城殲敵約十三萬眾馬匹、甲冑無數。使清軍八旗勁旅得到空前壯大尤其是漢八旗的擴充。松錦之敗使明朝在遼西損失了最大的一支精鋭軍隊也是明朝在關外的最後一支精鋭軍隊。因此説松錦之戰使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上出現了“驚天大逆轉”。戰後清軍完全佔據了戰略主動權。為清軍開始新的戰略進攻奠定下基礎。
2、松錦之戰使滿洲集團的政治目標得以實現
史料有關滿洲集團“取而代之”的遠大政治目標的表述記載並不多而現在我們縱觀歷史從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的步子始終是朝着這個方向邁進的。如拋開太祖努爾哈赤波瀾壯闊的統一東北女真以及對明宣戰等不説僅就都城赫圖阿拉——界凡——遼陽——瀋陽遷移這件事足以顯示其政治抱負。這大概是源於這個漁獵民族慣於追逐目標的天性。
那麼縱觀這次足以改變中國歷史的松錦之戰明朝整個遼西防禦徹底被毀山海關外只懸一孤城——寧錦京畿無疑袒露在清軍的鐵騎面前。面對這岌岌可危的局勢明廷已無能為力。滿洲集團的政治目標“唾手可得”。
可見松錦之戰是滿洲集團實現其政治目標的最後一次大戰是從根本上動搖明王朝統治的鏖戰是一場改寫中華民族歷史的大決戰。因此説松錦之戰的戰略意義和歷史意義皆十分重大。正如康熙大帝玄燁把薩爾滸大戰與松錦大戰比較時所指出的“太祖一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而帝業定。”
3、松錦之戰極大地打擊了明廷朝野上下士氣
松錦之戰明廷調洪承疇為薊遼總督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集結最精鋭的步騎十三萬餘眾幾乎是傾其所有與清軍決於死戰。正如明山西道御史米壽圖所説“關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決於一戰。”然而其結果卻出人意料明軍在松錦松山、錦州之間一戰而潰且多名將領降清。這一結局不能不引起朝廷乃至舉國的震驚與恐慌。可以説松錦之戰極大地打擊了明廷朝野上下乃至全國的士氣為清軍日後入主中原順利收復城池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4、松錦之戰滿洲集團開始大量招降明朝軍政人才
松錦之戰後遠見卓識的皇太極為日後問鼎中原之需大量招降如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等一批漢臣並委以重任充當清軍入關後的“引路人”。這些都在後來的實踐中得以印證故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綜上所述首先知道松錦之戰對於明朝來講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其次對於滿洲集團來講松錦之戰的戰略意義更加重要是實現其政目標過程中生死攸關的一次戰役是一場志在必得的鏖戰。因此在開戰前滿洲集團做了極其充分的準備戰爭中採取科學靈活的戰術最終奪取戰爭的勝利為下一個問鼎中原之目標奠定了基礎。終在松錦之戰後短短的兩年也就是1644年取而代之結束了明王朝276年的統治。由此可見奪取這場戰役勝利的戰略意義對於滿洲集團來講是可想而知的。

松錦戰役評價

發生在1639年曆時3年的松錦之戰是明清生死存亡而又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場大決戰。為此雙方均投入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以皇太極的智慧和八旗子弟這支虎狼之師的浴血奮戰取得戰爭勝利而終結。此役為日後滿洲八旗入主中原掃清了障礙並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