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果梢斑螟

鎖定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audinger,為鱗翅目螟蛾科松稍螟屬的一種昆蟲。分佈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和台灣等地;主要為害油松、黑松、赤松、馬尾松、華山松、落葉松、雲杉等,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和種子產量。以幼蟲蛀食球果及嫩梢。嫩梢受害後彎曲、枯萎、倒伏、披頭散髮;主梢受害,可造成禿頂,叢生呈掃帚狀;球果受害可導致畸形或幹縮,不能結實。
別    名
油松球果螟
果梢斑螟
松球果螟
中文學名
松果梢斑螟
拉丁學名
Dioryctria mendacella Stauding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螟蛾科
亞    科
斑螟亞科
松梢螟屬
松果梢斑螟
分佈區域
中國的東北、華北、西北、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和台灣等地

目錄

松果梢斑螟形態特徵

松果梢斑螟成蟲

長10-13mm,翅展26mm左右,體灰色或灰白色;前翅赤褐色,近翅基有1條灰色短橫線,內、外橫線灰色,波狀,中室端部有1不明顯的新月形小白斑;後翅灰褐色。

松果梢斑螟

橢圓形,初為乳白色,後變為赤褐色。

松果梢斑螟幼蟲

末齡體長15-22mm,體漆黑色,具明亮光澤,頭、前胸背板及臀板黃褐色。

松果梢斑螟

長13-16mm,赤褐色,尾端有6服狀臀刺,中間4根較長。

松果梢斑螟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以初齡幼蟲在受害球果內或當年生嫩梢內拉網越冬。來年3月下旬越冬幼蟲繼續取食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轉移食害雄花序,而後進入嫩梢和2年生球果危害。被害球果的基部有大而圓的蛀孔,並常附有以絲粘連松脂的覆蓋物,球果內蟲道呈“S”形。6月上旬開始化蛹。6月中旬出現成蟲。成蟲多在白天羽化、以8-12時最多,靜止約3天后飛翔、取食花蜜補充營養、交配;交配後第4天單產卵於嫩梢葉鞘的基部、針葉凹面、球果鱗片、樹皮或皮縫裏,每雌產卵22-201粒、平均61粒,雌蛾壽命4-14天、雄蛾3-12天。卵多散產於球果基部或舊蛀孔附近。7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蟲蛀入球果或當年生嫩梢,但取食甚微,於11月上旬開始越冬。天敵主要有松毛蟲赤眼蜂姬蜂,及多種繭蜂、小蜂、寄蠅等。 [1] 

松果梢斑螟防治方法

加強林區管理
加強幼林撫育,科學肥水,增強樹勢,減少為害;修枝時留茬要短,切口要平,減少枝幹傷口,防止成蟲在傷口產卵;利用冬閒時間,組織羣眾摘除被害幹梢、蟲果,集中處理,可有效壓低蟲口密度。
誘殺成蟲
根據成蟲趨光性,甚至黑光燈以及高壓汞燈誘殺成蟲。
利用天敵
保護與利用天敵。
藥劑防治
可於越冬幼蟲轉移到雄花序時期,噴灑80%敵敵畏乳油或90%敵百蟲晶體、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1-2] 
參考資料